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流性食管炎这类病,外表看起来很正常,医生也可能说不严重,乃至说你没病。但得病的人却是十分痛苦,各种奇怪的症状都可能出现:抑郁、焦虑、胸闷胸堵、心慌、打嗝嗳气、 反酸、烧心、胸胁部胀痛、胃胀胃痛、消化不良、大便不正常、咽炎、吞咽不顺畅等等,容易胡思乱想,总以为得了癌,乃至想到自杀。这些症状本人这4年多全都经历过,感受非常深切,所以,得过病的人材有发言权,没得过病的总以为小题大作。
今天,折磨了本人4年多的反流性食管炎已康复,吃喝、睡觉已恢复如初。心里其实一直想写点甚么东西,为身处病魔折磨的病友们分享亲身经验。作为40多岁中年人,最最少的同理心还是有的,用自己的经验,去安慰和引导不幸的人。。。下面就渐渐道来。
2013年12月5日,病程开始!
当时连续三天三夜咳嗽,特别是晚上都没办法睡觉,一躺下就更咳得利害,苦了自己也影响了周围的人(现在回想起来,应当是胃酸反流上来,刺激和损伤食管和咽部的组织壁,引发烧心和咳嗽)。第三天实在受不了了,半夜出门到周围的医院看病。医生只是简单的给你挂瓶而已。惋惜一瓶头孢还没挂完,却迅速引发抗生素过敏反应:手脚抽搐、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没治好,倒产生了新的问题,真是灾患丛生。医生吓坏了,赶快注射抗过敏药地塞米松,才有了减缓,并告诫去大医院。你想一想,本来就有烧心胸闷,现加上过敏带来的胸闷,我都分不清哪一个比哪一个更难受了。
随后的几周,就是延续打嗝、延续咽炎(咳嗽被暂时压下来);延续胸痛、胸闷、烧心。睡觉的时候就像时时刻刻有块大石头压在胸口,只有得过病的人材能真正体会。
2014年!由于刚病发,身体又同时出现那末多症状,都不知道到医院挂甚么科。斟酌到胸闷是最致命的症状,病急乱投医,因此全部2014年,基本上都在呼吸内科里瞎转。每次胸口烧心难受加重时,就去一次医院。而医生每次都叫你去做呼吸科检测,如肺功能测试、胸透CT、血常规、心电图等等。
结果固然可想而知,盲人摸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怎样可能被治好。现在想一想,这一点真的需要批评一下,西医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看呼吸内科的不管消化内科,看消化内科的不管呼吸内科,搞得很多病人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其实很多病并没有完全的界限,这一点中医就不错,会根据各种症状来综合判断)。
记得有一次去看病。到医院后,医生问你,“哪里不舒服?”我说“胸闷、心慌,有时呼吸困难,有时抑郁”。她问“心电图做了吗?心慌要去做一下”。几天后拿到报告,她看完数据,又问“肺功能做了吗?呼吸困难,要去做一下”。几天后拿到报告,她又问“胸透CT做了吗?胸闷,要去做一下”。几天后拿到报告,她又问“血常规、肝功能做了吗?去做一下”。终究结果全出来,正好身体也没那末难受了(其实反流性食管炎是时好时坏的),医药说你没病,“多是你工作压力太大,想像出来的”,问我要不要吃点精神科的药。我一听,草草应付了一会儿,扭头就走。终究不了了之。
以上陈说或许有点夸大,但基本上大同小异。而且前后看了好几个这类医生,由于大城市的医生个个都很忙,很多时候像流水线一样的看病。所以也怪不了他们。
终究看了一年没效果,明明是消化道问题,却没有一个医生告知我,致使浪费了整整一年的医治时间。
随后又病急乱投医,用果菜汁养生法,延续吃果菜汁养生,还吃了好几万元某知名营养素,终究都没效果。
2014年结束了,过春节时,突然全身发抖、抽搐,胸闷心慌、气喘不过来。大年三十,家人陪伴去了医院急诊。检查又没问题,当时偶尔间,一个医生的话提示了我“反流性食管炎会出现胸闷、心慌”,因而2015年有了新的进展。。。未完待续!
2015年,开始奔走杭州各家大医院看消化内科,按要求做了胃镜,报告上说是浅表性胃窦炎,但却没检查出食管炎。问了医生,也不知道为何胃炎会致使胸闷心慌,乃至有的医生又叫我去看呼吸内科或查心电图之类的,难道又要绕回去?我没去,心里清楚就好了。
医生们根据胃炎来开药。不能不说,西药控制病情还是非常迅速的,最少难受的程度会下降。但是这一年看了很多名医,都说这病断不了根,要一生吃药。医生说,病情容易复发,难受时吃多点药,不难受时吃少点药。而且睡觉时要抬高枕头睡,生活中少食多餐,晚餐到睡觉前不能吃东西,戒酸性食品,包括一些水果,戒刺激性食品,如咖啡浓茶酒和调料,戒碳酸饮料,戒太硬的食品,戒年糕粽子等糯米食品,戒甜点油炸和冰制食品,等等。每次参加集会时,周围的朋友都厌弃的说,干脆不食人间烟火罢了。终究结果是时好时坏,正如医生说的,反正不会断根的,我就安慰自己时好时坏是正常的。
那时候的身体真的很差,即便吃着西药,但胸前剑突位置延续胀痛,胃口差,吃又吃不下,体重也比正常的瘦了10斤。常常心慌、气短,有医生劝我多锻炼,我说连走路都要喘气,更别谈跑步或其它锻炼了。
久病成医,根据那两年吃西药经历,概括了一下,总共要吃四种药:
1、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前后吃过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雷宁替丁等。
2、胃粘膜保护剂。前后吃过硫糖铝、枸橼酸铋剂、碳酸镁片、斯达舒、氢氧化铝胶、达喜等(其中达喜成了口袋中常备重药)。
3、抗生素,说是查杀幽门螺杆菌,吃过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等(每次最多吃两周,不敢多吃抗生素;停药后要过一个月才能重新吃,避免副作用,网上看到的)。
4、胃动力药,说是减缓腹胀,吃过吗叮林、莫**利,(但减缓腹胀效果几近为0)
一年下来,真的感觉自己像一只实验白鼠,堂试了各类治胃病的西药。最后,总的来讲,对西药还是很失望的(很多时候刚吃药时,有点效果,吃了一两周后就不灵了)。虽然上述药物医治的手段是目前医治胃病的主流方法,但这掩盖不了这类医治“治标不治本”的事实。试想一下,你虽然用药物来抑制胃酸分泌,避免胃酸对食管的破坏,但长时间服药会不会致使分泌胃酸的组织退化?毕竟胃酸本身是无罪的,而且将来胃酸缺少很容易繁殖细菌。
还有人由于受不了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情折磨,选择了做切除手术、折叠手术。我认为这是最蠢的做法,不给自己留后路。大量的想不到的副作用会逐一出现。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2015年下半年的某一天清晨,我右上腹剧痛,实在忍不住,只得请假去医院急诊检查。当天查出是急性胆囊炎,被要求立刻办了住院手续。挂了四天瓶,疼痛感渐渐消失。我想出院,医生说炎症减退了,但胆囊炎不会断根的,建议马上做切除胆囊手术。问了我屡次,我都谢绝了,医生说我太固执了,我没理他,我有自己的想法。(至今3年多,胆囊炎没有重新发作,庆幸当时固执的自己;听说很多人胆囊切除后,出现大大小小的副作用。身体的每部份,既然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
2015年过完,一整年基本上都在跟西药打交道。终究效果不明显,身体还是一样难受,抑郁、焦虑、胸闷胸堵、心慌、打嗝嗳气、 反酸、烧心、胸胁部胀痛、胃胀胃痛、消化不良、大便不正常、咽炎、吞咽不顺畅,原来的一大堆问题,并没减少。
2016年,转向中医。
求人不如求已!进了医院后,医生大多数像流水线一样看病,很少有时间跟你细细沟通,而且每一个医生也明确告知你“反流性食管炎是治不好的,断不了根的”,我每次听到这类话就觉得不服,既然西治疗不好,那我可以转向中医呀。若病人对自己病情一知半解,常常是忧心忡忡,担心癌变。正由于这些缘由,我开始看中医书,自己研究。毕竟自己在创业之前当过十年老师,学习力还是有的。前后学习了内经、伤寒论、脾胃论,和黄元御的圆运动理论,知道人体就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小自然。
中医书上讲,反流性食管炎隶属于中医“吐酸”“胃脘痛”“噎膈”等范畴,其病位在胃、食管等,却与肝、胆、脾等关系密切(中医说的肝和胆,并不是解剖学里说的肝和胆,具体可以自行看书)。一般来讲,肝气郁结是致使反流性食管炎的最主要缘由。只有出现肝气郁结的人,才会引发消化道疾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胃炎、肠炎等病。
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情志抑郁,性情易怒,或精神刺激及其他病邪的侵扰而病发。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则情志抑郁;久郁不解,失其柔顺舒畅之性,故急躁易怒。气郁生痰,痰随气升,搏结于咽则见梅核气,即咽部仿佛有东西,吐又吐不出,咽又咽不下。
肝气郁结证,一般情志抑郁,肝经所过部位产生胀闷疼痛,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咽部异物感,或颈部瘿瘤,或胁下胀痛肿块。
我根据本身情况,总结一下肝气郁结产生的主要缘由:
1、工作压力大,或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
2、性情急躁、易怒,容易被周围小事引产生气,或愁闷。
3、熬夜,12点后才睡觉。
4、用眼过夜,比如长时间电脑或手机,因肝开窍于目,眼睛跟肝经有联系。
一般来讲,有上面两点以上的朋友,容易得食管炎或胃炎。但也不是绝对。
那年,我前后跑了多家中医院,包括浙一、浙二的中医科,和省中医院、方回春堂、胡庆余堂等。看了多位中医生,一开始还是挺失望的。特别是班科出身的中医生,一病一方罗列案前,甚么病用甚么药,熟记于心。但事实上,中医自古以来都是辨证论治的,即便同一种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病因,用药固然也不会相同了。而现在很多地方的中医,已被西医化了(有的医生连搭脉、舌诊都省略了,真晕)。纯粹的老中医,已寥寥无几。
对我身上这些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症,这些医生个个讲得都井井有条,但用药效果千差万别。一开始吃有用,延续吃几周以上,就没感觉了(我说的感觉是指病情减缓,不是指病马上好了,我的要求不高)。没办法,只好继续看书学习,并继续寻医。个人认为,看病千万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多看几个医生,你才会学习到更多东西。
可笑的话,每次去看不同医生,都听到一样的一句话。我问:这病总是好不了,每一个医生都微笑回答说“那是由于你没到我这里看过”,呵呵,态度是挺好的。
未完待续!
就这样,看病看了三年,效果时好时坏,病情还是没有多大好转。身体一样消瘦,胸部剑突心口处还是一直胀痛,胸闷心慌,胸骨肋骨周围胀痛,总想打嗝,睡觉前不打嗝就不能入眠,咽炎、腹胀消化不好等等,基本上跟之前变化不大。不过,随着我看书学习的深入,心里愈来愈有信心。后来,在寻医中,找出两三位聊得来的传统老中医,对病情的见解与书上比较一致,最关键的是离家庭或单位比较近(方便常常询问复诊,相当于私人医生一样),这样,作好长时间吃中药的准备。转机终究开始了。每吃一个月,病情就减缓一部份。停药几周后,病情反弹,然后再吃一个月。再反弹,再吃一个月。这样一年下来,大概好了90%。(但胸部剑突心口处还是一直胀痛未变)
个人认为,不要把自己百分百交给医生。对医生来讲,你是1%的病人,而对你自己来讲,那可是100%呀。所以要对自己负责,最少要多看书,对病情多了解一些,这样吃药也能配合,并坚持下去。还有,西药见效快,可以迅速压抑病情,但是断不了根。而中药吃对了(大部份人找到假中医,或吃到假中药),却可以断根。建议根据病情,配合起来吃,急性难受时,可少许吃点西药(2016年以来,我一颗西药都没吃了)。
下面讲讲具体病情的医治,自己总结的干货。
经过2015年的中药治理后,一年时间,我的病情好了90%。精神好了,有力气了,会吃会喝,体重回来了,打嗝消失了,返酸消失了,烧心不见了。除偶尔吃了外面油腻的菜品,当晚右肋部会酸胀难受外,其它症状基本上转好了。
2016年,除学习,还是学习,并开始自己根据病情变化,调配着吃一些中成药。今天,我早已停止所有的医药和中药,吃喝也早已恢复正常。唯一改变的是,之前烦躁的心态变得平和了许多。
中医医治一定要辩证:同一种病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病发的缘由不一样,所以对症药方也就不相同。不可以随意到网上找一付药方,乱吃一通。反流性食管炎,从中医辩证角度来看,一般分为五种类型: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虚寒、瘀血停滞、脾胃阴虚。我自己是属于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寒混杂。
各种症状以下:
1、胸闷、烧心,胸口剑突处胀痛。这是反酸物刺激食管下端,反复腐蚀食管粘膜。可以先吃西药,如奥美拉唑、达喜等,减弱反酸物的酸性刺激。然后配合吃中药。中医讲,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气通降功能受阻。胃气不下则上,自然就会出现反酸现象,嗳气吞酸,或呃逆呕吐。对症中成药是:逍遥丸、柴胡疏肝丸、舒肝和胃丸、气滞胃痛颗粒、元胡止痛片等。
2、打嗝、返酸、两胁胀痛。与上面同理,也是胃气不下而至。西药吃奥美拉唑、达喜等。中药吃逍遥丸、柴胡疏肝丸、舒肝和胃丸。
3、抑郁、愁闷(乃至想过自杀)。这是肝气郁结的重要病症之一。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则情志抑郁,好比一个人被关在电梯或笼子里,心情不透气,会产生抑郁的感觉一样。西药没办法,只有靠吃精神药来助睡眠;而中药可用典型的逍遥丸、柴胡疏肝丸来医治,逍遥逍遥,顾名思义,就是变得非常逍遥、心情愉快,古人取名真有智慧。很多明星得了抑郁症,其实应当试着用这类中药,并调剂生活中情志和压力,自然会渐渐病愈。
4、咽炎、梅核气。西医说这是反酸物刺激咽喉,腐蚀损伤咽部粘膜所至。中医讲是因情志不顺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发。医治上还是用逍遥丸、柴胡疏肝丸、半夏厚朴汤等,如果有咳嗽则需要先降一降肺热再说。具体可根据舌苔脉象来下方。
5、腹胀、拉肚子或便秘。西药是吃吗叮林等胃动力药。中药是吃柴胡疏肝丸、香吵六君子丸等。若长时间胃寒、拉肚子,则可加吃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丸。
6、体倦乏力、动辄气喘。因消化功能差,脾胃吸收差,固然就没力气了。可吃补中益气丸。
7、皮肤过敏。西药吃氯雷他定片。中医讲是湿热而至,常吃藿香正气丸、龙胆泻肝丸或黄连上清片。
8、耳鸣。有次我的左耳严重耳鸣,24小时耳朵里像有火车在响。去医院打了激素,吃了甲钴胺等西药,强行压抑下来了。但随后几个月,常常会有发作。后期我用中药来调理,目前两耳恢复如初。一般耳鸣频繁高、尖叫声的,是肝火上扰,可吃龙胆泻肝丸;若是频繁很低,只有夜间才能轻微听到的,可吃杞菊地黄丸,来养肝肾之阴。
9、女性乳腺增生,多半也是肝气郁结、压力大、情绪差致使。气郁生痰,痰随气升,积聚在哪,哪里就会痰凝血结。肝经走两肋,乳腺为肝经的必经之路。医治用红花逍遥散、柴胡疏肝丸等,治标治本。
总之,肝气郁结危害重重,会致使各种各样的病症。但治病既要治标,又要治本,才能真正根除,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所以才跟大家分享这些内容。一句话,反流性食管炎其实不是猛虎野兽,要认真对待它,这病比较折磨人,但其实不难治愈。配合吃药,调剂心情,终究克服病魔,这样每一个人都可以到达康复。
以上为本人自己或根据周围朋友病情,加上看书学习所得经验。只供参考,不作实际推荐。具体药方还得咨询病友确当地老中医,根据舌苔脉象来下方。慎重。
补充一下:
经过我研究视察,这类病,就是从咽喉到大肠,一路消化道都有可能出现病状。如咽炎、食管炎、胃炎、胆囊炎、肠炎、胃酸反流、烧心、胸口痛、打嗝嗳气、胃疼、拉肚子、腹胀等等。乃至还会影响神经方面,如抑郁、耳鸣等。
这病的本源就是肝气郁结、脾胃虚寒、肝胃不和致使的各种问题。而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情绪脾气暴躁等是产生病根主要病因!所以得病顺序是:压力大、情绪差--肝气郁结--肝胃不和、胃气上逆--胃酸反流、胆汁反流--损伤食管和咽喉粘膜--胸口痛、咽喉难受等各种症状!所以,治病要治本源才行。
除新鲜瘦肉、鱼、虾、鸡蛋白和新鲜鸡鸭肉,其他的肉不要碰,特别是冰冻过的肉。还有饭店里的肉,都尽可能不要吃,要吃回家自己烧。咖啡浓茶牛奶也先不能喝,等好了再喝。
西治疗胃病或反流食管炎,不过是三种:一种是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一种是抑制分泌胃酸,一种是胃动力药!可以控制病情,但是治标不治本。需要同时服用中药调理,才能断根。
我用了四年时间康复,是由于前面两年浪费时间了。第一年在呼吸内科瞎折腾,还以为是肺炎,吃啥药都没用;第二年,针对反流性食管炎吃西药,控制病情;第三年,吃中药汤药,断断续续,好了50⑹0%;第四年,自己看书,买各种中成药吃,最后康复了。
目前病愈一年多,没有复发过。生活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吃喝正常。每周有3⑸天要去打网球,每次最少打一个小时以上。遇到下雨,就到室内打羽毛球。基本上一个小时下来,对方累了,我也不觉得累(想一想那些年,不要说打球了,连走路、跑步、说话都坚持不下来,由于胸闷气短)。能够好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提示一下:
1、本文是我一字一字打出来的,很辛苦。希望对病友有帮助。除此以外,请不要问我药方,我不是卖药的。也不要问我拿微信,不要问我看甚么医生,由于我也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每天泡在问题堆里。请体谅。
2、切记:第一是情绪管理、调剂工作和生活压力;第二个饮食习惯,少许多餐,保持胃里食品少于50%,以防胃酸反流;第三是运动,每天或隔天必须出汗一次;第四才是吃药,西药控制病情,配合中药来断根。。。前三点做不到,吃药效果就很差!
最后祝大家都能康复。
:)本文写于2018-09,知乎和贴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