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歉的短信 > 正文

想做的事就去做!

发布时间:2021-03-18

想做的事就去做!

想做的事就去做!

很多人都有一大堆计划留到退休后去做,但到了那时候,现在想来快乐的事,届时已不快乐了。

想做就马上去做,虽然不景气,这还是大前研一的诤言。

我说「人生无妨绕路走」,读者也许不知道甚么是绕路。

我就试着从我接触过的多位经营者的(痛苦)小巧引出我的看法吧!

过去30年间,我最少和1千位经营者共事过。正确的数字我没算过,但是1年30个人,30年下来应当有这个数目吧。我所谓的经营者,都是社长(总经理)、会长(董事长)等事业成功的企业人士,也都是孳孳矻矻忙着赚钱的人。

这些日本企业领袖多半爱谈退休后的生活。有人说想每天打高尔夫球悠悠哉哉的日子,有人想回到面临濑户内海的美丽故乡每天钓鱼,有人想和老妻带着珍重的相机环游世界,有人只希望含饴弄孙、忘掉工作,还有人梦想参加非营利组织(NPO)到东南亚当技术指点,有人乃至想在郊外盖间房子晴耕雨读,或是长住澳洲。

他们年老后的梦想五花八门,可谓百人百样,但只有一点我非常肯定: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完成梦想。

为何呢?首先,他们熬不到美满退休,最近中途失意退职、悄悄过日子的案例特别多。

其中多半是公司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状态,恰巧位在高层的他们只好引咎辞职。

另外一个缘由是位居高层的时间太久、积劳过度而猝逝。一样地,历任会长、董事会顾问、顾问、最高顾问、监察人等职位,一过了80岁,便被送进老人院的情形也很多。

他们在60岁上下时侃侃而谈退休后的希望和梦想,但是一过了70岁,却突然开始想做「毕生经营者」,怎样也不肯退休。

那些能荣幸退休的情况又如何呢?好像也有问题。没有人每天钓鱼、打高尔夫球。

每天做这些事其实很痛苦。打高尔夫球、钓鱼和旅行之所以快乐,是由于这些事情并不是平常之事。

每天打高尔夫球得找到球伴,每天和同一个对手打也无趣,况且常常很快就累了。人上了年纪,打球的分数增减也很有限。只有当场地和对手都不同时才会觉得有趣。每天要做到这样,仿佛很难。我在美国佛罗里达常看到退休老人打高尔夫球,他们几近都是为健康而打、为避免老人痴呆而打,让人感觉不到退休前所期待的「乐趣」。

钓鱼这厢更惨。钓到的鱼得有人高兴吃掉。老夫妻没那份食欲;老伴每天表现出最大限度的欢乐,其实都是装出来的。钓鱼必须有人乐享成果。如果还是社长任内,由于是逢场作戏,善于逢迎的职员会起哄作乐,争相讨鱼。孙子也会讨好说:「爷爷好利害哦!」如果住在市区,分送邻居也皆大欢乐。但是在濑户内海的穷村钓鱼,和渔夫没有甚么不同。

在只有老人的村庄里每天钓鱼,一点也不快乐。本来还有这类梦想的经营者,现在都已打消动机。童年时钓鱼是很快乐,当社长时偶尔去钓鱼也很快乐。

可是真正退休后每天钓鱼,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那位想环游世界拍摄照片的人还是继续旅行,只是不再拍照了。他当副社长时去过南美洲的伊瓜苏瀑布,拍了一些幻灯片回来,当时是很希奇,他以「副社长的南美报告」为题,宴请属下,同时展现摄影成果。

席间赞语不绝:「照相技术真是一流啊!」「哇!我也想去一次看看。」真个是宾主尽欢。

他退休后又去尼罗河上游,拍回一些珍贵的照片,但是这回属下就不捧场了。

不是推说有事在忙,就是告罪下周有预算会议或要出差,理由各式各样,总之就是没人来看。

就连孙子若不利诱也不肯来。结果落得只有和看过实景的老妻一起整理相簿的下场。

从此他出门时不再带沉重的手动照相机,换成用过即丢的便可拍相机了。

看来,即便完全实现年老后的梦想,也没有当初所想的那般快乐。我的结论只有一句,这辈子都不要说「我以后要怎样怎样……」。我的建议是,如果有「以后」想做的事,现在,没错,就请现在去做!想做的时候正当其时,没有延后的理由。

现在觉得快乐的事,上了年纪以后,不一定觉得快乐。更积极地说,现在就做觉得快乐的事,才能学会年老也觉得快乐的方法,退休后就可以成为真实的玩家,快乐地生活。这是我的结论,也是我的生活方式。我从前面那些人学到的,就是不能重复他们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