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甜言蜜语 > 正文

西游记读后感500字

发布时间:2021-04-16

西游记读后感500字

西游记读后感500字(通用3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末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游记读后感500字(通用3篇),欢迎浏览与收藏。

西游记读后感1

读《西游记》,让人恍如身临其境,走上了一条修心之路。读完此书,让我觉得自己的人生之路充满光明,充满希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迷失方向,认为自己在世上毫无用途,可是,我们未曾想过:自己不正如书中的石猴,正是由于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才演绎出了一场奇异的故事吗?要相信,每一个人的诞生都是成心义的,每一个人都天赋异禀,只是有些人的天赋还未曾显现罢了。同时,我们应时时“紧张”,去期待时机的到来。

朋友,是分真假的,真朋友是在彼此之间产生很大矛盾时也会及时化解的,而假朋友是只会依托你,在你失势时便会弃你而去的。

在我读到“三打白骨精”这一章节时,不知不觉间,我感觉自己好像穿越一般来到了现场。我看到师徒四人正在跋山涉水,便想上前问候,不想却从他们身体中穿过,才知,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既然他们看不到我,便随他们一路前行。

突然,一股无形的气力把我推到了白骨精的洞府,我眼睁睁地看着她前后幻化成一个老奶奶、一个老爷爷和一名姑娘,狡兔三窟般地假装自己,一环接着一环,让唐僧误解了孙悟空。此时,我真想为悟空辩解,却又不能,只好旁观,继续跟随。而唐僧在被捉住后才追悔莫及,却又没法逃脱。在他将被吃掉时,悟空又一次及时出现并大战白骨精,大捷。

尔后,唐僧和悟空师徒二人的感情越发深厚,终究“五圣成真”。

虽然这次只是重“读”了一遍《西游记》,但是却比之前有了新的感悟:人生就是一条修心之路,我们都不完善,但我们一路寻求完善。

西游记读后感2

在我的成长路上,《西游记》始终陪伴着我,不论是电视剧还是动画片,虽然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是仍不过瘾。当看到唐僧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11难终究获得真经时,不由对唐僧的执着、孙悟空的英勇机灵、猪八戒的幽默和沙和尚的任劳任怨感悟颇深。但最受感动的还是唐僧对徒弟的谆谆教诲。如今再次细细品味这众所周知的名着,不变的是故事情节,变的是我的感触。

小时候看《西游记》总会有个疑问:孙悟空一个筋斗就能够翻十万八千里,那为何不直接带着唐僧坐筋斗云去取经呢?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迎刃而解了,这只是在告知我们:这个世界没有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取得的东西,一切事物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就像这句歌词所说的,想要成功不能只依赖捷径,成功的秘诀就是踏踏实实地沿着脚下的路走下去,不管路的两旁是荆棘还是鲜花,不管路的上方是艳阳还是阴云。

孙悟空求学七年才学到真本领。七年间,他只随着师傅和师兄念着自己不喜欢的经文,但他从未说过放弃,由于他知道总有一天师附会将真本领传授给他,他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这也告知我们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获得成功的快慢不在于我们消耗的时间,而在于我们为取得成功所受的磨练。一个真正想获得成功的人是不会在乎自己为这个目标耗费了多少时光和精力,他们在乎的.只有自己是不是为这个目标真的在拼搏。他们知道:接受的磨练越多,取得的经验也就越多,离成功的大门也就越近。

西游记读后感3

这次寒假,我看了习爷爷也看过的《西游记》这本书。通过这本书,我深入感遭到我们在生活当中要学习师徒四人的优点,争当新时期好队员。

这本书主要讲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一路经历重重困难,遭受九九八11难,终修正果。

书中的唐僧心肠仁慈,有恒心,有毅力,但是也要明辨是非。比如在看到红孩儿的时候,红孩儿就变成了一个小孩,被绳子绑在树枝上,唐僧觉得他很可怜,就把绳子剪开,结果中了红孩儿的骗局。所以我们平时要心肠仁慈,乐于助人,但是遇到坏人坏事也绝不迁就。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孙悟空了。他武艺高强,勇于冒险,很聪明,会八九七12变,还有火眼金睛,妖怪变人都看得出来,一路上降妖除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我要学习孙悟空敢想敢做的精神,在学习上要刻苦努力,练就一身本领,不中途而废,做一个有责任,有理想的新时期好队员。

书中的八戒很乐观,很虔诚,心肠仁慈,只是好吃懒做,贪睡胆小。比如师徒四人到了陈家庄,唐僧给他们在这儿住一夜,吃饭的时候八戒一口一碗饭,吃了七八碗还不够。我们要学习他的乐观,避免他的缺点在我们身上产生。

沙僧一路挑着担,不发怨言,任劳任怨,我们要学习他身上的这一优点。

我喜欢看西游记,我喜欢师徒四人,我们要学习师徒四人的闪光点,做新时期好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