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给工作或是在上学的朋友
博士第二年,其实博士生涯开始也没多久,我突然想放弃了,为此挣扎了很久,虽然挣扎的时间其实不长,但是这个想法就想伊甸园的苹果,不断诱惑我,刺激我,左右着我的情绪。但是到了现在,逐步淡了,我想我会继续坚持下去,拿到博士学位。
我把我的这段心路历程记录下来,或许以后迷茫的时候,可以再翻翻。
得益于发达的网络媒体,这个时期比以往任什么时候候都更充满诱惑,看到之前的同学来回于国内外,周末出去游山玩水,饮酒唱歌;看到之前的同学开始谈婚论嫁,忙着结婚、领证、各种写真,恩爱幸福;再看看自己,苦逼的坐在实验室,一个月1千多补助,读个博士要5⑹年,怎样想怎样不划算。
因而着急了,也想每个月拿个七八千上万的工资,也想周末可以出去花天酒地,也想找个妹子把证领了,然后闭门造人。
说实话,我曾就是这么想的……
特别是发现坐在实验室看论文,一遍两遍三遍看不懂,常常被老板批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的时候,更加愁闷。数次想说,我不读了,直接卷铺盖出去赚钱去了。
可是仔细想想,读博真的没用么,把你扔到公司里去,你就可以保证比待在实验室更好,你一定会活的更开心?
其实其实不是,我只是单纯的执着于比。
跟师兄们比成绩?比不过,人家发了多少paper,我看懂了多少paper,这没法比;跟工作的同学比拿的钱多?人家每个月还要交税,我这都不够交税资历,那这么比有啥意义呢,我其实不清楚,从小的教育只告知我要跟人家比,人的愤怒常常是出于对自己无能的不满,这话说的真不错。
或常常的还会有借口,比如我不喜欢这个领域,对这个不感兴趣啥的。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能不能写的下来?为了你的兴趣,你又愿意付出多大的努力呢?这样一想,仿佛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没那末可爱了。
对自己现在做的事没啥兴趣,这实际上是一个常态,大部份人都这样,不同的是态度。你愿意为手边的事花多少心思,决定了你的收获能有多大,随意搞搞是一天,认真研究也是一天。时间都是一样的流逝,不同的是,你成长了多少呢?
大部份的年轻人其实都会焦虑,大学毕业想找个年薪十万的工作,哪一个公司钱多就跳槽去那里,然后赶快买套房子,讨个老婆,准备生娃,一切赶在30前,等四五十岁后,然后准备换个轻松的工作,做点自己想做的事。
可是真的要这么急么,直接从现在跳到60岁,儿孙满堂,光荣退休好不好?
人生没有好坏对错,每一个人都只能经历一次,最重要的是你以甚么标准来衡量呢?是赚钱的多少么?那末赚钱的目的是为了甚么呢?假设你赚够了500W,你准备干啥呢?做你喜欢的事?还是买套房子接着上班?
人生是一条单行线,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走法,关键是你看到了沿途的风景么,你活的快乐么?
大部份的人都不开心,工作的在想,要是当初我读研了,那肯定收入比现在高了吧;读研的在想,要是我早点工作,说不定现在已是XXX经理了。
又是一个围城,看到了吧,这就是现在的社会,大家共用一套价值标准,谁赚的钱多,谁就是成功人士!王朔看的真透,“甚么成功,不就是赚了点钱,被一帮sb知道了么!”但就算钱真的变多了,然后呢?不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因而无数的钱财又变成奢侈品,易耗品,房屋租主权,或变成小三的月钱,满足了物资的愿望后,却满足不了自己内心的需求,因而继续空虚不满,循环往复……
真实的富有,是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满足,不攀比,不张望,专注于自己,用心研究,用心生活。
好比读博士,花上几年时间,静下心研究,思考一些可能你以后再没有机会想问题,能够顺利拿到学位毕业的,绝对都不是混日子的,个个都是有强大的履行力,时间观念很强,思惟活跃之辈。博士学位都能拿到,你干啥不行?
其实不论读不读博士,或从事别的行业,人生虽然有着多种选择,但你既然选择了,就不用后悔。选择这条路,行!选择那条路,也行!最怕的是,你走着现在的路,还想着另外一条路,时刻想着该不该跳过去,多少时间就在这蹉跎中错过了……
用心、专一,才是真实的生活态度。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