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歉的短信 > 正文

我喜欢这个冷酷直白的商业社会

发布时间:2021-02-12

我喜欢这个冷酷直白的商业社会

我喜欢这个冷酷直白的商业社会

文/姚小恬

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千万不要欠人情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城镇家庭的女孩去邻近的城市读大学,一个堂姐提出,另外一个叔叔家有大车,mm行李多,不如借了车让堂姐夫开车送你们去吧(堂姐和叔叔都生活在那个城市,堂姐在假期回了老家,假期结束,恰好也要回去生活的城市)。

小城镇还保存着旧式的人情来往,你帮我一把,我回馈些其他,常常被视为再正常不过人情来往,人们笃信亲戚要常走动才更亲近。

因而,一个7人座的商务车,堂姐夫开着,载着女孩和家人,截着堂姐和家人,动身了。堂姐的叔叔热忱,在目的地城市的酒店设好宴席,为女孩庆祝大学的入学。

傍晚进入城市,下起暴雨,天气卑劣,天色已晚,宴席已等候多时而这厢行进缓慢。

越焦急越失事,车在高架上四车追尾,这辆车是最后一辆,负全责。处理完所有的事情到酒店,设宴、同时也是车主的叔叔,脸色已非常难看。

谁心里都不好受。不管是女孩、女孩的家人、堂姐、和叔叔。

叔叔说不要赔了,走保险,但明显他是有损失的,且不说追尾的其他三车是甚么车,保险是不是能cover住,来年的保费必涨无疑。

对堂姐来讲,是她出面向叔叔借的车,出了事,自然也为难。

对女孩和家人来讲,且不论责任在谁,前车是不是有推委,事已至此无可改变,而由于自己给他人带来了实实在在不小的麻烦。而且其实不很近的亲戚间出这类事,再如何弥补,都难免更生疏一些。

而如果这件事在最初选择的是租车,职业司机会负责将你安全送到,你只需要付钱,即便有任何事故,租车公司会有一套完善的体系和流程去处理,你没必要因此承受心理上的负担和折磨。

这些年的城市生活教给我的一个生存法则就是:每一个人都很忙累,不给他人添乱是一种美德。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千万不要欠人情。由于钱付得起,而人情有可能还不起。

商业带来信任

人情之不靠谱还有另外一个事例:

某一次做深度保洁,与保洁师傅闲谈,他们说,他们坐2小时的地铁,穿过一全部北京城到我家做4小时保洁,再坐2小时地铁回家,得到的400元钱,要分给公司一半。我们不由感慨,这挣的真是辛苦钱啊!

保洁师傅临走时给了我们一个名片,说,这是我老乡,他自己干,你们下次直接给他打电话,能便宜点,估计300就行,由于他不用上交公司。

因而第二次我们就打了那个名片上的电话。对方表示,要400,一分都不能少。我们同意了。

到了约定的时间,我们整整等了一个半小时他们才到,进门就要涨价,说新居拓荒400元,你这旧房子得600,而且不包括擦家具,擦家具得另加钱……巴拉巴拉。

因而我们请他走了。

贵不贵是另外一码事,“没有契约精神”这点让我们很愤怒。不按约定的时间、不按约定的价格、不提供约定的服务……我不能保证让他做下去还会生出甚么事来。

我因而更加信任标准化的商业服务,在网上下单,担保交易,有相互评价机制,有企业设计好的流程和束缚机制来规避人性的弱点,一切清楚明白,认可服务内容和价格,下单就好。

商业带来效力

怀孕时一时髦起,见论坛里别的妈妈织的阿狸毛衣,母爱大发,跟风买了棒针和毛线,要给肚子里的宝贝亲手织一件,作为迎接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礼物。

孕期工作其实不甚忙,我以为我有大把的时间来做这事。

但结果证明我错了。

织毛衣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耐心细致的重复,需要数针数,需要循环往复。

作为一个长时间从事创意类工作的人,又有些大条,我常常数着数着,一打岔就忘记针数了。以后再数,再忘,如是三番,我便失去了继续的耐心和兴趣。

如今我的孩子已两岁了,那团毛线仍躺在我的衣柜里。

这件事给我的启发之一就是——精力有限,不在不善于也不喜欢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我敬重手艺人,喜欢手作品,并敬佩匠人精神,我也很想亲手给宝贝织一件毛衣,但我其实不善于于此,不宜委曲。

这个高度商业化社会给我们提供了满足平常生活需求的一切商品。我精心选择材质、手感、式样、做工、搭配……最后拿到的衣服,其中的爱与情意其实不比手织的毛衣少,而效力要远远高于我笨拙的手织毛衣。

节俭下的精力和时间,我可以在其他我善于的地方给予我的孩子。比如,为他成长不同的阶段挑选合适的读物,给他讲故事,培养他浏览的兴趣和习惯,教给他语言的精准表达……

商业带来的温情

十几年前我考研的时候,一本《西方文艺理论》的教材我整整啃了三遍才完全弄明白。由于我的本科院校不开这门课,我身旁乃至找不到一个老师可以请教,而十几年前的互联网远远没有今天发达。

而现在,如果我用了所有的工具依然不能解决我的问题,如果我需要请教他人,我宁愿选择一对一付费的经验咨询。

你不会感觉到茫然无助,鼠标点几下就可以挑选到你想找的领域的人。你乃至可以结合他的自我介绍和评价去选择更合适你需求的专家。

也没必要担心他是不是愿意提供帮助,只要他接你的单,你便明确的知道他愿意花他的时间接受你的付费咨询……

而就我所知,很多专家做这件事并不是出于经济目的,而是觉得“好玩”,并且能帮到他人会带来“成绩感”。他们常常一转手就把收到的咨询费捐给了贫困儿童。但在有这个商业服务之前,你其实不知道哪些专家是愿意花时间做这样的事情的。

互联网消除距离和信息不对称让你快速找到适合的专家,付费消除你对“打扰他人”的不安。花一顿饭一件衣服的钱,便能买到他人多年乃至几十年的积累和思考,并且有可能从此成为人脉乃至朋友……真是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事情了!

由于商业,我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他人的依赖和求助,我没必要由于甚么目的而去接近人,因此能更无挂碍的选择朋友,吃饭、喝茶、聊天……做种种放松的纯洁的无功利的交往,感受更多的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抚慰。

是消费,更是投资自己

由于社会高度分工和高度专业化,你可以买到几近所有的服务。

比如上门洗衣,比如半成品的生鲜配送,比如约车,比如付费咨询……

我有一个创业的朋友,她是做母婴浏览产品甄选平台的。她说要把各国儿童浏览的标准和读物引进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来,组合搭配成系统的产品,打包提供给适龄的孩子定阅。

她跟我说——我赚的是“懒”人的钱。所有的东西都是公然的,但我把它们整理好了,放到你的眼前来。

我同意她的思路,但不认为这是“懒”。如果她的产品上市了,我是愿意订的。我也愿意我的孩子读到这个世界上合适他每一个年龄段的最优秀的读物,我也希望他视野开阔,从小能被最美好的文化产品滋养。但我明显不会有时间去挑选,也不可能为了这件事在短时间内掌握多种语言……而有最专业的学者、最优秀的翻译,把这些事情都做好了,由于这个高度成熟的商业社会,有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我付出可接受的价格就可以买到许多人多年的积累和智慧,不是很划算的事情吗?

而我省下的时间,用来精进我的业务水平、提高我的综合能力、有余裕的精力来自省……从而有机会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发展,这才是良性的循环。事事亲力亲为,其实不上算。

对都市里繁忙的被工作和生活碾压的年轻人来讲,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用钱去解决都好过自己的摸索,把摸索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你最想取得发展的地方,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这是大多数条件下都成立的法则。

不要怨念这个社会处处都讲钱,任何的商业服务背后都有一大批人在进行高度专业的分工,企业为此付出大量的本钱。付费才是良性的运转之道,亏本保持的事情一定不会久长。想得到长时间的、有品质的服务,一定要有付费的观念。这不但是消费,更是投资自己。由于商业,我们可以腾出精力去学习、自省、放松、积蓄气力。由于商业,我们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他人的依赖和求助,能更独立并自由的进行人际交往。

我喜欢这个冷酷直白又温情的商业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