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歉的短信 > 正文

粤是哪个省的简称

发布时间:2021-04-11

粤是哪个省的简称

我们已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分的简称,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乃至上古时期,取自境内一个比较出名的诸侯国国号,如山东称鲁、山西称晋,四川被叫做川、蜀等等,有的地域又常常由于地理文化、民风民俗的相近或类似,被连在一起称呼,如齐鲁大地,燕赵之地等等。

广东却十分特殊,在她的土地上,诞生了许许多国号叫做“越”的国家,依照常理,应当简称“越”才对,为何又恰恰选择了“粤”呢?

一、“越”和“粤”的起源

“越”的这一位称源于先秦时期,用来泛指岭南一带,商朝时,越地就与中原王朝产生了经济来往,到西周时,中原对越地的影响力大大加强,楚国曾和南越产生战争,“服者抚之,叛者征之”,楚军仿佛抵达了南海。

但 “越人”并不是同一个民族,是中原对长江中下游,和岭南沿海地区的各民族统称,所以这些地区,又被称为“百越”。

现在的广东南大学部份属于“南越”,后来由于赵佗建立南越国,“南越”一词的意思,开始不单单区限于广东省,而是扩大到全部岭南地区。

这一称呼被继秦汉所延用,到东汉时期,《汉书》中又出现了 “南粤”,这就是“越”和“粤”的来历。

二、“粤”实际上是错别字

古代汉语中,汉字有一种特殊的用法,叫做通假字。今人对通假字的解释是,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但它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

事实上,周时期的官方语言叫做“雅言”,但由于诸多缘由,王朝没法普及 “义务教育”。而各地的方言则未必与雅言的读音相同,有的诸侯国乃至发展出自己的文字,因此常常会产生误差,这可能就是“通假字”最早的来源。

秦统一文字后,汉语单字的替换可以表达出更加丰富的涵义。例如现代人对大明帝国的不同称呼:爱之者称为“大萌”,憎之者称为“猪明”。二者虽然用字不同,但大部份国人都能读懂其中的褒贬涵义、所指所代,只是当代缺少大文豪将它们固定下来,仅能算做市井文化罢了。

三、“粤”甚么时候有别于“越”

这一转变起始于东晋,完成于明清。东晋时期,由于中原战乱不止,北方汉人大量南迁,很多人定居在相对安全的岭南一带,构成了客家人等汉族分支,这些人使用的语言与古汉语极其接近,一度被称为“唐话”、“白话”。

两宋时期,宋代宗室南渡,中华人民共和国产生了第二次迁居潮,这次迁居目的地主要在浙江、福建一带,使融会了开封口音的吴语成形、巩固。

“(临安)城中语言好过他处,盖初皆汴人,扈宋南渡,遂家焉,故至今与汴音颇类似。” (《七修类稿》,郎瑛)

因此,到了明清时期,浙江、福建和岭南的民俗文化已有很大区分了,再将他们用“越”,或“粤”来统一指代就变得不合时宜。为了区分两地,又由于吴国、越国、吴越国均在浙江一带建立,所以普遍选择了用“粤”来代指岭南。

四、“粤”甚么时候专指广东

实际上,全部明清时期,“粤”一直代指岭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岛,广东称为“粤东”,广西称为“粤西”。但到民国时期,由于军阀割据,两广不再被视为统一的行政单位,因此,“粤”的范围渐渐被缩小,后来专指广东省。1988年,海南省又被单独划出,简称为“琼”。

值得一提的是,粤文化保存了大量的汉唐风情,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粤语则是古汉语的继承与发展。 20世纪后半段,由于所有的华人政权均推行普通话、现代标准汉语、正体汉语等,以适应内外频繁的交换。粤讴、粤谣、山歌,木鱼书等迅速衰败,粤文化仿佛正在遭受边沿化,但也引发了国人对汉族历史传统、文化风俗的保护意识。

你对粤文化是怎样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