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端五节作文5篇
“五月五,粽飘香,插艾叶,挂荷包”。在无数孩子盼望中扳着指头数了无数次后,端五节终究来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2020端五节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五节作文1
农历五月初五,是故乡的传统节日——端五节。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相干仪式,来记念这一特别的日子。
端五节的来历是为了记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据记载,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犯,却无能无力,他痛澈心脾,于五月初五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到汩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船在江里打捞屈原的尸体。百姓又惧怕江中的鱼、虾、蟹吃屈原的真身就把饭团等食品扔进江中。后来在每一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记念屈原。
我们北方没有龙舟可赛,但饮酒,吃米糕,吃粽子的风俗还是有的。每一年五月初五,人们总要包粽子,做米糕,炸油饼。孩子们在这一天最高兴,由于米糕,粽子一年里是不多吃的。老人们对这一节日,是一定不会马虎的。孩子们也常念道,甚么时候过端五节,几时才能吃粽子、米糕,那份感情,那份期盼是那样逼真。
包粽子,做米糕一般在农历五月初四的晚上。米糕,粽子不容易熟,要煮一夜。孩子们总是在期盼中进入梦乡。第二天一早,孩子们端着米糕,拿着粽子一边吃一边谈论谁家的粽子、米糕好吃,谁的妈妈的手艺好,那情形真让人羡慕。
我总是期盼端五节的到来,为那香甜诱人的米糕着迷。
端五节作文2
风中弥漫着粽子的香气,这沁人心脾的气味勾着我的心神。一年年过去了,时光匆匆却磨不尽人们对端五的向往。
端五风俗是非常使人着迷的。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烟没几垂名。人们常常会包上许多粽子来记念爱国巨人屈原。
在端五节这天,大街小巷里,男女老少中,无不散发出一种清雅和谐的淡香。从清晨起,家家户户就陆陆续续地进入端五节的状态了。我在睡梦中模糊闻到一股幽香,我朦胧地眨了眨眼睛,视野渐渐清晰了。回想起那股幽香,应当是他指引我与太阳再见吧。我缓缓起身,忽然,我瞧见了正在我胸前滑落的香囊,原来,香味得飘来只因此啊。
随之,我又瞧见手段上简约精致的五彩绳。原来妈妈早就为我系上了端五的一系列标志啊!穿好衣服,推开家门,呼吸着新鲜空气,一抬头便看见一扎艾草我家外门的上端。正当我感叹着一天之计在于晨的美好时,妈妈已端着香喷喷的粽子来到餐桌前喊我:“宝贝啊,吃粽子了。”
只见,餐桌上摆了汇成商学院三盘的粽子。被五彩绳禁锢住自由的的粽叶此时早已张开臂膀,露珠晶莹饱满的糯米了。我迫不及待地含住一小块糯米尝在嘴里,黏黏软软的,香香糯糯的,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家人的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全家都流露出一股平和的气氛。
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逝去,可那些幸福的记忆是永久褪不去、磨不尽的。
端五节作文3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农历五月初五是端五节,端五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中的一个,还称重午节、端五节。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为受人爱戴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因故投江自尽,因而老百姓自发地划着龙船去捞救他,还向江中抛撒粽子。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去咬屈原的遗体。后来每到端五节这一天,人们都要赛龙舟、吃粽子,来记念这为伟大的爱国诗人。
每当这一天来临的时侯,人们总是要把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个脖颈、手段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我想是想让孩子们长命百岁吧!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怪不得一到端五节,奶奶就去菜市场买许多艾草和蒜泥,在中午12:00时放在太阳底下晒,说艾草、蒜泥能消毒,还在家中用艾草煮。我想:端五节的风俗可真多呀!
端五节作文4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五节,人们赛龙舟、插艾草、吃粽子,进行多种多样的记念活动。今年我们迎来的,是第一个作为法定节日的端五节,在汶川地震带来的.伤痛未止的时候,很有必要过好这个节日,借端五节可以驱邪避疫的寓意,护佑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早日摆脱灾害,永久平安。
端五节是一个正在被我们逐步遗忘的节日。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有关。还有着一个共同的缘由,就是节日的文娱化程度不够。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多数的传统文化节日,都曾有过它狂欢的面孔,端五也是如此。由于在这一天要给孩子身上挂荷包,以雄黄在小儿额头画“王”驱毒镇邪,带孩子制作弓箭等等,因此端五节也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让孩子感遭到节日的欢乐气氛,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惋惜大人们对待传统节日,也常常采取快速消费的敷衍态度,没有上一辈的言传身教。
由于记念屈原说影响广泛,使得端五节顺理成章地成了“爱国主义教育节”。但要想让传统节日在公众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就要深入发掘它质朴而美好的一面,并赋予它可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活力,吸引全民参与。
很多人表示“端五节,不就是吃粽子记念屈原吗?”在端五节到来时,多数人在记忆中只剩下吃粽子,端五的一些风俗已远去。
“其实我们已对传统节日风俗出现了集体失忆症。”民俗学家赵书说,端五节实际上是一个大节日,节日内容繁多。原来过节的时间是从五月初一到初五,在少数地区还热烈到五月十三;包括祭祀供“五毒饼”和“玫瑰饼”;用苇叶包裹黄米小枣粽子;家家户户插艾蒿防瘟避灾;身上配戴五彩丝线以祈福增寿;贴葫芦花以避“五毒”;孩童到郊外玩“斗百草”游戏等。赵书认为,民间风俗背后都有着深入的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今天的人们恰恰忽视了这些。
如何让端五节焕发活力,不能简单放假了事,应和相干的民俗组织一起,搭建营建节日气氛、吸引大众参与的平台。相干组织应围绕所在城市特点,举行一些群体活动,比如赛龙舟,它成为端五节最显眼的标志行动,是由于它具有丰富的文娱性和参与性。时间上的充足,
意味意义上的提示,会唤醒更多人关于端五节的文化记忆。无妨从今年开始,让我们重新记忆端五节,让它成为一个他人“抢不走、夺不去”的民族节日。
端五节作文5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五节,没月有处五、十五,二十五三个五日,“端”是开始将每个月第一个五日称为端午。端五节也能够称为“浴兰节”和“地腊节”。
从古至今,一般端五节人们多要包粽子,并摘许多的葛藤挂在门口的两旁。今天,奶奶买了许多粽子回来,说今天的午饭就吃粽子了!吃午饭是,每人拿到了一条粽子,这粽子是三角体的,外面是用几片苇叶包成的,外形十分精致,还用几条绳子绑了起来,为了不让苇叶掉下来。闻着看喷喷糯米味,让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粽子,赶快用筷子夹了一块,啊,味道还真不赖!
但是,在吃粽子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在公元278年前的爱国的伟大诗人——屈原。楚国在秦国在举进攻中惨败,秦国一举攻进成都,大肆烧杀和抢夺,顷见大势已去,便于五月五日抱着一块石头投入汩罗江。楚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从四面八方赶到汩罗江边,纷纭驾舟寻救,但还是未能找到他们心目中的爱国诗人——屈原,人民为了使让他们尊重的屈原的遗体不被恶吞食,人们就自发地做好粽子投入洒中供鱼儿食用。
这还是我这么正式地过端五节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