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诗 > 正文

南开校长龚克开学讲话:我对你们有六大担忧,我之最忧者是……

发布时间:2021-03-04

南开校长龚克开学讲话:我对你们有六大担忧,我之最忧者是……

南开校长龚克开学讲话:我对你们有六大耽忧,我之最忧者是……

开学季已至,大学校长演讲哪家强?“今吾辈既生此时艰,万勿轻视本身”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援用了老校长张伯苓的话告诫新生,并提出了他的三点“许诺”与五则“耽忧”,快来看看吧。

亲爱的2015级同学们:

今年,来自全国各地的3556名本科生,3651名硕博研究生,和来自全球81个国家和地区的586名留学生,到南开大学开启新的人生征程。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对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提议让我们一起用掌声,向辛苦哺养你们的老师们、父母亲友们和曾在各个方面给予你们帮助和服务的所有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先,我要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做出三点慎重许诺:

第一,我们要尽心为公,恪守师德,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诚信为人,严谨为学,为同学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助力。

第二,我们要努力增能,扎实工作,不断改进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为同学们展开探究式、实践性、创新型和国际化的学习和研究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同学们自主和创新发展搭台。

第三,我们要同你们建立同等合作、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和同学们一起光大南开的公能品格,宏扬南开的青春精神,坚持南开的爱国道路,践行南开人的社会责任,为同学们实现人生价值带路。

同学们,你们是在举国举世记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功70周年的日子里,踏上人生新出发点的。希望同学们,能够把自己放在中华民族复兴、世界和平繁华和人类可延续发展的历史维度上,认真思考甚么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逼真地希望同学们,从认识抗战烽火中的南开开始,去了解我们的学校是怎样被侵犯者夷为焦土的及其前因,去了解我们的学校是怎样与北京大学清华一道移栽绝徼、坚毅坚卓的求科学民主、育一代英才,树起了“西南联大”这块中外教育史上的不朽丰碑及其后果,进而认识南开的全部历史,以真正理解甚么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甚么是南开人对民族、对世界、对人类的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

同学们,在2015级各类学生中,一部份同学将主要在八里台校区学习,校园里矗立着一座西南联大记念碑,碑阴上铭刻着联大期间参军师生的名录,以此表达对他们的崇高敬意,这充分表现了西南联大崇尚的爱国价值观。一部份同学将主要在津南校区学习,校园里也有一座西南联大记念碑。如果说,那一代人的使命是“驱除仇寇”以“救国”的话,那末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创新发展”以“强国”。抗战中,周恩来对南开同学说,“当前,公就是国家大事,就是抗战到底”。那末,现在的“公”就是要实现国家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之自由同等公正法制,世界之和平与人类之可延续发展。请同学们想想,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不正是你们的人生大好时光吗?

同学们,面对历史大任,我对你们有一些耽忧:

一则是耽忧同学们“不明目的”。或许你们已确立“保研”、“攻博”、“出国”或是“转专业”和“双修”的目标,但这都不能算是南开人的学习目的。由于它们不够“弘毅”!《论语》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希望同学们能着眼今后的三十、四十年之大任,来思考当下的三年、四年,千万不能被一纸文凭遮蔽了历史使命。

二则是耽忧同学们“不知不足”。《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很多同学习惯了应试的学习,被“分数”所束缚不能真正“自反”“不足”。希望同学们从担当历史大任的视角,时时审视自己之“不足”,切莫以分数和排名自满于一时,而终因没有真才实学而自误一世。

三则是耽忧同学们“不善发问”。须知,发问乃是上大学特别是做研究生之重要能力,你们身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任,必须善于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这非有广阔的视野、扎实的学力、深邃的思惟和理性怀疑精神不可。同学们常常在分数上竞争,我真希望大家能在“发问”上比一比。

四则是耽忧同学们“不会合作”。同学们要担重担做大事,凭一己之力是断然不成的。要会合作,必须懂尊重,即能尊重不同身份、不同风格、不同习性的人,能识人所长,既善于表达说服又善于聆听接纳,既善于组织领导又善于当配角被领导,决不能一味任性,更不能期望他人总是顺着你。

五则是耽忧同学们“不重身心”,只知埋头读书,不重视锻炼身体和调适心理。张伯苓老校长说,“在学生时期,最应注意的是健康体魄的养成”,“体育发达非啻身体之强健已也,且与各事均有连带之关系。读书佳者宜有健全身体,道德高者宜有健全身体”。故“知识之促进,身体之锻炼,道德之修养,三者须同并进。深望诸生勿以轻易视之。”同时,大家还需促进调适心理之能力,真心做到体格强健。

以上五则以外,我之最忧者是同学们“不能守拙”。上个学年,学校撤消了一名毕业生的博士学位,两位毕业生的硕士学位,处罚了九位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是由于他们在学习和研究中投机取巧,做弊违规,牺牲品行谋取分数和文凭。此中的惨重教训,同学们不可不沉思自醒。

同学们,之所以谈这么许多耽忧,正是由于对你们寄与着殷切的期望。期望同学们以为公之志向、奉公之操守、大公之襟怀,能学习、能合作、能吃苦。

真正成为酷爱人民、英勇担当的南开人,像杨石先先生那样,不惜放弃安宁优越的美国科研环境,回到烽火纷飞的祖国,决然担起了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化学及其利用,特别是人材培养的大任,成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事业的脊梁;真正成为渴求真知、创新开辟的南开人,像滕维藻先生那样在国家被封闭的状态首创性地展开世界经济研究,在“文革”结束不久就前瞻性地部署了社会学、旅游学和信息、环境等学科建设,带领南开跨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真正成为意志坚强、格调高雅的南开人,像杨敬年、叶嘉莹先生那样,虽历经人生的曲折悲苦仍不改初衷,精研学术,清雅生活。今年108岁的杨先生,在90岁时仍每天工作8小时,译出74万字的《国富论》,以后还陆续补充6万余字的索引,最近几年还力主要构建基于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实践的新经济学。现年九旬的叶先生,以孱弱之身、高洁之品、坚毅之性孳孳于中华古典诗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同学们,93年前的昨天,张伯苓老校长曾以“南开大学成立之动机”为题,在开学仪式上致辞,他说“教育之目的无他,在求此解决吾华困难问题之方而已”。“今吾辈既生此时艰,万勿轻视本身,须记汝‘责任大’、‘机会好’,志向一定,前程正远。人谓南开本日虽小,后望方长。他吾不知,吾惟知‘穷家子弟咬紧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望与诸生共勉之。”

以上是我的发言,题为“立公增能 担当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