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四年,是甚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文/葛佳佳
又是一年毕业季,看着又一届学生行将离开校园迈入社会,我觉得感触很多。
大一时,有的同学是高考的佼佼者,一入校便自带光环,但四年过后,却泯然众人矣;有的在学校订各种事情漠不关心,每天斟酌的就是上完课赶快回宿舍睡觉、玩游戏、追剧,要不然就是谈恋爱、找兼职、做代购,诸如此类。
有的则找到了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领域,埋头研究。四年时间居然也弄得有模有样,小有成绩,毕业后也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有的还组了小团队开始创业。
有的热情于校园里的各种活动,通过活动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踏实地做了许多学生工作,从一个办公软件小白,演变为材料、稿子、PPT小能手,毕业后顺利考上公务员,或进入企业。他们由于之前学校的积累,迈入社会后,工作上手快,能力提高快,上升也快。
还有的埋头苦读,下定决心要继续研究学术,毕业后也如愿以偿地进入自己喜欢的高校进修。
……
毕业后,就业渠道五花八门。职业分工没有高低贵贱,但是想要找到一份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并在未来的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能够发展得很好,无一不与大学期间的点滴积累有关。
跟朋友聊天时,我们也曾探讨过这个问题。我们发现,本科毕业5年后,当初的同班同学从事的职业和所在的领域各不相同,但是从他们这5年的发展轨迹,就可以够清晰地看到他们当年在学校的影子。
那些肯下工夫、乐于研究的同学,照旧是工作中踏实肯干的能手。那些工作经验丰富、人际交往密切的同学,常常成为行业的翘楚。而那些对自己未来没有甚么计划,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四年来做了甚么的人,现在仍然迷茫着。
2
工作几年后,接触的学生多了,渐渐就发现,造成很多人毕业后构成巨大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愿不愿意付出,眼光够不够长远。
很多人都会觉得,到了大学,终究逃脱了高中的三点一线,告别了父母的唠叨与桎梏,终究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了,一定要好好萧洒一番。
因而,每天就像是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上课全看心情,偶尔还要翘课证明大学生活的丰富;对学校、学院组织的活动一概不参加,觉得浪费时间,宁可在宿舍发愣、看剧、补觉;对学生职务也不感兴趣,觉得做学生干部好累,需要牺牲自己的时间做很多工作,有时候还费劲不讨好。当把所有的一切都推干净以后,感觉自己非常轻松,时间宽裕,简直就像是生活在理想国当中。
可是,日子一每天过去了,差距也一每天拉大。
大二,同宿舍不起眼的男同学高分通过了专业四级,还当上了学生会的部长,评上了优秀志愿者;班里风风火火的女生也拿了奖学金,评上了优秀团干,高分过了英语四六级。
大三,之前一起打球的同学已当上了学生会主席,隔壁班的老乡也拿了国奖,入了党。看看自己,除比大一时胖了十斤,除每天睡眠充足,熟练掌握各种游戏技能外,好像一无所有。
大四,要找工作了,苦思冥想写简历的时候,才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根本不知道如何介绍自己。
学生工作经历,零。当时班干部竞选时,辅导员也曾在班上做过动员,可是由于害臊,一错过就是四年。学生会、社团根本也没想过,大一混了几天,觉得太累也都退出了。现在看着那些坚持下去的同学都写得满满的经历和荣誉,只有偷偷羡慕的份儿。
志愿服务经历,零。当时有很多招募志愿者的机会,可是觉得麻烦,时间又很长,因而一个都没有报名。现在后悔想参加,可是已晚了,再也没有机会了。现在想一想,做志愿者又能锻炼自己又能帮助他人,当初为何不愿意尝试呢?
社会实践经历,零。印象中唯一的工作经历就是英语家教和学校出门右拐KFC兼职服务员,可是写上去又觉得不妥,只得删掉。还记得大二暑期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惋惜当时匆匆忙忙想出去旅行,也就没有顾上。现在想一想,大学里难得的机会也就这么错过了。
所获荣誉,零。抓耳挠腮想了半天,好像也没得过甚么奖。一扭头看着旁边的兄弟,那个格子都写满了,这才惭愧。大学四年,究竟自己在忙甚么?
技能证书,总算有个大学英语四六级,可是好像现在大家都有,自己的竞争力又在哪里?
拿着这样的简历,在一场又一场人隐士海的招聘会中铩羽而归。
此时此刻,真想再来一遍大学,可是,四年如梦,梦醒时分,早已晚矣。
3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大一时,你觉得做学生干部麻烦,参加志愿服务耽误时间,帮老师做事无聊,给部长写策划太难,等大四毕业时就会发现,你要应聘的企业需要你有学生干部经历、需要有志愿服务经历、需要有过硬的办公技能、需要有策划能力和交际能力,可是你一样都没有。
大一时,你雄心壮志,觉得自己不用怎样学习也能够通过考试。结果门门低空飘过,最后毕业时,拿着成绩单,算出来的绩点自己都不忍心看。看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每一个都要求最最少得过一次奖学金,因而只能一次次地错过。
大一时,觉得老师说的很多话都是空话。辅导员每天都很啰嗦,干吗总是组织这个活动组织那个活动,干吗总是每天强调安全,强调学习,强调能力,干吗总是一不来上课就打电话催,学习滑坡还要被叫来谈话,动不动还要约个饭聊个天,鼓励我们去参加这个参加那个,都快被烦死了。
可是毕业了,到了公司才发现,很少有人在意你想甚么,是否是做得对,有无哪里不会,大部份人都只会默默地看着你出错,看着你被老板骂。这个时候才发现,当初在学校的时候,有人关心、有人唠叨、有人记挂是多么幸福的烦恼。
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所有的汗水都不会白流。那些你原来看不上的小事,可能在将来就成为绊住你前进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