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回放】
2011年6月20日,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女孩引发了众人注视。她在微博上展现了自己的生活照,从中能看到,她开玛莎拉蒂跑车、在别墅开生日会,皮包、手机、手表都是昂贵的奢侈品。而博主年仅20岁。
最引发人们强烈质疑的是她微博认证的身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一个年仅20岁的女孩就当上了总经理,并拥着名包、豪车,财产来源是不是和红十字会有关?一时间,各种与郭美美、红十字会有关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真假难辨,真相不明。
事件产生之初,郭美美发表的一条回应微博,对全部事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条微博解释说:我所在的公司是与红十字会有合作关系,简称红十字商会,我们负责与人身保险或医疗器械等签广告合约,将广告放在红十字会免费为老百姓服务的医疗车上。
正是博文中说的这类合作模式,让公众的疑问进一步升级。他们质疑:是不是有人在利用慈善牟利,为个人获得巨额的财富。
继而,有网友指出郭美美是深圳天略团体旗下的车模,和天略团体高层关系密切,并且通过天略团体认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
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天略控股团体就郭美美事件发表声明表示,引发网友热议的微博炫富女与红十字会无关。另外,声明中称红十字会保存进一步追究侵权责任的权利。与此同时,郭美美也发表了我和红十字协会没有任何关系的澄清声明。
直到6月26日郭美美重新在微博上表明:本人出于无知在新浪微博上自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对此愚昧行动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酿成的名誉侵害和公众误解深表歉意!本人从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工作,这个身份完全是本人杜撰出来的。
尔后,郭美美迅速删除微博。随后,她接受了一家网络媒体的采访,采访中她的解释产生了变化。她说,自己最初的身份认证是演员,红十字商会总经理是表妹修改的,自己其实不知情。这使事情越发的扑朔迷离。
网络更是出现郭美美身份查不出,无意工作,一时巨富查不出,无意吃饭等言论。中央电视台也专门制作了一档谁是郭美美的新闻节目。
不难看出,真正刺痛公众眼球的是郭美美最初微博认证的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就是由于这一道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扯不清、理还乱的关系,让郭美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堕入了舆论狂风眼中。
可以说,郭美美只是一个引爆点,触发了许多人郁积的对慈善机构的不信任乃至不满。
谁才是真实的主角?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面向公众募款的公募基金会其实不多,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基金会,二是中华慈善总会,三是各个部委下设的基金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扶贫基金会等。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政府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性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职责是备灾救灾、卫生救护、卫生关怀及人性救助,而筹资工作则主要通太短信募捐、网上募捐、邮局汇款、银行转账等多种途径展开。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部慈善组织有三类:第一类是以基金会为代表的慈善机构,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依照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目前已有2000多家,公募基金与非公募基金差不多各占一半,这一类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多数基金会都必须在民政部登记注册。
第二类是红十字系统,这是一个非常强的,有国际、国家的红十字法做保障的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是国际红十字会的会员。并于1993年10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第三类是慈善会系统,中华慈善总会1994年成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备案注册。
除这三大类以外,还有公益捐助站点(慈善超市),全国目前差不多有3万多个,是常常性的捐助站点,解决老百姓平常捐赠的问题,也是政府扶持的。另外,还有一些专业性的慈善服务组织,通常称为草根组织,有的注册,有的没有注册,比如关注自闭症的星星雨,还有关注脆骨病的瓷娃娃。
大家熟知的中字头的几家慈善机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扶贫基金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少年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等,虽然都是中字头,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少年基金会等属于基金会系列,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不属于基金会系列。
在过去2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慈善组织主要瞄准受益人的需求,对捐赠人的需求、动机、内心感受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捐赠人常常被疏忽,知情权、监督权被剥夺。善款的使用情况,大部份捐赠人无从知晓。由于善款流向及慈善机构本身行政支出不透明,致使很多人对捐款的信心不大。
为何我们的慈善机构公然透明的运作机制一直以来就这么难建立呢?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间慈善事业层次还比较低,公益组织缺少人材,管理欠规范以外,最主要的缘由还在于公益组织背后的那只行政之手,
使得公益组织在向社会募款时,显现为社会组织面貌;在使用善款时,遵守行政运作机制;在决策时不独立、在问责时无责任人。
这在很大程序上模糊了公益组织的责信机制,乃至使其成为政府聚敛社会资源的途径,而不是公益组织应扮演的散财之道。因此,民众所希望的透明存在现实障碍。
郭美美事件再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置于非常为难的地步,公众和媒体为何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的声明较劲?这是由于作为承载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事业名誉的社会公益机构,从万元帐篷到虚假发票再到天价公务餐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正在遭受着严重的信任危机。
而就在跟郭美美纠缠不清的同时,6月27日,审计署发布的2010年审计报告显示,2009年12月红十字会违规招标,合同金额超越中标金额420.33万元,使得红十字会的信誉雪上加霜。
风暴远没有结束。6月30日,据某媒体表露,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基金会因其曜阳国际老年公寓项目备受争议,作为一个公益项目,其设施的奢华程度和环境的幽雅程度远非普通养老机构能比。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正是该基金会的理事长。
在此之前,被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公益事业一面旗帜的希望工程,也曾有过严重的挪用基金投资股票、房产及高风险企业的问题。
有关学者认为,郭美美事件的汹涌舆情正是指向了利用慈善名义而谋取不当暴利的商业组织,同时还有不透明、不规范的慈善机构与慈善行动。
相干人员的一再澄清,没有使这个看上去简单的事情停息,质疑声反而一浪高过一浪。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接受采访时称,公众其实不是针对红十字会一家,是对一些社会现象不满的一次集中宣泄。
的确,将郭美美事件引向红十字会,有偶然因素,但是,全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公益组织被质疑的公信力,才更需引发我们的忧愁。
6月29日晚,北京警方宣布对郭美美事件正式立案,郭美美本人应警方要求也从外地返京接受调查。但是,报案、让公安部门来澄清事件真相也只是个一厢甘心的办法即便公安部门最后出具书面材料证明郭美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真的只是一场误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也不能从这场信任危机的泥潭中从容脱身。
正如有人感慨的那样红十字会之忧岂止是红十字会一家之忧,又岂止是公益事业一业之忧,而是全部社会建设之忧,全部社会之忧。
不破不立,不止不行。如果在走向社会诚信的道路上时,路边某处质量不好的建筑物崩塌了,那这类崩塌后的重建,在奠基的时候就该垒上公信力。但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开始就很牢固的建筑物,而不是常常会使我们的生活杂乱无章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