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中必须面对的十个问题
1、 面对讹诈
遇到太像“人”的人——即俗话所说“人五人六”的那些人——就要注意避免上当受骗了,由于骗子常常是一些“貌则人,其心则禽兽”的伪君子。骗子是最好对付的,由于存在一个规律:永久是骗子找你,而不是你找骗子。骗子找你——不管是推销还是奉送甚么——你不理采他就是了。正像古老的童话故事所说的那样,小兔儿不开门,大灰狼无可奈何。
2、 面对要挟
面对要挟,最需要的是冷静与机灵。应当清楚:被歹徒要挟,你固然恐惧,歹徒更恐惧;你固然紧张,歹徒更紧张。在心理上,永久是受害者一方占优势。奇妙地利用这一优势,冷静机灵地加以应对,或许会摆脱险境。一旦你比歹徒还恐惧,比歹徒还紧张,那就离祸不远了。
3、 面对骚扰
时下流行“性骚扰”,其实骚扰的情势是各种各样的。客人赖在你家不走;亲戚朋友找你借钱,这一样是一种骚扰。面对诸如此类的骚扰,除直接摆脱,别无良策。碍于面子采取间接摆脱——不管多么奇妙——都是不可取的。由于间接摆脱,有效期很短,直接摆脱才能完全解决问题。
4、 面对高傲
如果你恨一个不可救药的高傲者,想予以回击,那末最好的办法就是想法让他更高傲些,促其早些衰落。这个原理,几百年前的古人就阐释过了:“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造的。故持盈履满,君子犹兢兢焉”(《菜根谭·呻吟语》)。作如是观,高傲者的狂傲不敬,伤害的不是你,而是他自己。你何不洗耳恭听,拭目以待呢?
5、 面对吹牛
吹牛是国民劣根性之一种。不管是谁,时时都有可能遇到吹家。吹牛是心理宣泄的一种方式,朋友大吹大侃,你无妨装熊,以成人之美。但是,需知,吹牛可不是心理宣泄的正常手段。与其出此下策,还不如骂一句娘或摔个杯子甚么的。由于吹牛没法一人为之,必须找一个听家,谁愿意当听家呢?
6、 面对自私
“自私”特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人。这类人不接受“黄金法则”(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准则),不讲德则。遇到这类人最辣手,纵容也不是,以牙还牙也不是。剩下的只有“躲”这样一条路可走了,不与这类人共事,这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7、 面对冷漠
人们不喜欢接受他人的冷漠,但常常喜欢把冷漠送给他人,强迫他人接受这个面目可憎的礼物。当这个礼物送到你眼前的时候,你应当安然接受它,但千万不要像传彩球那样把它再传到他人那里。让它传到你那里戛但是止,这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做的人多了,冷漠就少了。
8、 面对偏激
如果你一生也没有遇到过一个偏激者,那说明你的生活缺少色采;如果你一生也没有偏激过一次,说明你的生活缺少豪情。鲁迅是个偏激者,有些地方偏激得可爱,但他远比平平和和的和事老有价值些。问题是,还有另外一类毫无价值的盲目偏激,遇到这类人,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9、 面对无知
无知分为两种:善无知与恶无知。“夏虫不知冷冰”即属于前者,夏虫活不到冬季,不知冷冰无可厚非。明知而装不知道、该知而故意不知,这是恶无知。恶无知是通往毛病与罪行的桥梁。面对恶无知者,不能和他们一起跨上罪行之桥,他们非要上桥只好与他们破裂,哪怕曾是朋友。恶无知以无良知、无道德最可怕。拉欠莱说:“学术无良知就是灵魂的毁灭,政治无道德就是社会的毁灭”,诚哉斯言。
10、面对无理
不讲道理,耍混耍无赖,其实质是不是认业已公认的准则、契约或价值标准,另立自己的一套,并把这一套强加于人。有大无理者、小无理者之分。对大无理者,靠一个人的气力实在难以改变他;对小无理者存在两种策略:忍让与讨说法。和不讲理的人讨说法很难,所以常常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忍让还是讨说法,需要算计,选择比较合算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