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暧昧短信 > 正文

故乡,等我回来

发布时间:2021-03-07

故乡,等我回来

故乡,等我回来

文/淮北王二小

清晨,天气有点冷,街上有点静。偶尔能听到一阵阵急促的鸣笛声,那是早起或晚归的人们。

关掉电脑,却怎样都睡不着,我找不到缘由,唯一的多是:8点多的时候,犯困,困得要命,喝了4碗咖啡,盛米饭的大碗!

迷迷糊糊地半睡半醒着,大约到了5点,外面还是一片黝黑,东方并没有出现书本上写的鱼肚白。我便起床穿衣出门下楼,准备回姥姥家,出了小区的大门,一阵风从斜对面刮过来,突然,我打了个寒噤。

街上的路灯低垂着头,马路对面一片待拆迁的房子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刺眼,空气中到处都是粪便的味道,街上人迹希少,一片死寂。

从一间破败不堪的房子里溜出的零星灯光,倒是不算刺眼,房子里传来锅碗瓢盆的撞击声,我想那一定是卖早点的摊贩在准备着自己的行当。

模糊听到有人说道:“他爹,要是实在疼得很的话,咱今天就不出摊了吧?外面那末冷……”

“现在啥都需要钱,咱哪能歇着?等咱家娃子大学毕业了,出息了,咱就能够随着享福了,就不再用摆摊喽……”

听完这话,不知道为啥,我心里特别的难受,难受的很。

庆相桥旁边的电线杆上贴满了广告,富婆征婚…办证…寻狗启示……

不远处,几个衣衫破烂的男人在寒风奏乐的马路旁熟睡着,那是拾荒的人儿。我突然觉得我和他们一样,只是吃住的地方不同罢了,我们都是这座城市的流浪汉,不是么?

这就是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么?这就是我们朝思暮想的城市么?这就是我们挤破头哭着喊着都要成为其中一分子的城市么?

电厂的大烟囱和平常一样,总是在没人的时候,冒着滚滚的浓烟。这是一座千奇百怪的城市,繁华与贫困,美丽与龌龊,微笑与诅咒,真诚与虚伪……望中有种逃离的冲动,我知道我终究还会回来,但美好的片刻已然成为永久,只不过是在记忆中罢了。

远处升起了袅袅炊烟,那是附近的庄户人家在生火做饭,我在外环上急速地前行着,两旁的树儿飞快地朝我身后的方向跑去,炊烟躲在了树的后面,踩在了河水的上面,打在我的身上,那感觉,真好!

我想,这才是我向往的生活么?

我便继续加速前行,狂奔了40千米,终究到达了目的地,来到度过了我全部童年的地方。

推开院子的门,姥姥正在喂羊,一声吱嘎的响声打乱了院子的宁静,姥姥回过头看到了我,惊诧地说:“我的老天爷呐,小二,你咋不打招呼就来了?”

我说:“昨晚做的梦不好,我心里放心不下,来看看您和外爷。”

姥姥看着我浑身疲惫的模样,心疼地抱怨道:”打个电话不就行哩?还大老远地专门跑一趟干啥?”

我说:“顺道给您送点东西。”

啥东西?媳妇给老人家买的几双雪地靴和棉袄,码数大小不是非常的肯定,怕不适合,时间长的话,不好调换,便让我亲身跑一趟,让老人家试穿一下。

我最感谢媳妇哪点?每次去逛街,总会成心无意地给俺家人买点东西,这点我比较感动。即使她平时花钱再大手大脚,我也会默许的。

眼前的村落也变了样,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了一些老弱病残,自然也就没有之前热烈了。

“外公呢?”我问道。

“一大早就去西南地晃荡去了。”姥姥说。

“大冷的天,现在地里又没啥活,去那干啥?”我问。

“还不是由于去年豆子收获不好! 他总是念道着今年小麦的收获,整天放心不下,隔三差五地就跑地里瞅瞅,都快魔怔了!”姥姥说。

刚说罢,就看到一个老头迈着‘外八字’步从村东头向我走来。老头穿着不算合身但还算干净的老式中山装,头顶一个鸭舌帽,两只手反背在身后,叼着烟袋的嘴里还哼着民间小调,烟雾伴随着老头的咳嗽声一颠一颠,忽闪,又忽闪,再忽闪……

这个老头便是我的外公,一个普普统统的庄稼人,一个一生只愿意生活在农村的老头。

“外公……”我朝着外爷的方向大喊道。

外公虽然聋,但离老远就看到了我,他压根就不管我说甚么,嘴里一个劲儿地抱怨道:“你个龟孙,来了咋也不提早打给电话!”

“地里小麦咋样?”等外公走近了,我问。

“强的很,就差一场大雪了!”外公一脸兴奋地说,继而又有点失落地嘀咕着:“眼瞅着这天儿渐渐转暖喽,不知道这雪还能不能下来!狗日的老天爷!下吧,越大越好!小舅子的!”

“没事儿,收获不好,大家都不好,如果食粮歉收,政府会给补贴的。”我说。

“补贴个屁!2亩多地就见了50多斤豆子,也没见着一分钱的补贴!”外公愤愤地说。

这50多斤的豆子咋分配的?除留了点种子,其余全部给我了,缘由就是由于媳妇说了句:想喝豆浆!为这事我还和媳妇拌了几句嘴,我嫌媳妇事多,想喝豆浆,咱自己可以买,媳妇嫌我管得太宽,而实际上,我是心疼姥姥外公,忙活了一幼子,就收那几十斤豆子,全让媳妇拿来打豆浆了。

想到这,我满心的惭愧,便想安慰外公几句。

“收获不好,食粮的价格也会涨上去的,这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我说。

但当说完这句话,我就后悔了,甚么乱七八糟的市场供求关系!外公压根就不关心这些,在他看来,食粮丰收,心里就踏实。如果欠收,他老人家心里就会觉得发慌,吃不香,睡不着,乃至还有可能落下病!

外公并未发现我满脸的不安和为难,自顾拉着我的手,来到里间,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苹果,敦促着先吃点水果。

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还仍然是个孩子,还是20年前那个围着外公转来转去成天哭鼻子的小胖子。

多是睡眠严重不足的缘由,我开始犯困,困得很,我便从包里取出咖啡,冲了一杯,想提提神。咖啡的味道在这个农家小院里蔓延着,多多少少显得不合时宜。

“你那喝的啥?”外公问道。

“咖啡……”我说。

“噢,听说过。”外公说道。

“尝尝?”说罢,我便把咖啡端给外爷。

外公尝了一口,‘噗’的一声全吐了出来。

“这是咖啡?”外公一脸惊诧地问。

“是的。”我说。

“咋一股尿骚味?城里人就喝这个?”外公一脸不解地问。

“我觉得蛮好喝的。”我说。

“好喝个屁!还没刷锅水好喝哩!”外公说道。

我便没有回答,自顾为难地笑着敷衍了一下。

中午,咋吃?

老模样!水饺!

外公坐在锅灶前拉着风箱,这么多年过去了,锅灶还是从前的那个锅灶,风箱还是从前的那个风箱。只是,我不再会常常围着灶台打转了!我想以后更加不会了吧?

“你现在的生意咋样?”外公问。

“挺好的。”我说。

“小二,咱人老几辈子都是正儿八经的庄稼人!你可不能走旁门左道!”外公说道。

“知道的,您想哪去了?您是从小视着我长大的,还不了解您外孙嘛!”我说。

外公想再多安排几句,姥姥插嘴道:“小孩子都长大了,比你学识高,比你知道的道理多,你成天瞎操心啥?”

外公马上就急了,说道:“咋啦?!再大,也是我的外孙,我说啥,他都得听着,还能反了他不成?”

眼瞅着二老马上就要拌嘴,我赶快把话题扯开。

我说:“今年过年,俺姐和妹都不回来了。”

外公生气地说:“不回来,拉倒!一生都别回来!等我死了,也别回来!”

姥姥瞪了外公一眼,说道:“小孩子不回来,自然有她的道理,你老叽歪啥?真是越老越魔怔!”

我知道,姥姥这话是‘口是心非’的,外公被数落的径自闷着头抽着他的宝贝疙瘩——旱烟袋,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

全部一天的时间都是在这类聊天的氛围中度过的,我想外公说的一定是气话,他内心是多么希望能看到他两个终年在外的外孙女。

不知道从甚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很繁忙,我们总是没时间,我们总是在忙,乃至连给家里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但我们永久不知道,电话那头有着多么漫长的等待。

傍晚的时候,天气变得更加冷了,我也该返回城里了,眼前的故乡不再是儿时的那个村落了,两层三层的钢筋混凝楼房零星散落在村落的各个角落,早年间的泥土路也变成了村村通公路。

可是,人,都去哪儿了?

毕业这几年,在城市奔忙之余,偶尔也会想起故乡,但仅止于偶尔,更多的时间还是在为生活繁忙,有时候从哪里看到‘故乡’这个词,我也会觉得既熟习,而又陌生。

夜幕降临,故乡开始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我,而我也走在了回城的路上。

向东,往西,奔北,在我以为我早已把故乡彻完全底地给丢了的时候,却发现,故乡一直都在我的身旁,那里有着无数的期盼和等待。

故乡,等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