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感悟文章
人生是一场修炼
人这一生所为什么来?稻盛和夫对此问题有一句精彩的解答:为了做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来。人生的全部进程就像磨刀,生存的目的和价值就在于努力不懈地付出、脚踏实地得行动,兢兢业业的求道,以提升心性,修养精神,使自己能够带着比诞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所谓今生,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期限,是为了修炼灵魂而得到的场所。
乍一听这个观点,有人或许会直观地觉得这简直就是假、大、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这就是他在《活法》一书中的独特观点,看似简单、虚化,实则直达事物本质。的确,人只要活着一天,就得应付衣食所需,需要金钱让自己能过最最少的生活。而修炼灵魂?会不会太虚幻了?但是,换一个角度想,我们仅仅就只为财产、地位、名利活着么?为何有人富裕却不满足?为何有人不断地寻求权利与地位而没法自拔?为何有人丰衣足食、家庭和睦还没法满足?为何有人情愿成为丑闻主角,乃至去犯法?生活的意义、人生的目的究竟是甚么?
电影《非诚勿扰》里最经典的台词,莫过于“人生是一场修炼”了。人生的修炼就是要修自己,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去学会生活,不管处在任何优劣环境和状态下,都能够安然面对,不会由于环境与状态的改变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就象佛语说过的:天若下雨了,正好在家休息,可以安静的看看书;天晴了,可以出来晒晒太阳,开心的外出访友或做自己该做的事务;天冷了,跑步御寒可以锻炼身体。所谓“大智若愚”,是说大智慧者心胸博大,自然容纳万象,也就见怪不怪!所以贫困的时候是在考验你的意志是不是坚强?低落的时候不可轻言放弃,烦恼的时候需要自我调理。每种环境,都是对自我的考验,都是人生的修炼。那末,一个人的人生究竟该如何去修炼呢?
从孤独到无畏
人这一生,不管你到达多么高的境地,孤独是必须的修炼。当你实力不够强大的时候,人人都离你是远的,正所谓,有钱时是朋友来认识你,没钱时你才能认清朋友。孤独在于当你艰巨的时候,没有人会雪中送炭;孤独在于当你有成绩的时候,很多人会来锦上添花。而大部份人最难熬过的就是这个阶段,这个时候,人最孤独。成功者注定是毕生孤独的,由于一个没有承受过孤独的人,不可能真实的成熟;孤独发自内心而与生俱来的。孤独不是清高,而是思考;孤独不是封闭自我,更不是谢绝。
孤独是在等待中,积蓄能量,厚积薄发。当你学会了受伤了一个人舔伤口,你才晓得从一个地方跌到了不但能爬起来,而且还能迈开步伐走起来的价值;你才知道打掉的牙不能下咽而要吐出来的无畏!你才觉得通天的大路才是致命的诱惑,而羊肠小道却在引领你探访光明!你需要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疗伤,你需要重复跌到爬起,你需要伶俐、苏醒、敏捷,你需要一次又一次面对黑暗,你需要在九死才得一生中迎接每个日出和日落。你才知道失败原来是人生的主旋律!孤独将你一步步引向了无畏,或说只有孤独过,才能真实的无畏。
在危机中学会感恩和成长
任正非每天都在危险中度过,张瑞敏每天都在如履薄冰,黄鸣每天都在为未来忧思。成功是甚么?成功是躲在危险里的天使。危险是不可预感的,预感到了也没有用,由于你其实不知道危险的进程与后果,没有无危险的行业和人生,也没有只有机遇的危险,危险早晚要来临,它不随你的心情与财富,也不随你的躲避与防范。有时候,危险没有产生其实不代表不存在。但不管危机多么复杂,你都要明白这只是个新开始。就像不管彩虹多么美丽,你都要明白它永久不是最后。危险注定伴随人的生命一起成长。人每天都在危险中度过,每天都在抓机遇的灵魂。但是危险还是占据了上风。
见过生命的坠落吗?知道坠落的瞬间感受吗?知道坠落后要化做粒粒尘埃吗?知道尘埃是可以疏忽不计的吗?知道来过和离去一样平淡、寂静吗?生,不容易,活,不容易,生活更不容易。我们与每个同行者的擦肩而过,可能都是不可挽留。因此,我十分珍惜经过我身旁的每个人,他们多是家人,是朋友,是合作者,是陌生人,是老人,是小孩,是男男女女,是芸芸众生。感谢伤害你的人,由于他磨练你的意志。感谢绊倒你的人,由于他强化你的双腿。感谢欺骗你的人,由于他促进你的智慧。感谢鄙弃你的人,由于他觉醒你的自尊。感谢抛弃你的人,由于他教会你独立,感谢支持你的人,由于他坚定你的信心。
看透人生的三重境地
有人说,人生有三重境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每一个人在涉世之初,都会有属于自己人生之初的纯洁无瑕,所以每一个人第一眼见到的这个世界都不复杂。但随着年龄渐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个世界的问题会愈来愈多,愈来愈复杂。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不平。这个时候的自己,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甚么人或事。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的攀登,总想着争强好胜,与人计较。想着怎样做人,如何处世等,结果却是挖空心思的机关算尽,却也永无停止和满足的一天。
如果不晓得修炼,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地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这样会寻求一生.忙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到达自己的理想,因而抱恨毕生。但是也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究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地。终究恍然大悟,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当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白蛇精修炼了一千七百年才化身为白娘子,在西湖桥上与许仙相遇。而《西游记》里孙悟空先是修炼了三百多年,后又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前后八百多年,才有机会保唐僧西天取经。修炼不单单属于僧道和尚的专利,更不是唯独隐静处深山老林才能修心养性;修炼人人可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可;就犹如古人云: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人一生的寿命不过百余年,要想活得精彩,不愧对自己的人生,固然更要晓得自我修炼。人生是在不断修炼自已的同时,逐渐来完善自已的一种进程。每一个人都必须去认真了解自已的能力,并用它来创造自已人生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