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忘初衷:还记得你为何要上大学吗?
读大一时,有位老教授对我们做过一个测试。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眼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外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固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固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挺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砍树哲理》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曲折曲的,甚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眼光闪烁着,我们料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挺,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候,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甚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动身,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利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斟酌他到底想得出甚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一样没啥大用,固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究,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知我们甚么?测试些甚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样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何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终究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固然不会平白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知我们:很多人动身太久了,居然忘了为何上路,有目标的人生叫航程,没目标的人生叫流浪!
还记得你为何要上大学吗?很多人在大学里迷茫了,面对大学各种各样的诱惑,不知道该干甚么,如果你还记得你当初上大学的初衷,或许你就不会随大流,知道自己该干甚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