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甜言蜜语 > 正文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六个原则

发布时间:2021-01-16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六个原则

良好行动习惯养成的六个原则

习惯的养成是行动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动中取得了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类行动,从而变成他的习惯。习惯决定人的性情,良好的行动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从家庭开始。在促使孩子养良好的行动习惯方面,家长可遵守以下 6 个基本原则:

默契的合作

成人之间态度的不一致极大地阻碍着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即便成人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讨论,大家在商谈中寻求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

例如,妈妈正在称赞小华自己吃饭,不用大人帮忙,奶奶走过来讲: “ 别让他自己吃了,弄得地上全是饭粒,身上又脏兮兮的。还是大人喂他吃饭,又快又干净,多省事。 ” 这样小华刚刚开始自己吃饭的兴味全被打断了,自助的好习惯又怎能养成呢?

有益的环境

必须给孩子提供养成好习惯的适当环境,尽可能避免任何破坏这类环境的行动。

例如我们想帮助孩子养成早睡的习惯,但今天晚上有最精彩的电视节目,明天晚上要带孩子出去做客,后天晚上家里又要请客 …… 孩子根本没有早睡的机会,或早睡的习惯还没有养成绩一再遭到破坏,怎样可以养成早睡的习惯呢?

耐心的引导

望子成龙的心情人人都有,但操之过急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不能期望孩子马上就养成许多好习惯,必须有耐心,渐渐地引导孩子。

比如亮亮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后就喜欢看电视,谁说也不听。妈妈非常生气,一见到亮亮看电视,就走过去粗鲁地把电视机关掉,任由孩子哭闹。这样不但不能帮助孩子养成不看电视的好习惯,还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励志一生 )遇到这类情况,家长应耐心肠给孩子说清道理,花时间陪孩子做一些他感兴趣的其他事情,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摆脱对电视的依赖。

及时的称赞

发现孩子无意中有良好的行动表现时,家长应立即给予称赞以示鼓励,强化孩子的这类行动。

例如小明玩完了玩具,顺手把玩具整理整齐放回原处,妈妈马上注意到这件事,对小明说: “ 小明真乖,真是一个会整理玩具的好孩子。 ” 小明得到妈妈的称赞,心里非常高兴,下一次更乐意把玩具整理好,渐渐就养成这类良好的习惯了。但家长的赞美应侧重控制在言语和态度上,尽可能少用买玩具、买东西吃等鼓励方式,由于这些方式若使用不慎就会变成一种 “ 贿赂 ” 或交易。

良好的示范

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孩子礼貌的行动、早睡早起的行动、整齐清洁的习惯、喜欢读书的习惯等,都跟家长的平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而成人不知不觉间做成的不良示范,一样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父母喜欢乱发脾气,孩子的脾气一定也不会好;父母喜欢常常骂人,孩子自然也会常常骂人。

坚决的态度

在孩子眼前,家长必须有主见,做每件事都要态度坚决。家长自己拿不定主张,孩子就会遭到影响。

有一名母亲很怕她的孩子不吃她准备的食品,每次拿东西给孩子吃的时候,总是很紧张地问: “ 喜欢不喜欢吃? ” 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

另外,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前后一致,(励志一生 )如果小宝今天在桌子旁吃饭,明天坐在台阶上吃饭,后天坐在沙发上一面看电视一面吃饭,我们怎能帮助小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

除以上 6 个基本原则,家长还应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实践好的行动。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决不能一曝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