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给一名父亲的散文诗
文/胡昕
成都的肖大爷,今年90岁。其女儿60岁,先天智障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数十年来,肖大爷与女儿相依为命,不离不弃。当有人问及肖大爷的心愿时,肖大爷说:“没别的心愿,就希望我得走在我女儿以后,由于我走了女儿就没人照顾。”浓浓父爱,使人动容。——题记
夕阳,如期而至,照旧在这一刻用最浓郁的色采,渲染着父亲的背影。
本来,淌过河流的父亲,应当有一块宁静的草地,在和风的轻拂中,所有的疲惫都丛生出葱茏的绿茵;
本来,超出山岭的父亲,应当有一片恬淡的林子,阳光从枝叶间筛下来,星星点点汇成生命最后的诗意。
父亲其实真的苍老了。
苍老了的父亲,却不敢让脊背曲折,必须挺立如树,为孩子撑起一份安宁。
苍老了的父亲,却不敢让脚步盘跚,他得让孩子踩着他的脚印,谨慎地避开路上的泥泞和荆棘。
苍老了的父亲,却不敢让老迈的手臂垂下来,必须亢奋如初,像岛礁上的灯塔,在茫茫人海中为孩子指引回家的方向。
苍老了的父亲,却不敢让生命的梦想枯萎,必须用全部的信心使其鲜活,如欧·亨利笔下的那片绿叶,为孩子挥去岁月的孤寂。
父亲牵着孩子,夕阳拉长了他们的影子,世界在他们的影子里非常静谧。
父亲守着孩子,酷似两株相识的树,没有言语,没有交换……除爱,没有甚么东西可以打扰他们。
父亲就这样站立着,石头一般地站立在我们的中间。
对孩子来讲,父亲是依托,是踏实。
对我们来讲,父亲是承载,是人类血流涌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