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诗 > 正文

大学生有几个真正出人头地的

发布时间:2021-01-26

大学生有几个真正出人头地的

大学生有几个真正出人头地的

前些日子,一名大学刚毕业的朋友和我倾述了因工作和生活压力而引发的烦闷。由于现实和理想有着太大的差距,他对自己的现状感到很无奈,也觉得很没劲。这位朋友的情况,在刚出道的大学生当中,应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此,很多人把责任归结于社会,但实际上更多的却是大学生本人强烈的出人头地的心态使然。

其一,不甘心做小人物的精英心态。

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大学生可谓是天之骄子、社会精英,个个都应当是时期的弄潮儿,有着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和他人羡慕的职业,而绝不会也不能混淆市井小民般地每天为生存忧愁。虽然现实社会的确存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舆论的不正确导向更加此雪上加霜。经常表露一些诸如北京大学学生卖猪肉,清华硕士卖白菜之类的“爆炸新闻”,把本来很正常的事渲染得奇异不已。正是这类人分三六等的封建观念,犹如紧箍咒般地牢牢卡在了大学生们的心智上,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对精英心态的持有。他们不能不渴求一走出校门就可以被社会接纳,并能顺利取得一个大展鸿图的平台,一步登天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但事实上呢?现今社会早已产生了深入变革,大学生这个曾被抬高的头衔,已复归本位了。大学生不再是一毕业就是干部身份了,而需要和社会上的很多人一样,面对眼前那平淡如水的生活状态。

但,精英心态却没有罢休,无时无刻不在鼓动着他们、迷惑着他们。告知他们大学生可不是凡人,千万不能被市井淹没,必须出人头地。在这类浮躁的折磨下,很多大学生不敢承认现实,不停地在现实和梦想中游离,把自己挂在了头够不上天、脚着不了地的半空中,成了现实社会中的一群蜘蛛人。

勿庸置疑,社会是需要精英的。越多的大学生成为精英,社会就会越阔步发展。但问题是,社会精英这个头衔,其实不是社会早早为大学生们准备好的,而只是虚位以待,等待有能力的大学生通过拼搏去摘取的。而且,其实不是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成为社会精英。能够成为精英固然光荣,不能成为社会精英却其实不羞辱。每天为柴米油盐奔走繁忙,本来就是生活的常态,而决不是窘态。

其二,不甘心平淡无为的冒险心态。

刚出道的大学生心气都很旺,特别是在当前知识经济时期一些泡沫的刺激下,他们不甘心自己沉溺于平淡无味的生活当中,希望能够和一些有着离奇经历的富翁一样,用四两拔千斤的巧劲,取得人生的成功。他们会经经常使用一些富翁的故事鼓励自己,并随时准备亲身实践富翁们写在书上的经典致富神话。他们有着拼搏人生的信心,也完全做好了吃苦受累的准备,但他们却过于简单地把成功同等于顽强的毅力。

我的一个朋友,本来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收入不高但也能够赡养一家。但心怀鸿鹄之志的他却在一年后断然辞职,模仿某个富翁的经历,搞起了家用电器的代理,并谋划着用几年时间,把家电直销发展到全国乃至全球连锁。两三年下来后,他并没有成功,只得到了两样东西:一是欠了一屁股的债,二是满屋子卖不出去的电器。

做这样发财梦的大学生应当不在少数。应当讲,他们对生活充满期待和做事执着的精神,非常值得人们学习。但他们忘记了,他人的成功是不可以简单复制的,那些离奇的致富神话更不可能被众人复制。要创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各样的因素,光有美好的欲望和迫切心情远远不够。所谓经商三年徒,不经历风雨,哪能那末轻易见到彩虹?从一点一滴做起,看似平淡的无为,却是积小胜为大胜的最大所为。

大学生可以成为富翁,但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可以成为富翁,也其实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必须成为富翁。那些有着离奇经历的富翁只是个例,其实不是人人都可追逐的目标。

其三,不甘心比他人差的攀比心态。

有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普遍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态。这话不一定对,但有些刚出道的大学生确切如此。

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境遇不满,其实不真是由于自己的工作不如意,而是由于受不了他人比自己强的压力。也许他们内心深处其实不太在乎物资上的享受,也甘心过平淡的生活,但就是有人在旁边比着,让他们时刻感到惶惶不可整天。

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在外漂泊好几年,自觉没甚么成绩不能衣锦还乡,而周边的一些人,特别是相识的朋友却早已成了先富起来的一部份,感到非常惭愧而无颜回家见江东父老。有的大学生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虽然工作也不错,干劲也十足,但由于一时买不起房、买不起车,总感觉低人一等而感到自卑。因而,为了出人头地,为了能够得到的夸奖和羡慕,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堕入了世俗虚荣而不能自拔。

上大学,最高纲领是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最低纲领是为自己能够有一条生存之道。这两点其实不矛盾,更不对峙。任何一位大学生毕业后,首先要斟酌的不是要有多少作为,而是如何赡养自己。上大学,对很多人来讲,实际上就谋生的手段而已。因此,根本没有必要给“上大学”披上过量的花环,也没有必要让“上大学”承载过量的责任,更没有必要由于上过大学,而让自己堕入与他人攀比的旋涡。

总之一句话,大学生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一样,都是通过劳动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创造着财富。社会并没有为大学生们规定好必须要干甚么,必须要成绩甚么。不管干甚么,只要能够干得高兴,能够自食其力,富贵也好,贫困也罢,都将会有快乐的人生,其实不需要非得出人头地。事实上也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出人头地。世上多少人都只是在做着平凡的事,过着平凡的生活。

刚出道的大学生们,千万莫为虚名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