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不一样的浊世佳人
——读《金陵十三钗》有感
看到《金陵十三钗》这个题目时,我自但是然地想到了《红楼梦》中的金陵12钗,那12位不平凡,命运多舛的大家闺秀,隐隐中觉得金陵十三钗大抵也是如此,可我只猜中了一半。请谅解我得知十三钗只是十三位青楼女子时的不齿与惊讶,在我的印象里千百年在浊世中兴风作浪、被人瞧不起的总是青楼女子。但惟独你和你的姐妹们,你们是浊世中的佳人,而你更是这其中不一样的存在。
赵玉墨,是你让我明白了迷人的莫过于人的骨气。“那个二十六七岁的窑姐突然朝英格曼神父跪了下来,头垂得很低,说我们的命是不贵重,不值得你搭救,不过我们只求好死,再贱的命,比方猪狗,也该死个干净爽利。”1937.12.12,当来到这座美国教堂避难时,你的12个姐妹浑身解数,使尽甜言蜜语,并想用美色说服神父.只有你选择了静静地跪下……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你震动,一个弱女子在危难前竟能有这般胸怀,谁能不为之动容!我也深深地记住了你,这一幕的迷人愈甚于你的外貌,恍如刻在了心里一般挥之不去。玉墨,外表上的美只能在短时间内给予我震动,而精神上的美却最能感动人,让人记忆永久。就像说起王昭君,人们想起的是她为了国家免受战乱而出塞的美丽,说起唐代的文成公主,人们想起的是她为了祖国太平远嫁西藏的美丽。
赵玉墨,是你让我明白了有一种英勇叫弱者为弱者的挺身而出。“好,有种你们就在这里藏到底,占人家地盘,吃人家口粮,看着日本人把那些小丫头祸患!你们藏着是要留给谁啊?留着有人疼有人爱吗?”玉墨,说这段话的时候,你恍如变成了一名能够保护小丫头的强者,可是你自己知道那只是坚强的假装。被人抛弃的童年,被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卖笑时光,还有行将到来的羞辱蹂躏摧残。你和小丫头们都是弱者,又或你比她们更加不幸。历史上无数的弱者,苦难者,一生哀叹自己的不幸,一生为所作为却渴望他人来改变自己的不幸,又或一生以自己的不幸为借口报复社会,而英勇的你,却选择了挺身而出。就算注定是这个时期的弱者,你也要当一位对这个时期有一点儿用途的弱者。但你不知道,当你说出了那番话时,在我眼中,你便是金陵最强大的女子,你的英勇值得百年后的每个强者弱者铭记。你带着自己的姐妹们穿上教堂里数十三个小丫头唱诗的服装,走向教堂外那批垂涎欲滴的日本人,谁都知道,这一走也许再也回不来了,多半也被摧残地不成人样,可你英勇如你,无怨无悔如你。
赵玉墨,是你让我明白了生命的高贵演变自低微。“我的书娟姨妈远远看见了她的背影。还是很好的一个背影,没给糟蹋得不成形状。”玉墨,但在我看来这就是最美的背影,虽然它变得得丑陋苍老,可就是这个背影,它挽救了十三条少女的生命,它通宵达旦地被沉重的羞辱挤压着,这羞辱足以折磨一个女人致死,但它为了能在成功之日的审判庭上像一道血淋淋的证据一般立着,为了能够洗雪万千女性的羞辱,苦苦支持着。玉墨,这一刻有谁还敢说“她只不过是一个青楼女子”“她天生命贱”!玉墨,就算卑下,那也只是过去,此刻的你背负了太多,经历了太多了,是一个高贵而又沉痛的存在!有多少人安于卑下 ,自轻自贱,却不知没有人的生命生来高贵,你为他人、集体、社会奉献着想的进程,就是一个演变的进程,时期使然,它不一定会和百年之前的抗日战争时期一样撕心裂肺,但它一定是“痛”的,当忍耐住了这类剧痛,或许生命里才会有一丝高贵。
不一样的浊世佳人,不一样的你!
古往今来,很少有作家把青楼女子塑造成文学作品的正面形象,更不用说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之下了。当别的作家以残暴、剧烈的实地作战警省读者时,严歌苓奶奶却选择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选择了在众人看来非常弱小的群体,选择为受尽了蹂躏的你们说话!玉墨,我不愿意像其他人一样用那三个字来称呼你,虽然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已过去了将近百年,但你们照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不怎样愿意提起的痛,人们对你们照旧只有没有尽的惋惜、同情!但真的只是这样吗?你和你的姐妹们的一言一行让我所感受、体会、晓得的,是一种延续的、刻骨铭心的震动、精神洗礼,是一种高贵,是一种英勇。
你是浊世里不一样的佳人,你也是一位值得每一个人铭记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