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船借箭读后感400字(通用10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很多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样写才适合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草船借箭读后感400字(通用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浏览。
草船借箭读后感1
今年暑假,我把《三国演义》仔细读了三遍。这本书讲的是东汉末年,刘备、孙权、曹操等人争取天下的故事。书中的《草船借箭》深深地吸引了我。
《草船借箭》讲述了周瑜见诸葛亮臆则屡中便心生妒忌,想除掉他。因而周瑜故意难堪诸葛亮,让他在十天以内造出10万支箭。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造出这么多的箭,这在常人来讲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诸葛亮居然说:“十天太长了,我保证在三天以内造出10万支箭。”并立下了军令状。在周瑜看来,诸葛亮完全是在作死。
诸葛亮却不慌不忙,他悄悄地向鲁肃借了二十只船、六百名军士,准备些青布和稻草。到了第三天夜里,江面上大雾弥漫,诸葛亮用计轻松地向曹操借来了十万多支箭,逾额完成了周瑜的任务,使周瑜的诡计落了空。
从这个故事我看到周瑜气量真小,知道诸葛亮比自己聪明,居然想除掉他。诸葛亮真聪明,三天前就可以判断出三天后会有大雾天气,并能利用大雾得到10万支箭。曹操真笨拙,在没有弄清楚情况之前,就乱下命令,结果遭受重大损失。
草船借箭读后感2
《草船借箭》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看到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处处比自己高出一筹,便心怀妒忌,乃至一心想将诸葛亮置于死地而后快。但是,独具慧眼的诸葛亮却满口答应下来,趁着大雾漫天,用草船向曹营“借”了十万支箭,提早七天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使周瑜的诡计完全失败。
“草船借箭”的故事,揭穿了周瑜妒忌贤能、心胸狭窄的本性。那末在今天,我们又应当怎样对待他人的成绩和进步呢?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高士其和周培源为我们建立了榜样。他们是一对好同学,之前都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求学,高士其学医,周培源学物理。那时候高士其是学校的高材生,在同学中颇负盛名。周培源丝毫没有妒忌他,相反,总是给予支持和鼓励。
有一次,高士其翻了许多资料也没有搞懂一道物理题,急得他心急如焚。因而他便拿着题目去找周培源,周培源热忱而又耐心肠给他讲授,把学到的知识毫无保存地告知了他,直到他完全弄明白为止。
几十年过去了,每当回想起这段往事,高士其爷爷总是激动不已,啧啧称赞周培源爷爷乐于助人,不嫉贤妒能的高尚品质。
草船借箭读后感3
《草船借箭》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读了这篇课文,我的感想颇多。
故事中的周瑜心胸狭窄,他见诸葛亮很有才华,非常妒忌,便一次次地陷害诸葛亮,总想置他于死地,而诸葛亮也一次次用自己的聪明才干克服了周瑜。后来,周瑜也不能不被诸葛亮的聪明才干所折服。
读到这里,一股股敬佩之情在我心中油但是生。我佩服诸葛亮的才干,更佩服他豁达大度的品质。他明明知道周瑜不怀好意,处处和自己作对,但他总是那末从容镇定,总是那末宽宏大量。惋惜,在现实生活中像诸葛亮那样心胸宽阔的人却不多。就拿我们班集体来讲吧,有的同学学习成绩好,有些同学就心怀妒忌,他们不但不努力去学习,还在背地里说长道短,乃至还要说些人家的坏话,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搞得同学之间不能和睦相处。有时候同学之间产生一些矛盾,这都是很正常的,可就有些同学去琐屑较量,得理不饶人,非要弄个我是你非不可。
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诸葛亮那样心胸开阔,豁达大度,那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多一份和谐,多一份信赖,那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是多么美好呀。
草船借箭读后感4
这个寒假,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里面有许许多多精彩的小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最深,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由于妒忌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甚么都比自己强,因而想了个办法想置诸葛亮于死地。他以军中缺箭为由,让诸葛亮要在十日以内造出十万支箭,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诸葛亮却胸有成足地答应了,并且立下军令状,说不用十天,三天就能够完成任务,如果完不成听凭处置。
诸葛亮应用自己的智慧,让东吴将领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布置了许多草人,在一个大雾天让船靠近曹营,并且让让船上的兵士擂鼓呐喊,让曹操误以为敌军打过来了,并且人数众多,因而命令弓箭手放箭,想以此来击退敌人,结果,箭都射在了船上的草人上面,就这样,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就问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也让周瑜输得心悦诚服。
这个故事让我晓得了许多道理,做人应当心胸宽阔,不要去妒忌他人,心胸宽阔的人材能做大事。同时我也非常佩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他应用自己的知识,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同时也让妒忌他才华的周瑜输得心悦诚服,我一定要向诸葛亮学习,长大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草船借箭读后感5
最近新学了一篇课文《草船借箭》,读了它以后,我了解到了周瑜的心胸狭窄,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鲁肃的可信,曹操的多疑。
这篇课文讲周瑜妒忌诸葛亮,想用公事来置诸葛亮于死地,而诸葛亮如期交箭,令周瑜心悦诚服。
我对这篇课文最大的感触是:应当学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鲁肃的忠实可信,不要学习周瑜的心胸狭窄。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像周瑜一样心胸狭窄的人。我听我的朋友说,他们班考试第一位一直都是他们班的班长。有一次考试,班长没考第一位,老师让班长布置作业,班长非常恨这次考试第一位的同学,因而他布置了更多的作业让第一位写,想到只要第一位完不成作业,他就开心极了。可第二天的时候,第一位交上了作业,班长由妒忌转为佩服,还和那个第一位成了朋友。
妒忌,害人害己,我们看到比我们强的人,应当学习他们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而不是给他们设置“路障”。有时不一定能挡住他人,反而像周瑜一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读完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要克服自己的妒忌心理,让心胸宽阔,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草船借箭读后感6
最近,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题目是《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的节选,作者罗贯中。
这篇课文主要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能,用造箭的事来陷害他。诸葛亮托鲁肃周到准备了船和草人。第三天清晨,诸葛亮趁大雾驶向曹营,大声呐喊、擂鼓,船体两面受箭,船周围插满箭枝。最后,诸葛亮得胜回营,周瑜自叹不如。
这篇课文既生动的描述出借箭的经过,也体现出各个人物的性情。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奸诈阴险,而诸葛亮聪明机灵、心胸宽阔、神机妙算。
这些都是小说描述的,可是,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和诸葛亮与小说中的是不是相同呢?答案是不是定的。周瑜在历史不是心胸狭窄,而是心胸宽阔的。刘备称他“气量颇大”,蒋干称他“心胸宽大”。可是为何小说中的周瑜被罗贯中写得心胸狭窄呢?那是由于罗贯中想神化诸葛亮,为了把诸葛亮写得神机妙算、心胸宽阔,只好把周瑜给冤枉了。
《三国演义》这本书里还有很多不符合实际的记载,推荐大家去看看《三国志》或《后汉书》,这些记载才是符合实际的。不过我也佩服起罗贯中的想象力丰富,他为了神化诸葛亮和刘备而删改、添加了很多文章呢!
草船借箭读后感7
我读了《草船借箭》这篇爱国的故事。我认识心胸狭窄的周瑜,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诚老实的鲁萧,亲信多疑的曹操。
周瑜非常妒忌诸葛亮繁华才华。周瑜请诸葛亮商讨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操打仗了,水上作战,用甚么最好。诸葛亮说:“固然是箭。”周瑜说:“好,想让先生造十万支箭,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掉。”十天怎样样啊。“诸葛亮说:”三天必定造好“摆好席请诸葛亮喝上三杯酒,立下军令状。鲁肃对周瑜说:”三天造好十万支箭是不可能。“我让他们造好的`,不然我会不讲情义。派鲁肃去打听。
诸葛亮说:请你们用青布慢遮起来,二十条船上要三十名兵士,就等着收箭吧。不要告知周瑜。第一天和第二天都没有消息,上午请是正好是第三天,就他们呐喊擂鼓像打仗。曹操说:这么大的船,要多少弓箭手啊,十万支箭拿走了并且要谢谢曹承相的箭。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的不如他!
诸葛亮真英勇,自己领兵打仗,神机妙算,我们要向诸葛亮学习,不要怕困难要冷静下来想办法对付敌人,我们要学习诸葛亮一样酷爱自己的祖国,不能让他人侵占我们的祖国。
草船借箭读后感8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出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课文围绕诸葛亮、周瑜和鲁肃三个人物造十万支箭展开,周瑜的嫉贤妒能和鲁肃的宽厚善良及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嫉贤妒能的周瑜:“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华,心里很妒忌。”他为了谋害诸葛高,诱骗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赶造十万支。”“先生预计几天可造好?”“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这些话都是他在勾引诸葛亮,为了让人给做证,他又摆酒席接待诸葛亮。
宽厚善良的鲁肃:鲁肃是周瑜这边的人,他不像周瑜那样对诸葛亮使坏心眼,对诸葛亮提出的要求进行了帮助,比如借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兵士等,还答应不告知周瑜。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读了这篇课文,我们肯定诸葛亮不但是位著名的军事家。他精通天文地理,气候变化,才学渊博,是周瑜之流所不及的人物。他对周瑜设下的骗局肯定早已明了,因知道三天以内大江上会起大雾,答应在三天以内造好十万支箭,且故意立下了军令状。借箭的结果尽在诸葛亮的算计当中。
三个人物的对照:周瑜的嫉贤妒能,暗使坏手段不可取;鲁肃的宽厚善良,乐于助人,诚实取信值得学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渊博的知识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草船借箭读后感9
自古以来总有那末一些人看到他人的才华比自己强,不是奋发努力遇上人家,而是怀着妒忌心不择手段地去陷害人家,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草船借箭》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看到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处处高于自己,便心怀妒意总想害死诸葛亮,他以军中缺箭为名,生出一计让诸葛亮十天造出十万支箭,否则军法论处。由此看来,周瑜不但妒忌心强而且十分狡猾阴险。但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却成竹在胸地答应下来,趁着漫天大雾用草船从曹营借了十万支箭,提早七天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使周瑜的诡计落了空,进一步揭穿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读《草船借箭》我不由得想起了华罗庚爷爷,华爷爷可以说是知识渊博,名扬天下了,可是他在读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其实不好,算术常常不及格,在这类情况下,他并没有妒忌学习好的人,他自信名人也是人,因而华罗庚通过自己的努力,终究成了世界闻名的数学家。
妒忌这个东西害处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小就杜绝它,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草船借箭读后感10
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其中,最使我敬佩的是诸葛亮,他神机妙算,即懂天文,又懂地理,还知人心。他知道周瑜的险恶、嫉贤妒才;知道鲁肃的忠诚诚信;更知道曹操的谨慎多疑。他对每一个人都了如指掌,因此,他能够借到这十万只箭。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华,要他十天早好十万只箭,以此陷害他。但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用妙计向曹操借箭,十万只箭三天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就像周瑜一样。而诸葛亮却心肠仁慈,而且善于动脑,有困难会及时动脑,很快想出解决的办法。那为何我不能呢?此刻我明白了,我们要善于动脑筋,遇到困难要平静,要好好把心静下来仔细的思考思考,这样就会想出来了。妒忌心不可有,有了妒忌心,好人也变坏,像周瑜那样,心里妒忌心很重,想方想法的要陷害诸葛亮,有时还会把自己给害了,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学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妒忌心重会使一个人的心变黑,有时还会伤害到自己。因此,我们不能有妒忌心,要做一个仁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