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歉的短信 > 正文

人生中的三角形定理

发布时间:2021-02-08

人生中的三角形定理

人生中的三角形定理

文/文艺小青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将来会很吊,肯定能在而立之年做到公司经理、创业老板、高职官员,有房子、又车子、有漂亮媳妇儿。可渐渐的,我发现,现实生活其实不是这模样的,等到你二十五岁,三十岁,四十岁,仍然一事无成,一无所有。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但为何大多数人没法实现和到达?为何我们每天都看似忙繁忙碌,却又整天碌碌无为,我想用三角形定理来解释一下这一现象。

假定我们现在所在的地点在A点,我们需要到达的目标在C点,而恰恰在B点,有着数不清的诱惑,它可以是游戏、爱情、电影、肥皂剧、起床气等等,它们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阻碍着我们直接从A点走向C点,阻碍着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何世界上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能够成功,由于大多数人经不住诱惑,从A点走向B点,虽然他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其实在C点。

就拿最近产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情来讲,由于想要搞明白几个专业知识点,我周末早早的来到了图书馆(“多么勤奋啊”),在我查找专业书的时候,我看到了一本关于心理的读物,顿时来了兴趣,翻开试读两页后,觉得还不错,因而乎爱不释手,坐下来一看就是一天,等到晚上离开图书馆时,才想起,才觉悟,自己那几个知识点还是没掌握。

这类能够经得住B点诱惑,直接向C点奔跑的品质也能够被叫做“履行力”,生活中太多的B时间打乱我们的计划,中午吃饭的时候饭友跟我讲下午要读两篇文献并作出笔记,我只能“呵呵”,由于下午本科舍友约他打游戏,饭友一打就是一下午,吃晚餐的时候我问他,文献看完了么,他“呵呵”了。

本来想晚上好好的听一节课,却跟同学微信了一晚,本来想顺顺利利毕业找份好工作,却谈了场恋爱亲亲我我,最后挂了好几门课;本来想安安静静看看书学习知识,却让步给德玛西亚,耗费了一天有一天的美好时光,我们有太多的本来想,却终究被B点打败,事后我们自责,惭愧,却还是本性难移,在遇到这类事情时,还是走向B点。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有人会说,直接从A点走到C点会不会很没意思,我想说,A-C的道路上其实不平坦,布满荆棘,而A-B、B-C的道路上却很平坦,你经历完B1后还会有B2、B3、B4等着你,C点就在眼前,却又遥遥无期,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依照平均寿命70岁来算,等我们经历完Bn后,我们已老了,乃至已深埋黄土,到那时,我们只能后悔的安慰自己,这辈子没能抵挡太多的诱惑,虚度了年华与光阴,一事无成,请老天玉成我,让我的梦想下辈籽实现吧,是否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我们应当经常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安静下来反思我们近期的状态,是好,是坏。好状态是给自己一点嘉奖,再接再砺,状态不好时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及时调剂状态,洗洗澡、整理下床铺、洗掉所有衣服,擦干净桌子,甚么都不想的睡一觉,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满血复活。在迷茫时我喜欢用“3W”方法正确认识自己,Who,我是谁?What,我将来想要甚么?我现在在做甚么?How,想要到达自己的目标,需要做些甚么?通过这类方法,我明白我的问题出在哪里,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第三步,How?当我们把到达我们目标需要做的事情逐一列出时,我们是不是可以将这些事情逐一完成,而不是再去做跟清单毫无相干的事情,不再去打游戏,不再去看肥皂剧,不再去跟同学在扣扣微信说些可有可无的话,不再去时刻抱着手机刷空间朋友圈微博等等等等。

由ABC三点组成的简单三角形内包含着复杂的真谛,我把它起名为“人生中三角形定理”,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有上进心却又处在迷茫期的朋友们一点帮助,也希望我们在平常生活中都能够严格依照计划,从A点奔跑到C点,好运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