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感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人物:郭明义
郭明义,1958年12月诞生,中共党员,1977年1月从军,1982年复员到鞍钢矿业公司工作,现任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曾前后荣获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道德模范、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希望工程突出贡献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全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等荣誉称号。
这是一条他再熟习不过的一段路。
从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桃山路5乙,到鞍钢齐大山铁矿,是郭明义家到单位的距离。
15年来,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再从那一头走回这一头,郭明义用步伐丈量着工作与生活的长度。
15年里,他走过的采场公路里程达10万多里,相当于4次长征的路程。他所保护的公路达标合格率达98%。
15年来,他每天早5时从家动身,提早两小时步行到单位,还常常加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近2000个工作日,直接和间接为企业创效4000多万元。
2010年8月11日,老郭工作中普通的一天,故事一样从那条不寻常的路开始……
在部队五次获嘉奖
又是一天的早4时30分,天还没大亮,郭明义和爱人孙秀英便爬了起来,即使没有闹钟,这个时间也像计算好一样,15年如一日。
早餐是面条,饭桌上老郭又宣布了一个消息,“老伴儿,甘肃那边产生泥石流,那里肯定很困难,需要帮助,我捐了1000块钱,跟你说一声。”
“哦,好。”孙秀英也习惯了,只有答应的份儿,老郭总是这样“先斩后奏”。
短袖的工作服还没晾干,老郭只能套上冬季的长袖工作服,灰色的衣服晒得有些黑,裤子臀部的位置明显有两块柏油的痕迹,老郭说,平时在班上累了,回办公室远,就座在地上,那些印儿就再也洗不掉了。
整理好衣服,楼道里还有点黑,老郭一个箭步走出门,老郭说,当年自己作为新兵代表发言时,也是这样的步伐。
1977年1月,鞍山火车站广场上的动身仪式,作为发言代表的他第一个冲上讲台,慷慨激昂地发表完宣言后,发现手里的讲稿居然忘了看了,但新兵们发现,没错一个字。
到了汽训队,却被安排到了炊事班,虽然不能学开车,可郭明义没有一句怨言。
1980年6月,郭明义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作为汽训队的兵,郭明义“驾驶风格正直,业务考核中成绩良好,行车几年来无事故……”
在部队时,他是五次取得嘉奖的学雷锋标兵。
永葆本质的共产党员
1982年1月,郭明义复员到了鞍钢齐大山铁矿,成为一位大型生产汽车司机,第二年,他就创造了单车年产的最高纪录。1984年,他被推选为车间团支部书记。一年后,他所在的支部就成了全矿的标杆团支部。
1987年,郭明义被调入齐矿党委宣扬部任理论教育干事。虽然成绩出色,但1988年6月,齐矿党委宣扬部被撤消。年龄最小、到部门最晚的郭明义被安排在矿内的劳务市场培训。“这是个沉重的打击”记者问。“这怎样了很正常,哪一个岗位都需要有人去干,你为何要有情绪你是单位的一部份,听从指挥!”毫无怨言的郭明义还做起了其他人的工作。
1992年,老郭考入英语强化班进修一年,积极备战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齐矿扩建工程。(励志名言)次年开工后,老郭担负了电动轮现场组装的英文翻译。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外国人也对老郭直竖大拇指。
美国一家公司澳大利亚售后技术服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区总管,对郭明义的敬业精神、技术能力和高尚品格非常赞美,两次劝老郭到他所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工作,并许诺可以拿到比老郭当时每个月收入(1000余元人民币)高6⑺倍的工资,都被老郭婉言谢绝。
每天提早2小时到岗
一路步行,老郭仍然健步如飞,记者却已精疲力竭。40分钟后,抵达采场。早8时,白班职工到岗,老郭已在采场里走了几个来回,前一天下过雨,老郭的黄胶鞋已湿了一半,两双鞋垫都透了。
在采场步行检查一遍,仔细观测每处道路的平整度、坡度和宽度,然后赶回办公室制定下一步修路计划。
他每天工作都在10个小时以上,不管双休日、节假日,还是家中有事;不管是漫天飞雪,还是大雨滂沱;不管是烈日当头,还是雪窖冰天,15年中,从没有阻挡过他的步履。
仅义务奉献的工作日,就将近2000个,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为工作,老郭的女儿从上小学到考上大学,12年里他没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女儿高考,他也提早2小时照旧到采场上班;即使是女儿上大学报到那天,他只是把女儿送到火车站……
大家眼中郭明义
爱人孙秀英:“他平时没有星期六、星期天,几近是每天上班,每天早上5点多钟就走,过年也不歇一天。一开始我很不理解,人对工作痴迷到这类程度?”
齐大山铁矿车间支部书记刘洪良:“他其实不用每天在采场现场,完全可以坐办公室,但就是坐不住,在我的印象中,在烈日底下曝晒就曾三次中暑,干活太玩命。”
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副矿长汪忠海:“十几年来,郭明义常常向我反应各种问题和困难,但没有一件是他自己的事。工作中从没有讲过任何条件和代价。”
15年每天靠步行提早2小时到达采场,记者在鞍钢采访时把这个问题抛给了10余名老郭的同事,有人回答能坚持三五天,有的说是半个月,也有说一个月的,但超过半年的就没人敢搭茬儿了,“15年,提早两个小时上班累死我也没那精神头儿。”一名工人说。
记者对话郭明义
辽沈晚报:15年,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你自己有甚么样的秘诀和方法?
郭明义:我想如果说有秘诀的话,那只有一个:是不是酷爱你从事的职业!对待你酷爱的职业,去专注,去投入!
辽沈晚报:名利对你来讲意味着甚么?
郭明义:从小我就“虚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到部队,希望得到领导的夸奖;上班了,也希望工作得到肯定。我认为人应当出名,但不是寻求物质、金钱方面的虚荣,更不能利用你的名利,而是通过你的工作取得肯定,如果是这样我愿意取得各种“名利”。
辽沈晚报:工作中坚持这样做,你到底为了甚么?
郭明义:其实很多人常常问我,老郭,你这么做到底图甚么说实话,我真的啥也不图。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寻求、人生选择。从入党那天起,我就选择了跟党走、多为他人奉献的人生道路。所以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位党员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都是我应当做的事。换句话说,如果坚持,谁都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