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三句话
文/鲁钊
二月河幼年时浑厚、讷言,在某些方面还有点反应迟钝。
二月河的父母都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人,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那末刻薄。父母下了班在门前空地上洗衣、种菜、栽树,十来岁的二月河壮实有劲,一手提一桶水,干得很欢。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只要孩子健康成长,其他都不重要。
二月河懊恼自己的学习成绩,苦恼地问母亲:“我是否是天生就比他人笨?”
母亲说:“儿子,你有力气,能帮助爸爸妈妈提水、浇花、洗衣,这就是你的优势,你比他人健康、强健。”说着,母亲把二月河领到院子的花圃。
父亲凌尔文特别钟爱园艺,在自家院子建起花圃,他们家院子里一年到头开着不同时令的花。春季,父亲会带二月河到野外,不是赏春踏青,而是去寻觅嫁接菊花的母本——黄蒿和野艾,移回来,密集地栽在苗圃里,长大了嫁接菊花。到秋季,一盆菊花可以开出五六种色彩的花。还有扦插的各种树苗,果树中的桃树、杏树、梨树、无花果,花木中的月季、桂花、松枝、小柏枝等。他的嫁接技术很好,靠接、枝接、劈接、芽接,没有他不会的,他只要接,准活。
许多年后,电视台报导一则消息,说西红柿和土豆嫁接成功:上头结西红柿,土里结土豆。二月河与mm看了这则报导都笑了,由于几十年前父亲试着嫁接这两样,每次都成功,只不过嫁接后土豆长不大,西红柿像葡萄,就顺手拔掉扔了。父亲培养的桂花特别好:把桂枝皮削掉半边,用塑料袋包上湿土,严严实实扎起,第二年春季,把原枝的下部剪断,一株新桂花树就诞生了。()桂花是丛生,要想长成桂花树,也得嫁接。选择一棵冬青幼苗,再从旁扦插上桂枝,成活后与冬青靠接,就是一株亭亭玉立的桂花树苗。
在花圃前,母亲指着那些青翠欲滴的果木,苦口婆心地对二月河说:“娃,你仔细看看这些树木水果,记住三句话。
一是丝瓜、豆荚长得快,一夜就可以长一大拃;水杉长得慢,但最后长得高、长得壮的是水杉。人不怕成长慢,只怕不努力。
二是丝瓜、豆荚虽然长得长,却靠攀附树木,没有对别的树木的攀爬,它就长不成。人不要靠攀附他人,得靠自己。
三是桂花不嫁接,就会丛生,长不成大树,嫁接后,才能长成桂花树。人要学习,通过学习,去转换自己,发展自己。”
母亲的这三句话,让二月河受益毕生。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部队,不管是钻岩穴建国防工程还是下煤窑挖煤,他都没怨天尤人,哀叹命运不济,而是擦亮心中的理想,坚持不懈,终究厚积薄发,成为着名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