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甜言蜜语 > 正文

诫勉谈话是什么处分

发布时间:2021-04-13

诫勉谈话是什么处分

资料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网络,整理编辑:我们都是纪检人,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网友“江南雄鹰”咨询:请教诫勉谈话是不是属于组织处理,是不是有期限规定,对提拔使用、表彰是不是有影响?

中央纪委法规室回复:诫勉谈话,主要针对领导干部存在虽不构成违纪但造成不良影响,或虽构成违纪但根据相关规定免予党纪政纪处罚的问题,由党组织对其进行谈话教育,避免小毛病演化成大问题。其目的在于对领导干部进行教育、提示、警示,不属于组织处理。

关于诫勉谈话的影响期和对晋职升级、提拔使用、评先评优等事项的影响,各级各地各部门出台的相干规范性文件中均有不同规定,标准尚不统一,比如,根据中央组织部出台的《关于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提示、函询和诫勉的实行细则》(小编附后)的有关规定,遭到诫勉的领导干部,取消当年年度考核、本任期考核评优和各类先进的资历,六个月内不得提拔或重用。

因此,诫勉谈话的影响期应当在实践中根据有关规定来判定。

甚么情况下、怎样对(党员)领导干部诫勉(谈话),请看下面这两个规定。为了便于学习和查阅,小编特整理在此。



带着问题学习,会有更好的效果

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

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

中办发〔2005〕30号

2005年12月19日

第一条为加强和改进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平常教育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根据党委(党组)要求,纪律检查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依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对下一级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具体情况,也能够拜托其所在党委(党组)的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

第三条党员领导干部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当对其进行诫勉谈话:

(一)不能严格遵照党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党的线路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不力;

(二)不认真履行民主集中制,风格独断,或在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

(三)不认真实行职责,给工作造成一定损失;

(四)搞华而不实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浪费浪费,造成不良影响;

(五)不严格履行《党政领导干部提拔任用工作条例》,用人失察失误;

(六)不严格履行廉洁自律规定,造成不良影响;

(七)其他需要进行诫勉谈话的情况。

第四条诫勉谈话时,应当向谈话对象说明谈话缘由,认真听取其对有关问题的解释和说明,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要求其提出改正措施。

第五条纪律检查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对诫勉谈话对象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改正情况进行了解。对没有改正或改正不明显的,应当根据党委(党组)的意见,予以批评教育并催促改正,或作出组织处理。

第六条纪律检查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针对大众反应的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廉政勤政、选人用人等方面的问题,也能够用书面情势对被反应的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函询。

第七条党员领导干部在收到函询的十五个工作日内,应当实事求是地作出书面回复。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回复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说明理由。对函询问题未讲清楚的,可再次对其进行函询或采取其他方式进行了解。对无故不回复的,应当责令其尽快回复。

第八条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要严格实行审批程序。一般应当依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纪律检查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的有关单位提出意见,报本机关或本部门领导批准。

第九条党员领导干部接受组织诫勉谈话和函询,要照实回答问题,不得隐瞒、编造、曲解事实和躲避问题,不得无故不回复组织函询,不得对反应问题的人进行清查,更不得打击报复。对违背者,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罚。

第十条党员领导干部的诫勉谈话记录(需经本人核实)和回复组织函询的材料,由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机关或部门保存。

第11条有关工作人员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的诫勉谈话和函询内容要严格保密。对失密、泄密者,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12条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需要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适用本办法。

第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办法,由解放军总政治部参照本办法制定。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中央组织部商中央纪委解释。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关于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

进行提示、函询和诫勉的实行细则

中组发〔2015〕12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增进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等党内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在党委(党组)的领导下,依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领导干部进行提示、函询和诫勉。

第三条对领导干部进行提示、函询和诫勉,应当坚持从严要求,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抓苗头,避免小毛病演化成大问题;坚持关心爱惜干部,重视平时教育培养,增进干部健康成长。

第二章 提 醒

第四条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平常管理监督或党内集中教育活动、领导班子换届、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年度考核、巡查等工作中,对领导干部的苗头性偏向性问题和其他需要引发注意的情况,应当及时进行提示。

第五条提示对象由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工作机构或干部监督机构提出建议名单,报部门负责人批准后肯定。

第六条对领导干部进行提示,一般采取谈话方式,也能够采取书面情势。

采取谈话方式进行提示的,一般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作为谈话人,也能够根据提示对象的具体情况及谈话的内容肯定适当的谈话人。

采取书面情势进行提示的,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向提示对象发送提示函。

第三章 函 询

第七条组织人事部门针对信访、举报及其他途径反应领导干部政治思想、实行职责、工作风格、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组织纪律等方面的问题,除进行调查核实的外,一般采取书面方式或对被反应的领导干部进行函询了解。

第八条对领导干部进行函询,由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工作机构或干部监督机构提出意见,报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实行。

第九条对领导干部进行函询,应当向函询对象发送函询通知书。函询对象在收到函询通知书的十五个工作日内,应当实事求是地作出书面回复。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回复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说明理由。对函询问题没有说清楚的,可以再次对其进行函询或采取其他方式进行了解。

第十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组织人事部门可以拜托函询对象所在单位的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对其进行催促,也能够会同有关单位和部门直接进行处理。

(一)无故不定期书面回复的;

(二)再次函询后仍未说清楚的;

(三)从回复材料中发现存在其他问题的。

第11条经函询或调查了解,函询对象确切存在问题的,应当根据相干规定进行处理。

第12条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回复组织函询的材料应认真审核,并建立函询档案管理制度,对有关材料进行保存。

第四章 诫 勉

第十三条领导干部存在以下问题,虽构不成违纪但造成不良影响的,或虽构成违纪但根据相关规定免于党纪政纪处罚的,应当对其进行诫勉:

(一)遵照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不够严格的;

(二)履行民主集中制不够严格的,个人决定应由集体决策事项或在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的;

(三)履行《党政领导干部提拔任用工作条例》不够,用人失察失误的;

(四)法治观念淡薄,不依法实行职责或妨碍他人依法实行职责的;

(五)违背规定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

(六)不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俭反对浪费规定的;

(七)脱离实际、弄虚作假,侵害大众利益和党群关系的

(八)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告、不照实汇报个人有关事项的;

(九)履行廉洁自律规定不严格的;

(十)纪律松弛、监管不力,对身旁工作人员产生重办违纪违法行动负有责任的

(11)在巡查、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有违规行动的;

(12)从事有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活动的;

(十三)其他需要诫勉的情形。

第十四条对领导干部进行诫勉,由组织人事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党委(党组)批准后实行。

第十五条对领导干部进行诫勉,可以采取谈话的方式,也能够采取书面的情势。

第十六条采取谈话方式进行诫勉的,应当根据诫勉谈话对象的职务层次和具体岗位肯定适当的谈话人。

(一)对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一般应由上一级党委(党组)负责人作为谈话人,也能够由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谈话人。

(二)对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进行谈话诫勉,一般应拜托本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作为谈话人,也能够由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作为谈话人。

(三)对单位所属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谈话诫勉,一般应由本单位党委(党组)负责人作为谈话人。

(四) 对单位其他人员进行谈话诫勉,由组织人事部门肯定适当的谈话人。

第十七条采取谈话方式进行诫勉的,谈话人应当实事求是地向诫勉对象说明诫勉的事由,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并明确其提交书面检查的时间。谈话诫勉应当制作谈话记录,载明以下事项:

(一)诫勉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职务等;

(二)谈话人、记录人的姓名、职务等;

(三)进行谈话诫勉的日期、地点;

(四)进行诫勉的事由;

(五)谈话具体内容。

第十八条采取书面情势进行诫勉的,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向诫勉对象发送诫勉书;同时,将诫勉事项告知诫勉对象年所在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诫勉书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诫勉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 职务等;

(二)进行诫勉的事由;

(三)对诫勉对象提出的有针对性的要求;

(四)要求诫勉对象提交书面检查的具体时间;

(五)进行诫勉的组织人事部门的名称;

(六)制作诫勉书的日期。

第十九条遭到诫勉的领导干部,取消当年年度考核、本任期考核评优和各类先进的资历,六个月内不得提拔或重用。

第二十条诫勉六个月后,组织人事部门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对诫勉对象的改正情况进行了解。对没有改正或改正不明显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

第二11条组织人事部门要建立诫勉档案管理制度,对领导干部的谈话诫勉记录、诫勉书、书面检查材料等进行保存,并将有关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考核、任免、赏罚的重要根据。

第五章 纪 律

第二12条领导干部接受提示、函询和诫勉时,必须认真对待、照实回答,不得隐瞒、编造、曲解事实和躲避问题;不得清查反应问题人员,不得打击报复。对违背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构成违纪违法的,移送有关部门依纪依法处理。

第二十三条有关工作人员对领导干部进行提示、函询和诫勉的内容要严格保密,对失密、泄密者,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二十四条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勇于担当,切实实行干部管理监督职责,积极发挥提示、函询和诫勉的警示教育作用。对不实行或不正确实行职责的,要视情节轻重追究,严肃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本细则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细则自发布之日2015年6月28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