当前位置:首页 > 情诗 > 正文

李世民 魏征

发布时间:2021-04-29

李世民 魏征

读过唐代历史或看过《贞观长歌》电视剧的朋友,一定都对魏征印象深入吧?魏征是唐代着名的谏臣,以直言进谏著称。可以说,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也有他的一部份功劳。魏征由于对唐代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被后人称为一代名臣。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武将,忠臣或奸臣都是少数,大部份是碌碌无为,不被史书所记载,历史上特别很少出现像魏征这样的谏臣。历史上着名的谏臣寥寥可数,商代的比干和彭咸、年龄时期的史鱼、齐国的邹忌,都是勇于直谏的忠臣,但与魏征相比,还是有所不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提起谏臣,最早想到的是魏征,而不是其他人。

  魏征本身是瓦岗寨李密的部下,魏征曾给李密献上十大计谋,使瓦岗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后李密投降了李唐,魏征归属李神通部下,后李神通又被窦建德击败,魏征又变成了窦建德的人,后,寇建德又被李世民打败,复归唐,拜太子洗马,魏征又成了太子李建成的人。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把太子李建成、三弟李元吉一起诛杀,魏征也一同被捕。

   李世民曾听说魏征向李建成建议:把自己排挤出京,去掉一个争取帝位的要挟。李世民就问魏征,为什么要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感情,魏征回答道,如果太子早点听我的话,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下场了。李世民欣赏魏征的直言不讳,便放了魏征,并封他为詹事主簿。

魏征跟随李世民近20年的时间里,先落后谏200屡次。李世民都有点怕魏征,曾气得李世民当着自己老婆的面说,早晚有一天我要杀了他这个老东西。但是,为什么魏征如此得罪李世民而不被斩首呢?

勇于直谏,这是李世民留下魏征的理由,倘若李世民看不到魏征的直谏,肯定会对他失望了,皇帝都失望了,作为曾对手的属下,还会有好下场吗?李世民也是一个十分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明君,虽然魏征当时说的话让李世民很不舒服,终究还是会采用他的建议。

   贞观十八年(644年),魏征去世一年,唐太宗亲征高丽受挫,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感慨,因而又下令将损坏的魏征墓碑重新建立起来并慰劳魏征的遗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