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分残疾考生要求带母上学,清华: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昨天,微信公众号“大美甘肃”发表了《一名甘肃高分(648分)考生的要求》。要求来自“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高三考生魏祥,定西一中毕业生。他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诞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更不幸的是下岗多年的爸爸又早逝,只有坚强的妈妈陪着残疾但优秀的儿子一路求学,直至考上清华!他的这份要求,只是希望清华能给他们母子俩帮助解决一间陋宿,供娘儿俩济身而已。
昨天起,这份简朴的《要求》在很多清华人,包括清华招办主任的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今天!清华招办就通过微信公众号回信了。
回信内容以下:
亲爱的魏祥同学:
见字如面。
首先恭喜你行将来到清华大学,继续你的学习和生活。我们看到了你写给清华大学的文章《一名甘肃高分考生的要求》,相信你早已具有了清华人发奋图强、厚德载物的品质,我们代表清华园欢迎来自甘肃定西的你!
《繁星·春水》中有这样一首小诗:“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想时含泪的微笑。”想来这句话应当符合你的童年记忆吧。在梦一般的年华里,却要承受含泪的记忆,这泪水不包括欢乐,不代表留恋。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悲苦。但万幸的是,你在经历疾病和丧亲之痛后,仍然选择了坚强和努力,活成了让我们都尊重和崇拜的模样。
你说“一个多月的住院医治,我和妈妈相依为命,身心深受煎熬,我的身体几经折磨,痛不欲生,妈妈的精神濒临崩溃,孤伶伶的她没了爸爸的陪伴和支持,可怜非常。”只言片语,我们知晓你母亲道阻且长的育子之路,更深切地感遭到了你作为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和歉疚。但正如你所说,本日以高分佳绩考入清华,就是给了妈妈一份殷殷的报恩之礼!
邱勇校长在2015级新生开学仪式上曾说:“我是1983年进入清华的。我知道,不管那时还是现在,能够来到清华上学都是不容易的,你们在成长进程中一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一样,对你来讲,来路也许不容易,命运也许不公,人生也许悲苦,但是请你足够相信,相信清华,相信这个园子里的每一名师生,由于我们都在为一种莫名的东西付出,我想这应当就是情怀。党委书记陈旭老师也曾寄语自强计划的学生:“自强就要做到自主,大学能收获甚么取决于自己怎样去努力。”所以也请你相信自己,可以在清华园里找到酷爱,寻求出色。
读到你的来信后,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震老师在该微信文章下留言道“魏祥同学已报考我校。我校老师已与他获得联系,为他提供一切尽量的资助!清华不会让任何一名优秀学生由于经济原因此停学!”确切,清华大学多有与你有一样经历的学子,在家庭经济与身体因素的两重压力下,仍然奋发图强。他们或携笔从戎,守护家国平安;或回馈基层,在公益组织中发挥才能;或致知穷理,一举夺得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的殊荣......
现在,你的情况遭到了清华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昨天深夜,邱勇校长专门打来电话,关心你的录取情况和入校后的生活安排情况;陈旭老师也请学生部门第一时间对接,妥善安排解决你的后顾之忧。清华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也极力配合,在你被确认录取后会立刻开始资助。清华大学多位校友也在看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主动提出资助和协助你医治的意愿,后续学校相干部门都会跟进落实。请你相信,校内外有足够多的支持,清华不会错过任何一名优秀学子!
冰心赠葛洛的一首诗中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在清华园里的所有学子,不管是生活困顿,抑或身体抱恙,都会有“爱” 与“情” 相伴。相信未来的你,也会和活跃在各领域的清华学子们一样,穿花拂叶,除却一身困顿,成绩自己的不同凡响。
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对魏祥同学和我校本科招生工作的关注和关心。在此,我们想对在求学路上荆棘丛生的学子们说: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
2017年6月27日
两封信看得小编我眼泪汪汪。这样身残志坚的学生,在清华已不是第一名了。今年已在清华攻读研究生的矣晓沅,自幼得类风湿性关节炎致残,也是在母亲的陪伴下完成了清华的四年本科学习,而且还拿到了清华学霸才能染指的特等奖学金!
最后借用清华招办回信中的一句话,向所有经历曲折,却足够强大的年轻人致意:
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