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4年,自我教育的逐梦之旅
每一年九月,带着对未来美好向往的大一新生,都会跨入梦想中的象牙塔。也许,你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独立生活,第一次安排自由……不过,也不要忘记:这四年,多是你们踏上工作岗位前可以“肆意浪费”的最后四年。因此,如何充分享受这四年,精彩计划这四年,是摆在你们眼前的一道问答题。我给它的答案就是“我的四年我作主!”
学习:不单单是那两个星期
或许,你会认为大学里的老师平日只会照本宣科,作为学生也都疲于应付,因此平日听课与否都无大碍,只要考试及格便可。有同学竟总结出应付门道:一个学期满打满算四个月,真正留给考试的就集中在最后的两个星期。所以,做两个星期的“拼命三郎”,划划重点,背背笔记,攒攒论文也就大功告成了。其他三个多月的时间,都是学习以外的“欢乐假期”。其实,这是个巨大的误区。
大学四年,毕竟是接受正规系统教育的四年(等你踏上工作岗位就很难再有这样宝贵的机会了),所以还是要以学习为主。有同学可能抱怨:“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大学的专业其实不是自己的最爱,没有兴趣哪来投入?而我要说,我们在“选我所爱”的同时,也要学会“爱我所选”。能依照兴趣选择专业是荣幸的,但其实不代表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就愤懑懈怠,以致于肆意浪费大学光阴。要知道,兴趣是可以逐步培养起来的。
至于如何学习,很多同学都走入一个消极的误区:他们疲于应付老师,学得被动、教条、无奈。实际上,学习是自己的事,我们应当变被动为主动,学得积极、灵活、放松。其实,《礼记。中庸》已给了我们答案:“博学之,审问之,慎问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就是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切实地实行。固然,除此以外,多数大学生还疏忽了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
在大学里,每堂课的信息量都是超大的,涵盖课本上十几页乃至几十页的内容。如果在课前做好预习,就能够更好地消化吸收课堂的精华。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还能提出具体的问题跟老师请教。要知道,大学里的老师愿意凝听,愿意给大家启发,与你们探讨。能把学生教到不断提出新问题才是老师最大的成功和欣慰。
英语:任何专业的必修课
不管你大学读的是甚么专业,不管毕业后你选择就业还是出国留学,英语作为交换的工具都是一门必不可少的技能。对广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而言,听、说能力普遍弱于读、写能力。要克服这个问题,我建议将input和output结合起来,也就是把“输入”和“输出”相结合。
“输入”指平日注意积累语言素材,多看原版电影,多听英文广播,成心识地给自己营建出一种国外的语言环境,逼迫自己用耳朵接受英语。这样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语感,纠正发音,以致厚积薄发。“输出”是指大胆开口讲英文,养成勤做presentation的习惯,到达举一反三、举一反三。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输入”的时候要有身临其境的融入感。比如,在学习这些视频时,要时刻掌控在“看”中“听”,在“听”中“说”,在“说”中“学”的原则。由于只有如此,听说能力才可以相辅相成,全面升级。
亲情、友谊和爱情都不能少
跨入大学,很多同学都不能不离开自己的父母和儿时的玩伴,此刻也更能体会到亲情的宝贵。建议大家常跟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汇报下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分享下校园里的趣事和见闻,亲情在此时会变得更浓、更醇。
同时,大学意味着集体生活的开始,而集体意味着我们可以取得更多的友谊。爱迪生说过:“友谊能促进快乐,减轻痛苦,由于它能倍增我们的喜悦,分担我们的烦忧。”大学生活若是没了友谊,就好似缺少了人生路的聆听者,必将会变得孤独而乏味。试想,从大一的青涩和懵懂到大四的成熟和慎重是个怎样的演变进程,你身旁的同学无疑是你成长的见证者和相随者。可以说在大学结下的同学情谊弥足珍贵,乃至可以贯穿人的一生。
固然,要取得真实的友谊也其实不容易,你要学会随和、谦虚和包容。古人说得好:“人性恶盈而好谦。”朋友相处,一定要态度谦恭。缩小自己的同时,努力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才会让你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至于爱情,人们总说那是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乃至还有人笃信没有恋爱过的大学不算完全的大学。对大学生而言,恋爱其实不算“必修课”,而是“选修课”,因此爱情要随缘。
其实,恋爱是一门精深的学问。足够的自我认知是恋爱的条件。只有了解自己是谁,自己想要甚么,你才知道想要找甚么样的人,才能晓得去寻求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在恋爱中,我们收获的不单单是恋爱本身所带来的幸福和愉悦,更重要的是能在恋爱中学到怎样与人和谐相处,如何珍惜彼此的感情,学会体恤和关心对方,而不再是以自我为中心。一段恋爱不管好与坏,都能使一个人逐步成熟。
亲情、友谊和爱情都是一种责任,每一个人在大学的四年里都应当用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有用心负责才能修得正果,而用心负责的态度更应当成为每个人的人生准则。
自我教育:大学四年的真正目的
爱因斯坦曾对教育下过这样的定义: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以后剩下的东西。在大学“放羊式”的四年时光里,除学好专业课,我们还应当把多数时间投入到各种兴趣爱好中去,从而实现对自我全方位的再教育,而这类再教育或许是大学四年教育的真正目的。
自我教育可以是知识累加,可以是情操陶冶,也能够是人格完善。为了到达这些目的,我们可以泡在图书馆博学多才,可以参与社团将兴趣升华至技能,可以积极做慈善,学会给予、收获恬静;或到各种公司机构打工实习,提高与人沟通的交际能力;又或参加各种比赛,练就自己的胆识。固然,也不要忘记每天锻炼以强健自己的体格,毕竟健康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本钱。总之,我们在大学四年的目的就是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和闪光点。正如哈佛大学Tal Ben-Shahar教授所说:你的潜力埋藏在你的心灵深处,当你找到它时,它将光芒万丈。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自我教育的方式之一--网络,其作为一种快捷灵活的知识获得手段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我们生活的多个层面。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查阅资料,知晓天下;也能够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比如微博、人人网、开心网,认识更多的朋友。总之,网络让我们的世界变小了,也更亲近了。唯一要警惕的是:凡事皆有两面性,网络也是把“双刃剑”。大学生活给了我们很多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这时候需要学会的是如何管理时间,而非虚度光阴。千万不要过度沉溺网络,特别是网游。有句话算是陈词滥调:玩物丧志!
所谓梦想,不是你睡觉时想到了甚么,而是想到甚么令你激动得没法入睡。大学四年就是个追梦的进程,肯定了目标,便风雨兼程吧。
每一年九月,带着对未来美好向往的大一新生,都会跨入梦想中的象牙塔。也许,你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独立生活,第一次安排自由……不过,也不要忘记:这四年,多是你们踏上工作岗位前可以“肆意浪费”的最后四年。因此,如何充分享受这四年,精彩计划这四年,是摆在你们眼前的一道问答题。我给它的答案就是“我的四年我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