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理小短文
《高处》
在机舱,窗外晴空万里,云涛在下面。波诡云谲,变幻莫测只是在地上看到的,一到了几万米的高空,就看不到甚么变化,一切明净,几近是静止的永久。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是这样,低时,变幻莫测,谁也不知道下一天、下—个月会怎样样。但是感情如果升华,一直向上升,总会到达生出了变化的高度,在那个高度之上,就会一片明净,不再变化。
要将感情升华到这类程度,自然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有许多人,根本在主观上不愿去做,由于到了这个高度,不再变幻,除非心如止水,不然是不容易忍耐的事。真能心如止水的人,世上又有多少?因而,只好在云中翻滚,在污流中打转,翻来,转去,脱不出烦恼的纠缠。
高处,毕竟是平静和美丽的,在浓云、污流中翻转的人,没法领略到这一点,乃至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境地,认为那是不存在的一种空想。
难怪,由于这样想的人,都未曾到达这样的高处。在明空万里之下,云层多么厚,要穿透厚厚的云层,才能到达真实的高处!
《给自己一个悬崖》
有一个人捡到一只小鸟,就将这只小鸟带回家里,给他的孩子顽耍,孩子将小鸟与小鸡一块饲养。渐渐地,小鸟长大了,人们才发现,这只小鸟原来是一只鹰。虽然这只鹰和鸡群相处得很好,但总有人家里丢鸡,人们就怀疑是这只鹰吃了鸡,强烈要求主人将这只鹰处死。这家主人舍不得,但迫于大家的压力,他决定放生这只鹰。但是,不管主人将它放到甚么地方,它总能回到村里来。有一个人说他有办法,将鹰带到了一个悬崖边上。他将鹰向深渊里扔去,那只鹰一开始,就像是一块石头掉下悬崖,直直地向下坠落,眼看就要到崖底了,鹰突然展开了翅膀,居然奇迹般地飞了起来,而且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再也没有回来。
鹰本来是有翅膀的。能飞很高很远,但是,在一群鸡的世界里,它已被同化了。没有经过锻炼,又贪恋温暖舒适的鸡窝,渐渐地,也就失去了翱翔蓝天的勇气和信心。要是没有人将它扔下悬崖,它永久不可能飞上蓝天,寻觅属于自己的世界。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敢面对这样的悬崖。
美国有一个作曲家乔治·格什温。他历来没有写过交响曲,而当时美国最著名的斯坎德爵士乐团的著名指挥家,却对他十分欣赏,约请他为交响乐团写一部交响曲。但是,固执的格什温宣称自己对交响乐一窍不通,不肯从命。这位指挥家居然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说20天后,音乐厅将上演格什温的交响乐《蓝色狂想曲》。格什温看到广告,大惊失色,质问指挥家为什么令他出丑,指挥家微笑着说,反正,全城人都知道了,你看着办吧。格什温没办法,只好将自己关在屋子里,硬是用两周的时间,完成了这部作品。谁知首场演出竟大获成功,格什温的名望也迅速传遍美国。
有些时候,我们确切需要紧逼的气力。使自己取得重生,让生命之树开出更加残暴的花。
人总是对现有的东西不忍放弃,对舒适安稳的生活依依不舍。但是,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有所突破,就必须明白,在关键的时刻,应当把自己带到人生的悬崖边上,在看似深渊的边沿,才有可能取得另外一片蓝天。
《换一种姿式》
阿明非常讨厌挤公交,特别讨厌两排坐位之间空隙太窄,出入非常不便。所以每次他尽可能坐靠窗的位子,可以免一些人入坐时直扑坐位,屁股都快贴着他的脸。
一天,阿明站在车上,见一名胖老人要下车,扭动着肥大的屁股要往外挤。出人意料的是,坐在他身旁的小伙子迅速站起来,礼貌地让老人出去。老人一愣,接着满脸笑容,向小伙子连说“谢谢”。阿明恍然觉悟:原来,让他人愉悦的办法,仅仅是换一种“起立”的姿式那末简单。
那如何入座呢?这天,又有一名微胖的女孩给阿明指导了迷津。女孩上车时,还有一个靠窗的空位,外侧坐着一名男士,好像知道这个女孩入坐要费一番折腾,所以他皱起眉头、微微斜了一下身子,做了让开的姿式。
可是,那女孩对他微微一笑,不是屁股对着他,而是面对着他,轻轻向里面的坐位移动脚步。女孩到了坐位里面,再渐渐转过身来坐下。那位男士很惊讶,继而舒展开了眉头。原来,也能够换这个姿式入坐啊!
生活中我们遇到问题,总是抱怨环境和条件,可有时候换一种姿式,就会有一种好心情;换一种姿式,也可以免他人的难受和为难。
《路与方向》
几个大学同学结伴登山,天气突然变坏,却找不到路出山,所幸警察、驻军联合搜救,才幸免于难。
“我们知道方向!”其中一个大学生躺在担架上对搜救者说,仿佛觉得很不服气。
“只知道方向有甚么用?”搜救者不客气地说,“方向固然可以帮你找路,但其实不等于路。方向告知你该往西走,恰恰西边遇到山谷,你下不去;方向又唆使你往北走,恰恰遇到一条河,你又没法度过。到头来,方向没有错,路错了,惟有活活饿死、冻死在山里。”
在人生的旅途上,以为设定方向就可以到达目标,却不衡量自己的能力,极有可能遭受失败的命运。
《人生的高度》
一天,有位哲学家带弟子出行。途中,他问弟子:“有一种东西,跑得比光速还快,瞬间能穿越银河系,到达遥远的地方……这是甚么?”弟子们争着回答:“我知道,我知道,是思想!”
哲学家微笑着点点头:“那末,有另外一种东西,跑得比乌龟慢,当春花怒放时,它还停留在冬季,当头发雪白时,它依然是个小孩子的样子,那又是甚么?”
弟子不知如何回答。哲学家继续说:“还有,不前进也不后退,没诞生也不死亡,始终漂浮在一个定点。谁能告知我,这又是甚么?”
弟子更加茫然,面面相觑。
“答案都是思想!它们是思想的三种表现,换个角度来看,也可比喻成三种人生。”
望着聚精会神的弟子,哲学家解释说:“第一种是积极奋斗的人生。当一个人不断力争上游,对明天永久充满希望和信心,这类人的心灵不受时空限制,他就好比一支射出的箭,总有一天会超出光速,驾驭万物之上。”
“第二种是怠惰的人生。他永久落在他人的屁股后面,捡拾他人抛弃的东西,这类人注定被遗忘。”
“第三种是花天酒地的人生。当一个人放弃努力、苟且偷生时,他的命运是冰封的,没有任何机会来敲门,不快乐也无所谓痛苦。()这是一个注定悲痛的人,像水母的空壳漂浮于海中,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也不在梦境里……”
弟子大悟。播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将收获怎样的生命高度和深度。人的一生中,要紧处只有几步,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更成心义,态度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