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大学虽易,在大学里出人头地却不容易
文/一言若
如果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视为攻城,那末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能够说是守城了。俗语说,攻城容易守城难啊,多少曾成功攻城的勇士们,被大学安逸的日子消磨了斗志,腐化了。
之前我总是很佩服能考上大学的学生,由于觉得他们很利害,很努力。但当我读了大学后,才知道大学里很多学生都不怎样努力,宅一点的女生就整天在宿舍追剧,男生则整天在宿舍玩游戏。外向些的,就常常出去玩,逛街购物。还有些就谈恋爱,仿佛很恩爱,对很多学生来讲,逃课,游戏,睡懒觉就是家常便饭。
上大学以后,我终究知道了为何每一年会有那末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不是没有工作,而是这些找不到工作的学生大部份都是混日子式的过着大学四年,配不上企业提供的工作,有时候想一想真的很可悲。现在很多人看到当前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都说读书无用论,导致很多家长不支持孩纸接受高等教育。这是何等的悲催啊,自己腐化本来是个人的事,但却渐渐影响了很多人对教育的观念。我觉得很多大学生在大学里学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如何进行临时突击,平时不怎样学习,考前突击,而起能获得很好成绩的人也大有人在。可是这类能力对以后的工作又有神马积极作用呢,我实在想不出这类类似于投机取巧的学习方式有何积极意义,掩耳盗铃罢了。
大学里并没有像很多先辈陈述的那样美好,但的确是自由很多了,惋惜有多少孩纸掌控得了这自由。在大学里,凡是没有一点自律能力的人,真的很容易被同化啊。试问当全宿舍的人都在追剧的时候,你会怎样办?早上全宿舍的孩纸都赖床的时候,你会怎样办?当全宿舍的孩纸都逃课的时候,你会怎样呢?当在课堂上大部份的同学玩手机,趴桌子睡觉时,你会怎样做?对这些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选择,但我想说大学里且行且珍惜吧。要知道你如今的选择,极可能会影响你以后的人生。在最该奋斗的年龄里,就应当脚踏实地的积累多一点有益的营养,否则未来你一定工会为你现在的不作为买单。
大学里你的成绩可以不用特别拔尖,但一定要多看有益的书籍,多思考,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考力的人,成为一个思想深入的人。由于你本日学的课本理论,所背的知识概念,总有一天都会忘,但沉淀在你脑中的思想是不会随岁月的变迁而消失殆尽,反而会愈来愈深入,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指点你的人生。
大学里你可以“逃课”,但逃课的目的和意义一定要是为了教育自由,为了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好地发展自己。而不是为了追那末一集韩剧,睡那末一次懒觉,或出去玩那末一次。很多先辈和老师都说“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但常常是这句话害了很多学生,很多学生未能理解这句话的深意,便常常把此话作为逃课的神圣理由。我个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学里安排的一些课程未必合适每一个人,未必很周到公道,作为学生要晓得取舍,要结合个人兴趣特点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就比如说,你很喜欢文学,今天有一个很知名的作家来开文学讲座,但你今天恰好有一节高数课,而且今天要讲的数学内容也比较简单。()所以你逃课去听讲座了,并在回来后问同学借笔记把今天落下的数学内容弄懂了。那末,这类逃课才算的上真正意义上的逃课。
大学里学会做人很重要,提高情商很重要。大学里你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这些人相对社会上的人来讲还是比较友善单纯的,所以大学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你学会如何做人。吾日三省吾身,多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渐渐加以改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发现他人的优点,并加以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多看一些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的书,在平常生活中不断实践总结,养成乐观健康的情绪,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大学里你可以不是那种交际能力特别好的人,但你必须要提高你口头表达的能力,先辈曾说读过大学的人和没读过大学的人,从他的言语中就能够分辨出来。曾的我对这句话是深深的认同,但现在我却不那末认为了,现在很多大学生也许能在课堂上,和班级里的同学,或大学校园里的一些人交换很顺畅,也许在同学,朋友的眼里自己就是一个很外向很善于交际的人,但一旦出到社会上,就会发现自己其实不是那末善于交际,而且说话常常吞吞吐吐的,他们进了社会才知道,自己曾的夸夸其谈是何等的浮浅。
大学里尽量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不要局限于目前的环境和现状。同时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人云亦云,要有定力。大学其实真的是一个炼狱,要想在这里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就必须要有非凡的定力,忍耐孤独的能力,大学里你可以做个“不合群”的人,没必要为了和舍友有共同语言而看剧,玩游戏。你没必要为了合群而选择腐化,断送你的未来。你只需要记住:在大学里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能在这炼狱里把自己变优秀的人材是真实的强者。
考大学虽易,在大学里出人头地却不容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