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暧昧短信 > 正文

因为母爱,我们永远都是娃

发布时间:2021-01-21

因为母爱,我们永远都是娃

感恩:由于母爱,我们永久都是娃

她的心,几度丢失

十多岁的时候,听姥姥讲过这样的事:15岁的母亲带着两岁的小弟弟出去玩,结果弟弟走失了,再也没有回来。姥姥还告知我:“你妈弄丢了弟弟,躲在外面两天不回家,回到家里几近两个月不说话,大家都以为她变哑吧了……”

想想,一个15岁的女孩承受了怎样的心理压力!在那样的环境下,年少的孩子可能会唯唯诺诺、谨慎翼翼地讨好每一个人。当她长大后,她才有气力抗议了,便以暴躁的脾气来反击曾让她压抑的环境。

在她的心里,那个走失的小弟弟就是她的第一个儿子吧。命运实在玩弄人,10年以后,她又一次丢失了自己的儿子!

我本应当有个哥哥,那是个早产儿,生于1972年5月,生下的第二天就死了。母亲后来的两胎都是女儿,而且母亲身体不好,生下mm后就做了结扎。奶奶很生气,一直和母亲别扭着。

母亲从未和我们提及她的“儿子”,我也以为粗心的她不会太在乎那个早逝的生命。有一天,供电公司一个小伙子上门收电费,和母亲闲谈,说他是1972年5月生的,母亲的眼睛一亮:

“1972年5月?真的吗?”母亲对那小伙子特别热忱,还留他在家吃晚餐,弄得小伙子手足无措。

我终究明白,母亲一直惦记着她的儿子。可是。有谁读懂了她的心呢?

工作后,他人给我介绍了程。第一次见到我母亲,程就阿姨前阿姨后地叫着,还和母亲拉家常,帮母亲做饭,母亲欢乐得嘴也合不拢,不停地给我灌耳边风:“这个孩子不错!”或许是受了母亲的影响,不多久,我就和程结婚了。

可是,程这个“儿子”孤负了母亲!婚后第四年,他背叛了我,我咽不下这口气,马上和他办了离婚手续。端五节,我带女儿回老家,母亲才知道产生了大事。她呆呆地坐着,满面的泪水。长这么大,我历来没看见母亲流过泪。她的心再一次被“儿子”带走!

她的梦,几度破碎

那天,母亲坐在花坛边,打量着一朵小花,唱歌,一个四十来岁的女子迟疑着走过来,叫道:“方老师,是您……”

一声“方老师”让我突然忆起母亲那亮丽动人的青春:她曾是一位受人敬慕的多才多艺的女教师,一个人既教语文和算术,也带音乐、美术和体育课。姥姥说,村里姑娘们要绣花,都是先拿布让母亲画,母亲最爱画蔷薇、菊花和牡丹。

这些都是我10岁以后,陆陆续续听到的。自我记事起,我只知道母亲是纺织厂的女工,常常要上夜班,回到家直喊累,总是给我们两姐妹训话。(
)父亲说,母亲生了我以后,为了照顾家庭,调到了离家近的纺织厂。

高考时,母亲坚持让我填某个师范学院,她说出来的理由是:她的一名同学在该校当副校长,关键时刻会帮我。正是年轻气盛的年龄,我故意和她对着干,将志愿表进行厂大涂改。当某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通知书送到我手中时,母亲气得直跺脚,而我却有一种叛逆者的快感。

我大二那年,母亲所在的纺织厂改制,45岁的她下岗办内退。她感慨:“当年的同事现在还是学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呢。”我说:“人家还羡慕您这么早就退休呢!”

在母亲未得病之前,我一直没有认真去想过母亲的内心。她本希望女儿能延续她的梦,但是年少轻狂的我轻易地给了她一击,直到晚年,她依然放不下三尺讲台的心结,可是,没人理睬她。现在,在她错乱的幻影里,不知是不是还有那份执著?

我离婚后,母亲担心外孙女无人照顾,决然将老家的房子卖掉来了省城。他们攥着一生的积蓄转游了半个月后,终究买下了一套80年代修建的小房子。没有阳台,母亲只好在那狭窄的窗台上种上牵牛花、金银花等藤蔓型植物,父亲却嫌它招惹蚊虫,扯掉了。春季,女儿学校发了一包花籽,让孩子们视察种子发芽和生长的情况。母亲每天都要去看那花盆好几次。一天上午,我正在上班,母亲突然打来电活,很欣喜的腔调:“发芽了!一点点乳白色的芽从土里钻出来了!”正忙得焦头烂额的我很不友好:“就这事啊?”母亲讪讪地说:“是的,就这事。”

母亲所住的小区老人们大都是退休干部,母亲身觉与他人有差距,很少和他们来往。母亲最大的爱好就是每天蹲在花坛旁,认真视察那一株玫瑰、一朵山茶花怎样经历一年四季。她的人生经历了怎样的春夏秋冬?除她自己,我们都没有好好去体会。

她的爱,无处安置

我离婚后,母亲非常着急我的个人问题。我其实不谢绝新的爱情。也尝试着结交过一些人。但是我历来不和母亲谈这方面的事,每次她问起,我都会不耐烦地回一句:“我就是一个人过,怎样啦?你就别管闲事了!”谁都听得出,这话里有无穷的怨气。我对母亲的怨源于她对我的冷漠。在我的记忆里,她历来没有抱过我、拉过我的手、摸过我的头,包括青春期的发育,她也历来没有和我讨论过。我在跌跌撞撞中自己摸索着长大,也渐渐构成了冷漠、强硬的性情。

我平时很少去母亲家,偶尔去,母亲就像过节般高兴,做很多菜,忙繁忙碌。每次走的时候,她都会准备很多水果、副食让我带上。我开口就是“不!不要!”但最后常常还是会带上一些东西。

不单单是我,家人大都谢绝她。由于母亲脾气坏,爱唠叨。而且说得又不靠谱,大家就认为她是一个没甚么主张的老太婆。直到她得病后,我才猛然觉悟:一次次的谢绝带给她多大的伤害!

杂志上有一条取得特等奖的短信:“趁着您还能听到,让我多喊几声妈妈;趁着您还能微笑,让我的眼光驻留在您的面颊;趁着您照旧爱漂亮,让我梳理您渐稀的白发。妈妈,有您在,我才是真实的娃!”

有些事,永久不可能了,比如,和您回想青春、回想梦想、回想满院子的蔷薇花,您已基本失忆,我的惭愧没法再表达。但是我叫您,您一定能听到;我握着您的手,和您轻语,您一定能知道那是女儿。有我在,您幻影的世界就不会孤单吧!而倔强多年、坚固多年的我,也需要在您的陪伴下羽化成一个有着柔软的心的女人。即便您的手冰冷,您的眼神淡然,我知道,有您在,我才是真实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