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诗 > 正文

送给考研迷惘者的三个忠告

发布时间:2021-01-23

送给考研迷惘者的三个忠告

送给考研迷惘者的三个忠告

冲刺2010,考研学子们摩拳擦掌,暑假前后纷纭踏上了通往成功或悲壮的荆棘之路。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已达413万人,就业的窘境、竞争的压力、本科学历的延续贬值、海归高学历人材的创业传奇、和连续十年考研热的影响,造就了2010年将近180万考研大军。固然,这其中不乏非理性考研者,也有很多迷惘的一代。作为研究生过来人,我这里有几条建议赠给漫漫长途中的同学们。

一、欲做大事者,志当存高远

多数考研同学的顾虑就是未来三年苦读是不是有价值。商业社会,经济收入成为衡量人材价值的重要标准。而考研就意味着三年放弃工作,没有收入,遭到众人的白眼和鄙视。多数在高校泡了四年的啃老族都希望立即找到工作独立,与美眉交往的男生更是囊中羞涩,充满了自卑感,考研仿佛是一条失望的迷途。但放眼社会,你会发现有志之士都在选择学习成长的道路。目前的付出也就是未来多倍的回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迄今为止,我所接触的研究生过来人无不在各个领域取得着不同程度的成功,很少有人对三年寒窗感到后悔或遗憾。三年的历练,造就了后来的大批的政坛、商业和职场精英份子。

本科到第四年,不管出国读研、还是国内奋斗,成绩出色的同学常常都不肯弃学就业。佼佼者必定目标直指哈佛、耶鲁、清华、复旦,职场打拼几年的有志之士,在残暴的职场竞争中更加清楚充电的必要,其中辞职读研和读MBA的更是逐年递增。欲做大事者,必先经过痛苦的积累。学无止境,大才和高能必定要经过比他人更多的苦读和积累,取得知识,修炼内涵,就像练武一样,花拳秀腿好学,而真工夫却要久练才成。本科阶段专业只学到了皮毛,各种诱惑让人缺少定力,而读研才能专注地修炼出深厚的专业知识。比尔盖茨是个特例,非常人所能模仿,但未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精英一定是张朝阳、李彦宏等众多的高学历人材。而未来的学术之星也必定是经过量年寒窗磨砺的才子。很多研究生表面上学术味浓,仿佛不及本科生处世灵活,但高手常常后发制人,厚积薄发的底蕴会渐渐展现出来,在各单位和各行业大显身手,成为专家级人物和业务骨干。大学四年,我们虽然学会了为人处世,学会了独立思考,但我们也在茫然中消耗了很多的光阴。我们的知识积累确切还很单薄,刚明白专业的重要性时,不知不觉已然大四。走向社会,可以经过培训成为一位技术熟练的普通员工,而高难度专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复杂并有深度,是不容易胜任的。读完英语本科,我可以做一位口译译员,处理简单的口译工作,也能够去一些部委公司做一位与外语有关或无关的小职员。环顾四周,令你恐慌的是,这类外语还算可以的同事无处不在,你又能胜出多少?一两年以内就会发现自己发展的瓶颈。那时再来读研或读MBA,恐怕时间、精力不足,更丧失了延续学习的耐心和习惯。一旦结婚生子,踏上考研之路更是责任难推、苦不堪言。

所以我奉劝大四的学子,如果希望未来有更好的发展,或有了必胜的斗志,就不要计较三年的付出。固然你还不能太阳春白雪,学成书呆子,以致于脱离了社会,忽视了市场需求。如果肯定未来从事教学科研,尽可投入于读书论文,如果未来要走向职场,还要关注专业的实际利用。读书的进程其实不意味着清贫,完全可以边读书边打工,苦攻专业的同时取得满意的收入。我在读书的时候不断做一些口译或笔译的工作,细水长流,也在系里教大学英语,同时在新东方上些课,那时的收入已足够自立了。固然,教学教研相长,这又为我读语言学和做论文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统计资料。只要保证60%的时间在图书馆里,坚持浏览原著和参考资料,教学和翻译工作就不会影响我所投入的学术研究。我当时立志要做一位出色的英文教师,读研三年中除学习外,这些工作也为我的成长积累了经验,为我在北京大学做一位优秀教师,在新东方从优秀教师到管理者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三年奋斗,毕生受益。

二、毅力成绩实力,细节决定成败

考研科目触及范围广泛,从英语到政治,从数学到专业课;考研又是比拼耐力的赛场,从第一轮笔试到第二轮面试,马拉松式的温习,偏困难目层见叠出。只有全面系统地温习,只有采取高效学习方法,只有靠综合实力的角逐才能决胜疆场。如果总结考研的长时间战略和成败,仅在英语温习方面,便可和各位献上我的几点心得。

1.大纲辞汇全部攻克

考研的失利者,常常都是单词的放弃者。没有完全掌握大纲领求的基本辞汇和词义,必定在考试中一败涂地。原汁原味的语言,地道而奥妙的表达,众多的超纲辞汇,只有在基本辞汇扎实的情况下才能展开推理,否则句句皆难,我们就只有靠支离破碎的理解蒙一下答案了。一个月拿下大纲辞汇,三个月中反复记诵到位,以后研究超纲辞汇,扩大浏览量,我们应对这类高难度变态考试才能无坚不摧。

2.历年真题多遍研究

不重视真题的人是可耻的,只温习一遍的人是可悲的。考研英语精华尽在历年真题,反复剖析命题思路、各类题型、解题策略、长难句,复杂语言现象和干扰项,就能够做到以有限而至无穷。把真题温习透了,掌握训练方法,就能够高效突破考研英语的种种障碍,在基本功上有显著的提高。浏览文章学习终了,又可作为翻译材料继续练;写作范文学完,也可进一步练习英汉互译。惋惜多数同学只是蜻蜓点水般学过一遍,未能掌握已淡忘,考场上就只剩下盲目地挣扎了。

3.不同阶段不同重点

考研学习是个持久战,在不同的阶段必须掌控好不同的温习重点。在英语方面,暑期(7⑻月)掌控好历年真题,背单词攻语法;秋季(9⑴1月)要查漏补缺,把木桶的短板加长,反复温习真题细节,同时扩大浏览范围;考前(12⑴月)要计时摹拟,掌握考试节奏。每一个阶段都不可放弃英语。很多考生在某一个阶段中断了温习,致使前功尽弃。不管大家情况如何,要常常学习外语,听力也不能放弃,由于复试要考,临时抱佛脚没有用途,只有坚持才能铸造出实力。

因而可知,考研的温习靠的是耐心和毅力。考试前有很多人患得患失,退出了考研角逐,还有很多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温习效果难以保证。真实的成功者,是那些甘于孤单,酷爱挑战,孤独地长跑并且坚持到终点的人。

三、勤者为才,惰者无用

关于考研价值观,为何今年会有这么多的大讨论?是由于硕士学历已不能给我们就业安全感了吗?有些学者认为考研不一定能造就人材,反而造就太多脱离社会的庸才。此观点虽然偏激,却也有其道理。不可否认,由于研究生数量不断扩招,目前各大学研究生的素质水平良莠不齐,很多人盲目追逐高学历,却忽视了真才实学的取得。而高校师资气力的匮乏,人材的不断流失等种种问题也暴露出来,一个导师竟然可以带十几个研究生,一年只和学生见面几次。研究生没有人管,任其自然,必定模糊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固然,希望这只是个别现象。

走进大学研究生群体,你会发现学生们会有三种不同的表现。第一种是遭到大学浓重的学术氛围熏陶,全力投入专业学习,在导师的指点下潜心研究专业学问,博学多才,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在大学的殿堂中纵情积累、纵情获得。第二种学生忙繁忙碌,四周打工和社交,精力分散,宝贵的三年却用来挣小钱,因小失大,学问方面一无所获。第三种学生是腐化的一代,被录取以后就感觉实现了人生目标,三年中不思进取,只顾恋爱、上网和打游戏,睡懒觉和撬课者大有人在,终究抄篇论文、混个学位就算了事。因而可知,如此自我放任,大批研究生变成庸才其实不奇怪。

其实,考研奋斗本身是人生升华的重要阶段,奋斗者们一年的拼搏也是勇气可嘉。但我们的努力千万不要中途而废。就像2004年考研英语写作的题目所说:“终点又是新的出发点。”如何在录取后继续奋斗,终究实现人生价值还要靠自己,制定长时间和短时间的战略,克服自我的惰性,挑战知识学问的巅峰,要靠更加持久和坚强的毅力。我坚决反对学历无用论,但太多的注水学历确切加重了大家的猜疑,使我们对考研的意义产生了疑问。读研的终究结果,不论是从事科研教学,还是走向商业法律,还是成为国家公务员,学历和文凭的含金量其实真正体现在学生的学识能力取得。而真才实学不是混出来的,而是磨炼出来的。能否计划好三年的学习,能否和市场需求接轨,勇于汲取有用的知识,就要看研究生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一寸光阴一寸金,希望我们不要践踏自己三年宝贵的学习生涯,对未来的发展和机会,研究生学历不能帮我们赢得一切,但知识和能力确切会让我们披荆斩棘,实现一个又一个成功。不同人都有自己的不同选择和表现,成败还要看自己,所以最后我要奉劝大家一句——“勤者为才,惰者无用”。(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