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歉的短信 > 正文

让那些哲理,始终伴随在你人生的每一个转弯处

发布时间:2021-01-29

让那些哲理,始终伴随在你人生的每一个转弯处

让那些哲理,始终伴随在你人生的每个转弯处

文/张峪铭

“哲”是形声字,从口折声。《尔雅》中对“哲”的解释是:“哲,智也。”

何谓智者,小则平凡生活看得清,大则宇宙人生洞得明,也即晓得“哲理”。人们常说,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其实一个人的智慧,也一样,只有在人生的紧要处,才能看到一个人智慧的高低。也即在人生的“转折关口”,你的选择富有智慧,你也就掌握了人生“哲”理。

风平浪静的人生,谁都可以说自己是优秀的船主。只有风暴来临的时候才能分辨谁优谁劣。固然,面对逆境,你有能力驾驭,并迎难而上,这是一种智慧;面对强者,你分析自己的弱势,并选择躲避,这也是一种智慧。而这类智慧还不足以说明你有“哲”人之思。哲人之思不但有明智的选择,而且胜不骄,败不馁,从两面思考,到达心安理得的安然境地。

苏格拉底是一个大哲学家,他有一个悍妻。某一天,苏格拉底在家中会面朋友,其妻子不知何故大发雷霆,苏格拉底不予理会,哪知他妻子将一盆洗脚水迎面浇来。苏格拉底却澹然地对朋友说:“没关系,我知道在雷声以后,会有倾盆大雨的。我们接着谈。”

苏格拉底面对突如其来的“窘境”,不是大发雷霆,而是用幽默的智慧去应对。不但熄灭了妻子的心头之火,也化解了朋友的为难之境。让人不能不佩服其“哲人,智者也。”

其实“哲理”,就是让人换个思路去思考问题。顺境时要有居安思危之心,逆境时要有穷且益坚之志。生活中不沉溺一种状态,不拧,不钻牛角尖。若从某种意义来讲,哲理,它不是一种颠扑不破的真谛,而是一种心理状态,是遇到窘境时的明智选择。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宽心;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安慰。

深圳一读者看到我的《有些痛苦缘于你不肯离场》文章时,很有感慨,因而决心离开她打拼多年的职场。我告知她,职场中的状态是去或留。若游离在去或留当中,展转反侧,就很痛苦。理想状态,去时决绝,留下心安。

可生活不是你去超市,想买你所买。不错,“有些痛苦是缘于你不肯离场”,是劝你“放下就是快乐”的。可还有一种生活哲理告知我们,“命运常常眷顾坚持到最后的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

生活中的哲理,就像活动的餐车,不管走到哪里,都能提供人以美食。有时提供给你的是“志当存高远”这块肥肉,有时又送给你“活在当下,不要好高务远”的一碟咸菜。错吗?没有!关键是你所需。

人类本来生活在矛盾当中,一样也都是各执一端,站在这一头,天经地义。站在那一头,理直气壮。就如硬币的两面,谁都有存在的理由。

是啊,哲理就是药房抽屉里装的医治“阴虚”与“阳虚”的药,你不能全部拿走,你必须照方抓药,取你所需。就如但丁说的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他人去说吧!”你将它妙笔生花得满园春色:“走自己的路,留条路让他人走。”“走他人的路,让他人无路可走”“走自己的路,让他人随着走。”“走他人的路,让出自己的路。”……也行。从多维度思考,每句都富有“哲理”,可你要全部信的话,你肯定迈不开步子。

路有千万条,能合适走的,只有一条。虽然你脚力很好,但你也只能选一条。

所以我们在人生路上的“转折关口”,必须选择一个“哲”理,来支持自己走下去。“话说回来了……”是一种理,“话又说回来了……”也是一种理,关键你自己应有选择的智慧与态度。

正如你选择硬币的正面,你看到的是面值;你选择反面,欣赏的是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