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话 > 正文

你连几点睡觉都控制不了,还想控制人生?

发布时间:2021-04-22

你连几点睡觉都控制不了,还想控制人生?

你连几点睡觉都控制不了,还想控制人生?

文/李清浅

1

朋友莉莉告知我,昨天晚上的早睡计划再次以失败告终:“我接连一周都是夜里一点多才睡。本来昨晚下定决心,不管如何也要12点前入眠,结果又是一点多才上的床。”莉莉发来一个捂脸的表情。

“那为何没早睡呢?”我追问。

“我做不到啊,我在追电视剧。快12点的时候,我就命令自己只看十分钟,结果不知不觉中居然看到一点半。你说我自制力是否是太差了啊?”

这个嘛,绝对是的!

不知不觉中,身旁的晚睡族愈来愈多。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好玩的话题,“你有多久没在12点前入眠了”。一个男生回答,大学毕业后就再也没在12点前睡过,已八年了。而点赞者不在少数。

前段时间还在朋友圈看到一句好玩的话,叫“别睡太晚,对手机不好”。乍一听,哑然失笑,不过的确,大多数晚睡的人,其实不是在工作,而是在玩手机。大屏智能手机时期,睡眠成为一件很难保障的事,刷刷朋友圈、看看定阅号、追追剧,磨磨蹭蹭,上床就清晨一两点了。

大家都知道早睡早起好处多,可还是有好多人每天都被自己的习惯性晚睡打败。虽然大脑已下了睡觉指令,另外一个自己却各种耍赖、百般不服从:就再玩一小会儿!我马上去睡了!总之,终究结果是——又熬夜了。

更有甚者已改变了生物钟,养成晚睡的习惯,清晨一点的时候正精神呢,完全没有睡意,结果第二天凌晨,八个闹钟都叫不醒。如果不是有“上班”这件让人不能不起床的“要事”,简直会完全昼夜颠倒吧!

我曾采访过一个作家,她不但自己开有公司,还在当地作协任职,每天坚持写作。我原以为她肯定忙到很晚,她却说每天晚上十点前会准时睡觉。

我非常惊讶,由于晚上十点,我的“夜生活”才刚开始。我问她,那末多事情能做完吗?她回答,能啊,早上起来早早做就是了,睡得早睡眠足,才会精力充分啊。

我当时非常没出息地讲述了自己想早睡却总做不到的状态,作家说:一个人连自己几点睡觉都控制不了,还企图控制人生?

而这,成为我履行早睡计划的契机。

2

说来惭愧,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做不到早早入眠。作为一个孩子妈妈,小朋友入眠后,我才算真正地“下班”,终究可以喘口气了,我会看看小说或码码字,一般12点左右才会上床睡觉。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我没在追剧。

不追剧,我的生活听上去非常正能量,又是看书又是码字;一追剧,我全部人就玩完,常常很没有自制力地看到一两点。

最夸大的时候,我用三个晚上追完一部剧,共16集20个小时左右。所以,连续三天,我都是夜里两三点才睡。最晚的一次,我睡觉的时候已清晨四点半,早上七点半又爬起来去上班了。那时年轻,狠命糟蹋身体,竟不知爱惜自己。

生宝宝后,逐步觉得体力和精力大不如从前,偶尔追剧到一两点,全部人会又乏又困,一周都调理不过来。不但状态很差,还严重影响工作效力。

我觉得,晚睡给我带来的最显著的挫折不是休息不好、皮肤不好等问题,而是严重的懊丧感、挫折感,乃至无力感。有时,乃至还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讲真,大多数人晚睡,其实不是有甚么重要的工作等着做,而是在“文娱”,比如看电影、追剧、玩游戏等等。而不能早睡,不过自控能力差,意志力薄弱。

采访完那个作家后,我成心识地调剂睡眠时间,现在已基本能够做到11点半前入睡。这样早上起床时,我能保证睡七个小时左右。

做到这一点,我最大的心得体会是,睡眠得到保证后,全部人精神状态好了很多,工作效力也有所提高,另外就是,由于自律带来的心满意足感。

3

做到早睡早起,说难也不难,主要看你的决心和毅力。在有了强烈的早睡的动机后,你可以规定自己几点睡,然后想方想法去履行。

首先,要阔别手机。由于手机这玩艺儿太强大了,简直能把人所有时间吸光光。其实讲真,对大多数人来讲,晚上11点后,并没有甚么人会再找你聊天或谈论要事。所以,我规定自己不带手机上床。

第二,提早做上床的准备。比方,我计划11点半前入眠,那末11点前就洗脸刷牙,争取11点已上床,而且会选一本书带上床,睡前读半小时的书。时间长了会逐步发现,每晚坚持读会儿书,会让人心平气和,收获多多,简直不能再美好。

第三,当机立断。晚睡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拖延症的一种表现。想早睡,必须当机立断:现在就去睡,而不是,看完这集就睡,或玩完这一局再睡。你允许自己看完这一集,那末有可能就会允许自己看完第二集。

第四,适当运动有益于早些进入眠眠。如果没有晨练的时间,无妨尝试晚上七八点运动半小时,走路、跑步、跳绳都是不错的选择,既有益于身体健康,运动带来的疲惫感还容易让人进入眠眠。

好消息是,当你尝试过两周早睡,体验到它带来的美好,那末,你会非常珍惜早睡这一好习惯,会想办法守护你的睡眠,由于它真的很美好。

请记住,控制得了几点入眠几点起床,你才有可能进一步控制自己的人生。

来源:有书(ID:youshucc)| 作者:李清浅,即便生活给了我一地鸡毛,我也要把它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个人公号:李清浅(ID:wliqingqian),微博:@清浅李。本文首发于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