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方的母亲
小时候我对母亲的所有印象,几近全部来自父亲、亲戚、邻居,乃至是继母。褒贬不一。我不清楚母亲究竟是个怎样的女人,由于在我3岁的时候,他们就离婚了。
在那之前,我唯一的印象就是母亲给我买的一条裙子,我保存了很多年,到现在还记得样式和花色——不知是对母亲的想念,还是对裙子的钟情。
亲戚说我长得像母亲,为此我还常常照镜子,希望从中找出点妈妈的影子来。但我总归还是恨她的,恨她不在我身旁。
相隔十几年以后,她回来看我。见了面,我看到她有一张微胖的圆脸,眼角堆积了皱纹,烫了小卷的头发随便挽着,不大的眼睛笑得眯起来。好像,我真的是有点像她。
开始时,我有点儿拘束,有点儿陌生,但她注视我的眼光,让我百分之百地相信她就是我的妈妈。我想世界上不会有比这更深情、更专注、更珍惜的眼光了吧。
她带我去外婆家,笨拙地拿出手机给我拍照。刚开始我觉得有点儿可笑,但她说这一走不知甚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她要多拍些照片留着。吃饭的时候,她不停地往我碗里夹菜,我说吃不了那末多,她还在夹,仿佛想补偿这些年不在我身旁的遗憾。
我们一起躺在床上,她给我讲她这些年的漂泊。她没有技术,没有文化,只能做体力活儿。感情也是几经曲折,终究嫁给了一个老实的男人。她说:“虽然他没甚么本事,但对我还是不错的,没有坏脾气。虽然穷,但是终究在异乡有了一个自己的家。”她现在又有了两个儿子,都快上初中了。(感恩母爱 )为了赡养家人,她每天还要去工地上做工。
她接着又感叹和父亲的婚姻,听得出来的惋惜。她轻轻地拉起我的手,抚摸,叹息。我心里很紧,说不出甚么安慰的语言,只能探过身子,抱住她安慰:“不要难过了,好好过你现在的生活。”
我心里很酸楚,这么多年来,我没有在她生病时给过她一个拥抱,没有为她端过一杯水,没有给她烧过一道菜……我凭甚么恨她呢?看着她朴素的穿着、欣喜的眉梢,我想,她虽然不富裕,但是应当很快乐吧。
临走时,她陪我坐在床上。我们都没有说话,她就看着我梳头,然后往我手里塞了100块钱,让我自己买点需要的东西。我沉默着点头。她开始吩咐,好好吃饭,珍重身体,听爸爸的话……我低着头,逐一答应。
最后,她把我抱进怀里,咽哽着对我说:“女儿,妈妈走了。”
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落在妈妈的衣衿上。我明白,不管她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她永久是我的母亲,而我,是她最珍重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