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三流学校本科生求职经历和感悟
首先想说我对写记序文不是很拿手,所以,还请大家包容。如果大家看了觉得写的挺实在,那末请支持一下。在这里想号令跟我一样找到工作的,能够站出来,分享一下经验。由于快毕业了,像我们一样(二本)的同学没找到工作的应当很多。
若标题所述,我就是一个三流大学的本科生。我找工作的经历其实不是很复杂(由于根本就没有太多好的机会降临到我们二本本科生的身上)。我是去年十月分开始找工作的,今年三月份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的一个省会城市。在这之前,我面试过保险公司,企业,考过公务员(但没进面试),考银行,终究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银行。
首先说一下保险吧。
拿到保险公司的OFFER可谓没费甚么力气,我的第一份简历就是投给了保险公司,让我兴奋的是居然让我一途经关斩将,拿下了它(只不过最后拒了)。保险公司总共是3轮面试一次笔试。我总结那次的成功经验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超自信。(第一次投简历难免兴奋,再者由于之前没有收到过打击)
第一轮面试就不用说了,只要说话还算流畅,体态还算大方就都能入笔试。第二是笔试。进了笔试才发现在这场厮杀中居然还有那末多的研究生(后来觉得这些研究生其实挺盲目的),第一次感觉到了有点小紧张。但是,当拿到试卷以后,我笑了,除作文其他的几近全都做过(幸亏我报了国家公务员,我建议那些不考研的人最好考一下公务员)。不过我觉得让我成功的不是行测而是作文。那题目看上去只好写散文或是记序文,但是我把它写成了议论文,我觉得多是这点让我有些与众不同吧。在经过笔试以后,人就少了一半,接下来的面试我仍然保持淡定自信的风格,再加上HR对我的印象还不错(主要是之前跟他交谈过一会,对我有些了解),因而我成功拿到了这份OFFER。
在接下来的签协议的进程中,问题出现了。HR明确的告知我们,保险行业的工作很累,需要常常加班而且周六周日可能还没有假放,还有一个最大的缘由是工资很低,年薪26000(我猜他是七七八八全加起来估计的一个最大数额)还不包吃不包住。(那时我对自己的期许还是挺高的,认为这么累还只有这么点工资,是不能接受的,但是现在看来,我那时真是太天真了)。
挣扎痛苦了几天,最后还是拒了。我受不了每天加班的日子,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况且我觉得那时还早,搞不好后面还有更好的机会,但是事实确是残暴的。
拒了保险以后,发现好运已离我远去,陆陆续续投了一些股分制商业银行和国有生产型企业,全都石沉大海了无音信。
对股分制商业银行来讲,他们只招两种人,第一种是有社会资源的人,就是那些每一年能拿到几百万乃至几千万的存款的富家子弟。第二种是211学校的精英。不言而喻,一个企业的形象是由员工体现出来的,所以招进去的人学历和毕业院校一定要美观。像我这类三流学校毕业的无钱无势的小老百姓肯定没戏(也是后来才发现的,那时千真天真的我还执着的向他们不断的投简历,跑他们的招聘会,太傻了)。
至于生产型国有企业,我选择他们主要出于两个缘由,一是国有企业,福利待遇比较好,而且假期设置也比较正规。二是生产型国企,更能锻炼我的专业能力。后来总结自己屡战屡败的经验和同学的讲述,我发现他们不要我也有两个缘由:
一是我是女生,生产企业工作比较重而且要下车间,他们会觉得男生更适合(后来也有的说,国企女会计太多了,为了平衡结构只招男会计)。
二是我是三流本科学校毕业的女生。他们可能会要一二流本科毕业的女生,或是三流学校毕业的男生,但是他们绝对不会要三流学校毕业的女生,即便你荣誉证书一大摞,即便你的能力比他们招的男生强很多(固然我的荣誉证书没有一大摞,能力也没有比男生强很多,但是我认识的一个女生是这样的)。
那种投了无数简历,没有一丝回音的日子大概延续了1.5个月,我渐渐的从雄心壮志转变成忧心忡忡(怕自己找不到工作),从忧心忡忡再到心如死灰(一度觉得世界太残暴,社会太黑暗,自己活得太委屈,真想一死了之)。
让我重新燃起生活希望的是我收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的笔试通知,这是我收到的第一份银行的笔试通知,那种充满希望的感觉,太美好了,我终究有实现自己目标的机会了。但是当我查到将有2000多人参加笔试竞争不到200个岗位,我傻眼了。直到那时我才完全了解到了生存竞争的残暴性,心情顿时又从天堂掉到了地狱。那几天我彻夜难眠,一想到我只能去小企业打工,我就不甘心。后来无意间看到一句话:“最失败的人,无疑是还没付出努力,就决定放弃的人。”虽然我觉得我挺失败的,但是我不想做最失败的人。所以我决定拼一拼。
首先,我要搞定的就是笔试。对笔试我一向比较自信,但是这次是我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机会,我一定要好好准备。因而我开始搜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考试的历年真题,在应届生上发现了很多之前考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的先辈们对考题的回想和一些有用的资料(呵呵,为了下到那些资料,我在应届生上灌了很多水,在这里我慎重的向应届生道歉)。在这些资料中我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考的范围很广,触及到金融、经济、会计、管理、英语等各个学科。幸亏我大学四年是扎扎实实学过来的,所以没有花很多时间就把大学四年的一些书全都看了一遍,又花了大概4⑸天时间把金融学比较细致的看了一遍,至于英语,只要正常发挥就好(从没有期望能考的多好),行测和时事我自认为不成问题(后来问题就出在了这,汗~)。
12月某号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参加了中行的笔试,第一堂是英语。英语一直不是我的强项,六级还是有惊无险过的,所以不论甚么样的试卷,对我来讲都是感觉+运气,所以考完后没甚么特别的感觉(唯一的感觉就是旁边的男生在考试进程中把笔一摔冲出去,吓了我一跳)。由于我觉得我的杀手锏就是下一堂考的综合知识与行测。
休息了半小时,又开始下一场的恶战了。拿到试卷之前,我心里还想要大干一场,看到试卷以后,眼珠子差点没掉出来(完全没做过那种图形推理,光看解题指点就花了我好半天),硬着头皮磨了半天,做了一小题,再看一下时间,已20多分钟了,当机立断放弃第一大题。后面的两大题是语言理解和数学推理,这个和公务员考试的差不多,语言理解很简单,数学推理照旧是半蒙半做。做完以后看时间,只剩下5分钟了,没办法直接将后面的题全蒙了。填完图以后还有23分钟,看了一下最后大题,发现其实很容易,只惋惜没时间做了,悔死我了。后面的综合知识就完全在我的掌控当中了,一路做下来手感很好。
考完试天已黝黑的了,跟我的心情一样黑(当时觉得自己一点希望都没有,难的不会做,容易的他人也做得出,行测50几道题蒙了30几道,这是我历来没有过的)。乎乎的冷风吹得我瑟瑟发抖,同来的同学都已提早交卷走了,只有我一个人形单影只的在陌生的校园里走,突然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可怜。扯掉手套从包里拿出手机,发现有几个未接来电,都是家里打来的,心里忽然温暖很多。正要打电话回去,手机又响了,因而接起电话,那边传来爸爸温暖的声音。还没等他问,我就直接了当的说,中行没戏了,当时口气是轻松的无所谓的,但是其实心里已沉重到了极点。(人生感悟 )可能爸爸知道我对这次考试很重视,虽然我表现得轻松,但是他还是不断的宽慰我,但是正是这类宽慰,把我坚强的外壳一层一层剥去,眼泪从眼睛里不断的溢出。挂掉电话,我的手已冻得没有了知觉。之前觉得自己还是挺坚强的。甚么烦恼都可以憋在心里渐渐消化,即便说出来也是当笑话讲,但是这个考完以后对我的打击真的很大,历来没有这么认真的做一件事情,做了以后结局竟是如此。(这真是印证了那句,小女子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在家里委靡不振的生活了一个月,过年的大鱼大肉都味同嚼蜡。回到学校没多久,就收到了中行的面试通知。那条短信我一直保存在我的手机里,由于是他把我从黑暗的深渊给拉了出来。为了判断我的胜算到底有多大,我麻着胆子向省行人力资打了电话,结果出乎意料,我考的非常好。
之前不知道中行的面试究竟是怎样的,但是在应届生上发现很多已面过的省分都是以小组讨论的情势面的。但是小组讨论我历来没面过,因此我在应届生上搜集可很多群面的技能(再次表示感谢),对群面大致有了些了解。
中行分为三天面,我是第一天。说老实话第一天面的人很吃亏,由于面试的题目都是一样的,所以后两天面的人,都已知道甚么题目了。至于我自己的表现,我自认为还可以。我是第一个发言,首先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框架和自己的一些看法,并且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同意,但是由于我们组全都是女生,女生难免有些纠缠细节(一名研究生姐姐和另外一个女生还差点吵起来),所以时间都耗在了一些细节问题上,结果没有把问题终究解决。
在这次面试中,总结自己的缺点是:
1、不够自信,气势不足(由于有两个研究生,刚开始有点放不开)。
2、调和能力还是不够。对处理矛盾有点手足无措。
3、斟酌问题还是不够全面。这点直接致使少数组员对我的观点的怀疑。
经过找工作的这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成熟很多,之前的自己太过学生气。现在虽然自己仍然是学生,但是对社会还是有了一些认识,想问题做事情都没那末天真了。找到工作以后,回顾一下自己面试的公司,首先是保险,其实那保险公司,其实不是一个蛮好的地方(很累而且不是正式员工),只是我不知道为何会有那末多的研究生去那里竞争,发现其实很多研究生也很盲目。二是中行。进了以后发现中行没有想象中的好(由于实习过一段时间),特别是国内业务这块,做的不怎样样。而且,我发现要要面试其实挺容易的,周围考了中行的,基本上都进了面试。但是为了是自己更有竞争力,我还是觉得笔试要尽可能考好一点。三是建行,建行好啊,只是那时我心里只有中行(呵呵),唉。
最后我来总结一下自己的一些经验吧。
1、要自信。
世界上牛人是很多(特别是应届生上),但是不牛的人更多。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低,有些人只是噱头大,其实内里没啥东西,我们只要努力做好自己就行了
2、要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过甚么样的生活。
对我来讲,我兴趣爱好广泛,所以我希望找比较安逸一点的工作,这样我才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你希望自己在事业上有所成绩或是专业上更进一步,那末进中小企业也未必不是一条好路。
3、把每条路当作最后一条路来走。
对我来讲,我以为只有中行这一条路,结果后来建行又给了我机会。要是我知道建行也要我的话,搞不好对中行我就没那末上心了,搞不好我就甚么都没捞到。
4、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
群面俗称群殴,说老实话了解到群面的残暴性以后,我真的怀疑自己到底行不行。我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平时上课我历来不发言,也历来不站起来回答问题(我不喜欢成为焦点的感觉,呵呵),也没参加过社团。只不过我喜欢一个人思考,有时候也跟要好的同学辩论辩论。但是这次我真的是豁出去了,俗语说该出手时就出手,所以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做了充足的准备。
5、有空的时候多看些书。
看书能够扩大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的思想更成熟。
6、既然决定做一件事,就要有把它做成功的“野心”。
我考公务员就是这样,之前觉得概率太小,就随意报了个职位,结果虽然考得还行(110多,自己觉得还行),但是还是没上,看着其他比自己分数低的人都进了面试,心了真是悔恨啊。
像我们一般本科生,我们在同龄人中不算是精英,但是一样是大学生,我们也希望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也希望能在剧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希望闯出自己的一片光辉。写这些东西我只是希望,能有更多跟我们一样但找到工作的能站出来,为那些还没找到工作的,还在痛苦中挣扎的兄弟姐妹加油打气。
补充一:
发现有很多的人真的是很低调,我想说的是低调其实没甚么不好,但是,找工作是自己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不能低调啊,不在沉默中爆发的话,我们就只能在沉默中灭亡了。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豁出去吧!
补充二:
发现看这篇帖子的有很多是大三的学生,对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动用一切可动用的气力找工作。下面我针对几类不同的同学提一下自己的小建议。
首先是不考研并且没有一点社会资源的同学(也就是没有任何家世背景全靠自己的)。我觉得这类同学找工作的制胜宝贝应当是积极主动(事实也证明,这类同学通常为最早找到工作的),所谓“笨鸟”先飞早入林。一般我觉得,只要进了大四,就要马上进入找工作的状态,一般本科学校这时候候可能还没甚么招聘会(我学校就是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网络来寻觅机会,像甚么中华英才网,应届生,智联,51等要多关注一下。还有一点是这类同学心理压力比较大(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再加上是一般本科),所以自己心态的调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记住天无绝人之路。
其次是不考研但有社会资源的同学。这样的同学最后最有可能落到甚么也没捞到的悲惨下场。该类同学可能抱有一种心理(我只是说可能):“反正家里有关系,找工作的事情没必要自己担心。”我想说的是:“事情在没有定之前,一切皆有可能。”找关系不是甚么可耻的事情,相反这是你的优势,但是不能把这类优势当做自己成功的唯一凭仗,本身的努力是绝对不能缺少的。现在社会是实力+关系的社会,缺少任何一样都会难以立足,但是关系又是一个玄乎的东西,实力才是自己能控制的事情。所以,我建议那些有关系的同学,多去尝试找工作,不要把自己的一切都赌在一个玄乎的东西上,到时候粉身碎骨就是自己活该了。(这类同学在我身旁就有很多,以上那些绝对是我同学的经验之谈)
最后就是考研的同学。考研的同学可能到了大四就专心看书去了,对招聘信息也就不那末关注,但是,我建议对那些好的单位招聘还是要参加一下(有很多大型单位都是在年前笔试年后面试),毕竟考研考不考的上还很难说,所以要多和找工作的同学交换交换,不要闭门读书(这也能够让自己对就业情势有充分的认识,让自己更努力)。怕就怕考研没考上,还错过了很多好单位的招聘,那就愁闷了。还有就是,考完研以后,要马上进入全力找工作的状态,机会掌控很重要,不要错过任何一个机会。
最后还是觉得只要是不考研的我都建议你们去试一下公务员,现在很多企业笔试都考行测(你想有哪几个企业会自己创题,还不是东抄西借,除非是非常牛叉的企业如外企,牛叉的民企)。不一定非要考上(由于很多人志不在此),但是如果不报考的话,我想也没有几个人会正儿八经的去系统的做一下行测。
希望以上那些能帮到大三的同学,还有在找工作的时候,看见他人都找到了,自己还没着落。心里肯定是懊丧又迷茫的。我觉得这类状态是每一个人都要必经的进程,所以自己的心态一点要调剂好,这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