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5年,为什么你还不知道自己喜欢甚么
文/原生木匠
最近几天,听到一个朋友准备离开工作5年的500强公司,我问他为什么想要离开,他说自己在这个公司里就是一个小螺丝,根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如果是刚毕业选择500强企业体验大公司的流程没有错,但是已5年了,他说即便再工作5年也就是他老板的位置,如果只是熬时间才能坐上领导,那末时间浪费的太惋惜。
不知是不是你也有这样的困惑?
工作的前5年,有可能你一直效率于一家外企/民企,更多人是可能已展转几家公司,换工作的缘由不过是提高收入,学不到东西,没有发展诸如此类。如果说前5年可以不断尝试寻觅自己喜欢的工作,那末工作5年后应当要渐渐沉淀自己。为何要以5年为界?5年只是概数,意指已不再是初入职场的菜鸟,又没到资深的程度的职场人。
对已找到自己职业发展“真爱”的同志,你可以就此绕道而行。
如果你还是对现有的工作有不满意的地方,而且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做甚么工作的朋友,可以搬上你的小板凳继续往下看:
I. 你为何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你不喜欢的地方在下一家公司还会不会出现?
不知大家有无听过这样一些感触:我觉得这家公司的同事很难相处,我的能力应当匹配更高薪水,为什么不给我涨工资,我在这家公司学不到东西,在这里就是浪费生命……
乍一听,好像每个观点都很有道理,而且身旁的朋友鉴于“保护朋友关系”的立场,常常也会支持你的观点,最后你更加觉得自己受了委屈,非辞职不行了。
先不谈朋友对你关键决策的影响,就以上观点本身,你也没法确认在下一家公司会不会遇到一样情况,如果一个决定产生的影响客观上是未知的,而你却主观的认为下一家公司就一定会更好,那岂不是掩耳盗铃吗?
更加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是,人的大脑本能具有自我保护意识,遇到任何挫折/问题,优先认为是外界环境酿成的,岂不知大部份时候是我们自己的主观判断有问题,所以如果你不喜欢公司的某些方面,你可以先自己分析是否是我的适应能力有问题,是否是我要的太多却做的太少,是否是我太好高务远?自己回答完这些问题后,看看其他同事是否是也有这样的问题,如果仍然觉得不喜欢,那可能离开也是一种摆脱。
II. 你是为了涨工资而换工作,还是为了做喜欢的事而换工作?
在刚毕业的几年里,手头拮据的我们,节衣缩食但还是觉得手里攒不下钱,一旦听说他人涨工资,或比自己工资高的人,心理就暗暗的较劲,觉得依照自己的实力,自己可以拿到更高的工资,因而乎心理暗害如果明年领导不给我涨到8000,我就不干了,现实常常是各种打脸的,过年后,你的工资只涨了500元,与你的目标差了好几光年,“没办法这是逼我跳槽啊”,因而乎你接连换了几家公司,在工作的第5年,你还是不知道自己想做甚么。
这类剧情我想一点都不陌生,为了涨工资而不停的跳槽,其实我觉得也没甚么不好,最少收入上满足要求了,但是工作5年后,就要更加慎重了,毕竟跳来跳去缺少积累啊。
III. 或许你的每次尝试都是浅尝辄止
如果在每次换工作或找自己爱好的事情时,都只停留很短的时间,你是没法理解其中的精华,虽然不需要你花费10000小时去研究,但最少也要全身心投入半年以上,你才能有一些相应的技能,继而感遭到乐趣,比如学开车时,在你刚学习倒车入库的时候,你会非常痛苦,可能你会觉得开车一点都不酷,乃至想要放弃,那是由于你的技能还不具有享受开车乐趣的起始门坎,如果你在这时候放弃,说开车不是你喜欢的事情,那就妄下结论了,因此在每次的职业尝试中都不要浅尝辄止,只有这样你才能终究找到自己喜欢的做的事。
IV. 想要的太多,技能却很少
看到他人通过自媒体赚到了第一桶金,自己也想去尝试,然后写了几篇文章就发现浏览量很低,进而觉得自己可能其实不合适这条路,因而乎又去寻觅另外一个可以职业方向,循环往复,发现自己在哪一行都好像做不出成绩,因而乎焦虑笼罩着全部人。
其实,不论在哪一行要先做到专业,钱自然会找到你,如果觉得变现太慢,说明你的技能还需要打磨。痛苦来自于想太多,做太少。你的时间有限,所以最好别把它浪费在模仿他人这类事上。
正如乔布斯所说“你的工作将会占据生活中很大的一部份。你只有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伟大的工作, 你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 那末继续找、不要停下来、全心全意的去找, 当你找到的时候你就会知道的。就像任何真诚的关系, 随着岁月的流逝只会愈来愈紧密。所以继续找,直到你找到它,不要停下来!”(来源: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