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感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物高秉涵业绩
【获奖名片】
高秉涵:悲莫悲兮生别离
【颁奖词】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阎肃:这海峡好浅好浅,深不过我的遗憾。抱回的岂止百十个骨灰罐,抱回来的人心啊,不计其数上万。深信着亲情骨血相连,谁也隔不断隔不断。
张会军:75岁的老兵老人,用微薄的气力牵动所有游子的梦回故乡的欲望。我们敬佩他的忘我和亲情。
【业绩】
《高秉涵:见证海峡沧桑的台湾老兵》
高秉涵,台湾律师,老兵。1936年诞生于山东菏泽。
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曲折和艰辛,同时也见证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
高秉涵生于山东菏泽,13岁已成为“小学兵”,在“南逃”路上几近丢掉半条命,展转抵达台湾以后,他又成了孤儿流落于台北街头。他流过浪,做太小贩,几经周折考上了台湾“国防学院”法律系,毕业后成为金门驻军军事法庭的法官。
他审的第一个案子是金门逃兵案,一个兵士在值岗时冒险抱一只轮胎穿越金门海峡想游回厦门的家,但是没能成功,被判处死刑。一个想要回家孝敬母亲的人怎样会有死罪?为何一段浅浅的海峡会让骨肉同胞分为两个世界?身为法官的高秉涵无能为力,但他的内心遭到极大的震动。
1973年,高秉涵退出军界,成为一位挂牌律师。1979年,离家31年后,高秉涵写的第一封家书,由台湾至欧洲、经美国寄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经北京、广州、辽源,用时三个多月,于母亲葬礼确当天抵达亲人的手中。
两岸开放后,他开始奔走于大陆和台湾之间,义务为台湾老兵寻亲提供支持,20多年间,前后抱回了54个老兵的骨灰罐,帮助他们完成遗言,回归故乡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