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歉的短信 > 正文

为什么“要努力”和“做好人”:人生是场蝴蝶效应

发布时间:2021-02-17

为什么“要努力”和“做好人”:人生是场蝴蝶效应

为何“要努力”和“做好人”:人生是场胡蝶效应

文/蔡冲

1

话说有位大佬散尽万贯家财,取得了一次穿越的机会。大佬回到了1998年,找到了那个犹豫未定、手握五十万现金的青年,并告知他:“买房吧,十八年后,房价会翻十倍。”青年说:“太谢谢您了!您尊姓?您认识我吗?”

大佬诡异一笑:“我固然认识你,化腾。我叫周鸿祎。”

如果当初小马哥头脑一热买了房,你可能就看不到我在这写微信了。

历史是否是很奇妙?就像一场胡蝶效应。

2

在职业生涯早期,我遇到两个贵人。

一个相识于火锅店。

那纯洁是个意外。彼时某台式快捷火锅刚兴起,不像现在遍及京城。看到一条消息,说望京某分店后天是一周年庆,凭官网打印的优惠券,当天便可打6.9折。

产品常识告知我,方案设计者确当月绩效堪忧;生活经验告知我,大部份人都不会带优惠券;扎实的数学基础告知我,这有没有风险套利,就算卖五块钱一张也稳赚不赔。

打印了两百张,开赴望京。忙活了一中午,挣了二百来块,却结识了这个先辈,他觉得“这个小兄弟有点意思”。

在此之前,我是一枚传统理工男,立志在“c#”或“单片机”领域有所作为。如果那天我没去望京,而是选择待在宿舍,今天的我可能正以“资深工程师”的身份坐在BAT的某个工位上。

谢谢先辈看得起,有甚么常带着这小兄弟。没见过世面的我,眼界大开,常被震动:原来世界可以这么炫,原来商业还可以这么玩,原来北京有这么多神人,原来我真不是做技术的材料……

另外一个是我的师兄。

母校夙来有经验分享的传统。邻近毕业,我也跟风写了一篇《求职记》,一来缅怀青葱岁月,二来惠及后来之人。

机缘偶合,因这帖子结识了师兄。后来在师兄的引领下,我得以走进波涛汹涌又色采斑斓的商业世界——感觉就像《海贼王》里的路飞,进入了伟大航路一样。

每念及此,还是对师兄都心存感激:最少他把机会给了我,而不是他人。没有“师傅领进门”确当初,也就没有我的现在,我的人生亦或是完全不同的样子。

一场无厘头的推销和一篇血汗来潮的文章,就这样改变了我人生轨迹,碰巧产生,毫无征象。

想一想人生很奇妙,就像一场胡蝶效应。

3

都说“经商必学胡雪岩”。这位官至极品、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结局可不怎样美好。

由于左宗棠,他权势熏天、不可一世;由于左宗棠,他败如山倒、晚景凄凉。种下“官商互博”的因,得到“死于政治”的果。而“靠山即火山”的故事,在历史里轮回上演,古今无异。

看他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当年多少斗志昂扬,如今已“坟头深深草木森”。

王熙凤一生狠辣锋利、处处争先,到头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倒误了卿卿性命”。倒是接济刘姥姥的无意之举,最后救了女儿巧姐的命。

“多行不义必自毙”是有逻辑根据的:把时间轴拉长了看,所作所为是人生剧本的线索,它会在某个不曾预感的时点,以某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带来理所应当的结果。

这类情况,佛教里叫“因果循环”,统计学叫“均值回归”,股市中叫“盈亏同源”,江湖术语叫“早晚要还的”。

尊长告知我,对他人好,不要期待回报。对十个人好,有一个人回报就不错了,但进程中,你在输出靠谱、诚信和感恩,你在传播品牌和构成口碑。一个不经意的时刻,某个人会想到你,机会来找到你。接着,是一场胡蝶效应。

“唯天下之至诚,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通透如此,难怪能让毛、蒋两位领袖都心悦诚服。

这也许就是“要做好人”的理论基础了。

4

《爱拼才会赢》里讲:“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到现实一看,你不以为然:老天的权限只有三分?七分是最低消费!不信去问投胎小能手王思聪同学。

就算“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就算努力的权重只有三分,我们也要100%的努力,由于那七分我们左右不了。努力了,不一定如愿;不努力,连机会都没有。

第一份工作其实不轻松。记得有段时间,一月休两天,每天十点半。如你所料,满满的负能量:凭甚么有人下班就可以走,而我在那吭哧地干;凭甚么有人动嘴就行,而我要无穷尽地加班?

日子还要继续,只有安慰自己:多干点活,多学点东西;学的越多,机会越多。甚么机会?说不清楚。多想无益,干了这碗鸡汤,硬着头皮继续。

回头再看,当时全力以赴,总是对的。公司就这么大,时间一长,谁是甚么样大家都清楚。个人的口碑需要点点滴滴的经营,同事的认可、客户的信任则在一件件事情里积累。而那段时间辛苦锤炼的基础能力,则在后来的无数个时刻帮到我,开启这样那样的契机……塞翁失马,把时间轴拉长了看,坏事多是好事,吃苦也许是享福。

先辈曾点拨我说,初入职场,要晓得“春种秋收”,而不是“春种春收”。告知你加班一小时500块,那谁都会去。你固然可以谢绝无偿加班,那也顺手谢绝了可能存在的机会。努力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月两月,乃至可能一两年才能看出端倪——生孩子都要十个月呐。

读曹三公子的《流血的仕途》,看李斯从一阶草根到打工皇帝。自离开故乡,李斯惨淡经营、艰苦付出,用11年换来一个机会:一个“见嬴政一面”的机会,一个“嬴政让他试一试”的机会。

在北上广,这样的故事从不缺少:你用无数个辛苦的昼夜,换取一个“试一试”的机会。你都不知道它是甚么,惟有强力输出和高速成长,等待它,然后捉住它。

有个创业者很困惑,“如何找到自己的团队”。我的答案是"走出去",去输出,去发掘。躺在家里,团队不会来,定单不会来,资源不会来,甚么都不会来;走出去了,也许能有一场胡蝶效应。

世界确切是不公平的。相比“人民币玩家”们,草根的设备先天不足,只能花更多时间,更勤奋磨练技术。机会越滚越多,设备越换越好,突然一天到了临界点,因而,鸟枪换炮,屌丝逆袭。

听上去有点辛苦?说千道万,都怪丘处机:如果当年丘处机不途经牛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