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通用5篇)
当我们遭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能够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通用5篇),欢迎浏览与收藏。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1
在最近的政治学习中,我认真浏览了新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的内容有六条,即:爱国遵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毕生学习。这六条规范是每个教师当仁不让的责任,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动,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通过学习,使自己对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入的体会。
当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时,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无界限的。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酷爱教育,酷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要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能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重视身教。
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本身素质,在教育教学中,要妥善处理师生关系:要给予学生特殊的关心和爱惜;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由于体罚学生常常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伤痕,造成性情残酷,不服从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教师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或侮辱人格的行动。不得轻视学生,对班级个别调皮、成绩差的学生,老师要积极进行帮教,做好落后生转化工作,而不是成心进行轻视,造成学生退学。
教师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本身的继续学习,在教学之余,教师应刻苦研究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的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应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将自己的“光芒”照向每一名学生,发扬奉献精神,同时,应对学生充满希望,要做到“尊重与信任,有耐心和爱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2
我是一名职业中学的教师。学习了新的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讲座后。更加知道了自己的责任,作为新时期的中学教师我们要像教师道德规范所讲,要转变观念,不但要具有本体性知识,有背景性知识,还要具有条件性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时期要求。
当代教师面临的三项主要责任,即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每天所做的极为平凡的工作当中,始终牢记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当你每天忠实的实行着自己神圣职责的时候,也就是在为自己负责,你将成为一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
敬业,是对良知的尊重,是神圣在工作中的体现,是在工作中流露的优秀品德和人格。敬业的人,会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尽自己的义务,努力将工作做好。对教师而言,就是尽自己应尽的教育义务,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得起职业,对得起学生的教育良知,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她虽然没有使人羡慕的物资财富,但她具有充实的精神财富,"精神财富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在发挥影响,由于我们本身就处在精神财富当中,精神财富对培养人的心灵和意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精神财富就是我们的敬业态度,职业良知。教师的劳动,很难用严格的时空,具体的标准来度量。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主要靠教师的职业良知和自律精神。教师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把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经经常使用职业良知这个天平去衡量自己,鞭策自己,构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
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唯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实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须获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气力。时期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期俱进,才能做一个久长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每天学习,每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力;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点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当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延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实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引导学生健康向上发展,才能对社会作更大的贡献。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3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位教师,不单单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幼儿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教师对其的影响不单单是一时的,更是一生的。我记得有一次取得“诺贝尔奖”的大师们齐聚在巴黎,有人问他们最难忘的是甚么?他们的回答几近是幼儿园教师和生活给了他们深入的印象和启发。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当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沉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他们的天职。这段时光学校组织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规范的资料有六条,即:爱国遵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毕生学习。这六条规范是每个教师当仁不让的职责,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动,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透过反复学习,我觉得《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核心问题为师德问题,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
首先是要爱教育。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爱教育,就是要爱国遵法、爱岗敬业。教师要酷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我的工作。因此只有具有了对事业的一分酷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
其次是爱自我。教师爱自我就是要有用心的人生态度,既然我们选取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我的选取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用心进取,开辟创新,忘我奉献。用自我用心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影响学生、改造幼儿。
最后是爱幼儿。这是教师所有“爱”的归宿点。教师对幼儿的“爱”务必是排除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崇高的师爱表此刻对幼儿等量齐观,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分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仔细”。
爱教育、爱自我、爱幼儿,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只要每一名教师不断地完善自我、超出自我,从民族和事业的大局动身,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奋恳地研究,扎扎实实地工作,就可以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就是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最好诠释。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4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动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素质,而师德就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不但是对教师个人行动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做为一位教师,只有具有了良好的师德,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才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
一、要爱岗敬业,关爱每个学生
酷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是教师必须要具有的良好品德。如果连这点都没法做到,那末这一生都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要对这份工作负责。要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辟创新,忘我奉献,尽职尽责地完成每项教学任务,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出自己。
酷爱自己的工作,还体现在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上。教师属于一个特殊的社会职业,是塑造灵魂的神圣职业。所以,作为一位教师,从他选择这一职业的那天起,就应当特别重视加强本身的思想品德修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有良好的师德,要时刻警省自己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生如子。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是送给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真知灼言。
老师与学生之间应当是一种很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如果我们做老师的为了私利搞起了有偿家教,那无疑会使师生之间的这类单纯的关系演变为充满铜臭的金钱关系,无疑会使神圣的教育事业涂上功利化色采,同时也会使自己或多或少地淡薄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渐渐失去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纯净的情感。而且,老师的工作是一项很辛苦的脑力劳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课余时间自我充电等等,如果回家后还有比较繁琐的家务在等着自己做的话,那末一周下来肯定会疲惫不堪,肯定需要一个完全的假期让自己调剂放松,以便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下周的工作。如果我们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继续搞家教辅导,时间一长,即便再结实的身体也会遭到影响。因此这类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的家教,又有甚么价值可言呢?因此我会永久对有偿家教说“不”。
二、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学习的榜样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我在多年的教师岗位中发现,教师的一言一行的确能深深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举止言谈、道德修养、处事方法、性情爱好,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没有很强的是非观念,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他们常常把教师当作自己的学习楷模。正是在这类模仿与影响的进程中,他们的性情、爱好、品质、修养等也在逐渐构成。
教师对学生的这类影响乃至是毕生的。正如教育家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部学生。”因此,教师更应在学生眼前起到榜样的作用,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严格地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自己工作态度和方法,给学生做个好榜样,用自己良好的行动规范和师德修养去教育感染学生,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修养,为学生的毕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自己的工作热忱,用积极的态度去工作
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知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但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增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终究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构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教师做事懒惰,处世消极,那末,必将会使祖国的花朵耷拉着脑袋,打不起精神,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壮成长。
如今,由于社会对教师更高的要求,教师本身工作任务的沉重,工作压力的加大,使很多教师产生了对工作的厌烦情绪,对工作的热忱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工作的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认识到这类现状对教师本身发展、对学生成长的不利,要学会克服自己工作中的困难,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师价值与学生成长的共赢。
四、建立毕生学习的观念,走毕生发展之路
毕生教育,这是现代人必备的思想观念。做为教师,更应当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陶行知先生的“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的思想,虽然说了几十年,但在今天仍然适用。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课程的改革,都需要教师去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更新自己原本的知识结构,这样,教师才能去适应课程改革与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就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把读书当做一种习惯,把学习看做一种乐趣,从各种渠道汲取新的营养,使自己变得更加睿智。在吸取新的知识、观念的进程中,还要善于反思、勤写笔记,重视积累,加强研究,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毕生发展、不断进取的开辟之路。
总之,通过此次师德规范的学习,我更加明白了: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不在于传授多少课本知识,最重要的是教会他如何做人!作为一位教师,要教会学生做人,不但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因此,我会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刻的鞭策自己,让它成为我教育事业中的一盏明灯!让我们带着爱和责任走下去吧!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5
今年10月份以来,我积极参加了“师德师风建设推动年”活动,按时间按规定完成了各项规定动作。在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池州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后,我的`灵魂震动颇大。我认为师德的核心是“爱”,这是一种排除私念的内涵丰富的“爱”:第一要“爱教育”,要爱国遵法、爱岗敬业。我们教师需要实实在在的付出,不要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只有具有了对事业的一分酷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才能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二要“爱自己”,我们教师要用积极的人生观去影响学生,要用自己的良好品行去教育学生。三要“爱学生”,这是教师爱的归宿点,我们要爱每一名学生,爱学生的每个方面。
依照活动要求,我逐条对比《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池州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许诺书》、《池州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等具体条文,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动,整体上来讲:我酷爱教育工作、恪尽职守教书、全心全意育人;没有以教谋私、不思进取、误人子弟的现象,没有向学生推销资料、搞有偿补课、暗示学生家长宴请、索要学生家长礼品等不良行动;能够做到严谨治教,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检测反馈,在教学中尝试教学方法的更新;我理解学生,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动,我尊重家长,没有侮辱家长的言行;我注意教师形象,穿着朴素得体、没有酒落后课堂等有损教师形象的行动。
但是,本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为了更高层次地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我深入剖析,认为自己在以下五个方面仍有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一、“工作任务重”不应当成为不能坚持学习的借口
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一桶水”观念的已被“一条河”的理论所取代。但是近两年来我的工作任务愈来愈沉重,这学期既要教三个考试科目(一个班语文和两个班科学),还要负责学校的管理工作。为了让其他教师专心教学,学校了许多杂事我都尽可能自己做,可以说是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有时更是焦头烂额,伤透脑筋。时间一长,我的心情变得有些浮躁,读书的时间少了,学习的意识也淡化了,从主观上也出现过“工作任务重,没时间学习”的毛病想法,逐步放松对自己读书学习的要求。
二、“质量为中心”不能与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相矛盾
中心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肠位。我也是铆足了劲抓成绩,工作中没有少出现由于学生的成绩而烦恼乃至失眠的现象。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我心里认为要加强作业训练,所以我常常无偿牺牲了大量的课余时间给学生加班加点。学生的作业也比较多,有时还占用了非考试科目的课堂。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提高教学成绩的主渠道是“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学中要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语数轻艺体”的毛病观念,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减负”、与“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新理念”结合起来,提高学科成绩与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是可以统筹的。
三、“严师出高徒”的古训致使工作中“严厉有余但慈祥不足”
我是一名男教师,性情又不属于活泼外向的类型,加上对古人的“严师出高徒”观念的笃信,我感觉自己工作中“严厉有余但慈祥不足”。课堂上我不苟言笑,比较严肃,生怕对学生微笑了学生就不能专心听讲;对学生作业出现的毛病我常常是慎重其事、乃至有点夸大其词地批评,期望到达以一儆百的效果;对学生的优点则是点到为止,生怕表扬会助长学生自豪自满的情绪;对家长我也出现过只报忧不报喜的情况,总是希望以此鼓励学生勤学苦读,奋发向上。
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师德师风学习以后,我认识到教师关爱学生要做到严慈相济,既要做严父又要做慈母,要成为学生信赖的的良师益友;要坚持鼓励,公道应用表扬和批评艺术;要学会微笑,用本身的阳光去感染学生。
四、“枪打出头鸟”的畏惧心理致使工作上争先意识不足
或许是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或许是本人的性情使然,不管是学科教学还是学校管理工作,我经常受“枪打出头鸟,鞭抽出群羊”观念的束缚,有时担心他人说自己好出风头、好表现自己;有时觉得,要争第一就要多付出,多吃苦多受累,乃至还要担风险,这样做何必呢?为此工作中出现“不求第一,小成即满”的不积极意识,致使自己有许多好的工作假想没有落实到行动。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活动,我认识到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克服这类毛病思想,抛弃个人得失,创造性地展开工作。
五、“费时不高效”的思想意识导致教学方式更新缓慢
作为教师,重要的任务是教好书、育好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学习中我认识到我们老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教学方式。但是之前我却认为:新的教学方式要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实际效果不一定有传统的“一块黑板两只粉笔”来得实在,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学方式相对照较传统化。
另外我也曾毛病地认为参加教研活动要牺牲许多休息时间,还有可能耽误上课影响学生成绩,所以近两年我虽然参加教研活动的次数算多的,但主动性不是很高。其实在我们学校我是一名年轻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手段方面基础还不错,今后我还要在教研科研上做领头人,和老师们一起走科研兴校,教研提质量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