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暧昧短信 > 正文

妈妈你可曾记得,那顶草帽

发布时间:2021-02-24

妈妈你可曾记得,那顶草帽

妈妈你可曾记得,那顶草帽

文/孙二娘

宝宝诞生,你欣喜地看着他成长。在幼儿园,他画画得了奖,你猜他以后也许是个画家;他舞蹈得了第一,你说我的孩子怎样有这天分呢;他当了小班长,你就觉得这孩子真是当官的料……那时,你好像有没有数梦想可以期待。

但到了中学,你发现,重点中学里人才辈出,孩子的成绩只是中等水平。你也开始明白,自己家宝贝只是个普通小孩儿。至此,你再跟孩子说话时,语气就从溺爱变成了苛责。爱之深,责之切,可孩子不会明白,自己的境遇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那些失落的妈妈

80后娜娜一有空就在QQ空间里晒女儿的美人照,吃的用的全找代购从国外买。跟她相比,办公室另两位女同事的空间内容就现实很多。

“今天老师发信息,说孩子考试没有到达A。我回:他考多少分我们不介意,只是希望他能认真对待考试。”70后的刘婷,儿子读小学二年级,她更在乎的是孩子的素质教育。

“每天一到下午6点,女儿学校就会不停发来信息:每门课甚么作业,今天测验分数是多少,下午几点放学……弄得孩子跟劳改犯似的,一丁点儿隐私都没有。”60后的李文,女儿念初中二年级,几近每一个工作日都为那些短信忧愁。

副院长是50后,他女儿早年出国,多年未见面了。他说:“有时候我觉得子女就是前世的债主,小时候你捧着宠着,不知哪一天,她忽然就不需要你了。我那女儿,连我和她母亲的生日都不记得。”

娜娜问:“是否是你说太重话,伤害了她?”副院长说:“对她严厉只是在逼她上进罢了,都是独生子女,能不寄与厚望吗?”

也许,正是这类厚望,才让孩子与父母愈来愈冷淡。

多数父母,本着再穷不能穷孩子的思想,对孩子的要求多半都会满足。要吃麦当劳、要用米奇的书包、要买手机、MP4、电脑……他人有的,自己家孩子也要有。

当小孩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时,你却看他不顺眼了:这孩子怎样这么不知道节俭?在饭店里要甚么果汁?出门就不能乘公交?

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父母的话就更伤人了:“我们给你花那末多钱,你拿这样的成绩来回报我们?”“上这个重点中学我托了多少人,找关系花了多少钱,你怎样不知道珍惜呢?”

中学时,很多中学会按成绩分班。很多从小被捧着夸着的孩子,突然发现自己其实不是那末优秀,会很受打击。回想一下,你家的饭桌上有过这类话题吗:“老张的儿子考上了清华,钢琴也过了9级,人家怎样教育的?”“我就说你太爱饮酒,儿子的智商受了影响,升学竞争这么剧烈,你还是找关系花钱吧。”

这个时候,孩子表面上没甚么改变,可他那颗渴望得到支持的心,再次遭到了伤害。

不要关掉沟通的那扇门

林林的母亲是一家著名中学的英语老师,和丈夫离了婚独自带林林生活。虽然林林读书不用功,妈妈还是想办法把他转到了自己的学校。妈妈常常哭,林林看妈妈哭,很心疼。他的班在妈妈带的那个班的隔壁,听说妈妈被班上的学生气哭时,他冲到隔壁班,把气哭妈妈的孩子打了一顿。

因而,母子俩吵了起来。“你管好自己就好了,管我班上的学生干嘛?”妈妈吼。“欺侮我妈就不行!”“你是我儿子,染着个黄头发,让我在学校怎样管他人?”林林妈哭着说。“我说不上你的学校,你非让我上,我都快得抑郁症了!”林林大叫。

渺渺爸爸是国企的领导,很自负,每当看到周围的孩子没教养,他都生气地说:“如果是我女儿,早一巴掌打过去了。”后来大家才得知,渺渺出国以后与父母相当冷淡,失恋、离职、开店,全是做完以后父母才知道。

从吼叫叱骂,到客气生分,这其间有一个进程,惋惜父母们都没意想到。父母们都觉得,你是我生的我养的,我理应按自己的方式塑造你,你不要拖拉磨蹭,不要浪费时间,不要说粗话……长此以往,孩子便关上了与父母沟通的那道门。

我大学毕业以后,对父母就只报喜不报忧了,我觉得这是爱他们的表现。后来我发现,儿子跟我一样报喜不报忧。有一次儿子去楼下玩滑板车,遇到几个小流氓,他们抢了儿子的滑板车。儿子当时七八岁,他很惧怕,却宁愿跑到楼下保安哥哥那里哭,也不敢上楼告知我。

这件事让我很难过,我对他说:“儿子,不管遇到甚么事,不论是做错了还是惹祸了,你一定要告知妈妈,由于你永久是妈妈的孩子。”其实,这话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容忍他出错,并且在他需要的时候理解并帮助他。

《草帽歌》中写道:妈妈你可曾记得/你送给我那草帽/很久之前失落了……它在何方你可知道……就像你的心儿/我再也得不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路上,都有迷茫、恐惧、挫败的时候。如果父母能在恰当的时候,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如果每对父母,从开始就明白自己的孩子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员,也许你们和孩子就会永久在彼此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