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话 > 正文

流淌在心中的暖流

发布时间:2021-01-26

流淌在心中的暖流

流淌在心中的暖流

文/柳萌



生活里常听人说,某某人很仁慈。犹如说,天空的清澄,草地的干净,大海的宽阔。是啊,仁慈人的心胸,本应当一尘不染,单纯天真,容纳万物,永久保持孩童的天真。即便遇到恶人坏事,他们也总是往好处想,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用理想的金砖建造精神的圣殿。有朝一日这圣殿坍塌了,上了当吃了亏都浑然不觉,还在检点自己的不足与过失。仁慈的人就是这样可爱。由此我晓得了甚么叫仁慈:仁慈,就是一股无污染的暖流,在心肠畅快地自在流淌。所以莎士比亚说:“仁慈的心肠,抵过黄金。”



仁慈的人没有害人之心,没有占有之欲,没有窃名之想。仁慈的人只有助人之心,只有感恩之意,只有怀旧之想。仁慈的人总是帮助或玉成他人,遇事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管对方领不领情,都心甘甘心地去做。希望他人好,感念他人好,帮助他人好,这是仁慈人基本的心质。仁慈的人崇尚自然,心不设防,口无堤坝——心口相通,不仰权贵鼻息,不欺凡人弱小,一身的坦荡筋骨、洁净柔肠。所以仁慈人活得格外轻松洒脱,觉睡得踏实,饭吃得香甜,行动看似平常,内心却非常高贵、坚实。仁慈和仁慈人有种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



俗语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就整体的普通人来讲,除短暂的利益结合,能够长远地相伴而行,还是得益于仁慈的品性。仁慈犹如一条攀山绳索,彼此相济相扶登临高处,领略无边美景,愉悦心情,这时候越发感到仁慈的美好。仁慈与险恶水火难容。跟伪善的人打交道,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即便有时想法相合,一旦触犯他的利益,照样会置你于死地。交友识人最好的衡尺,就是看他是不是心肠仁慈。仁慈,远比职位、财富、学识重要很多,尊贵很多。



仁慈和险恶,是一对孪生兄弟,品性都是与生俱来。由于后天所受环境影响,和本身修养和学识不同,渐渐就有了改变。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就是告诫后代,做仁慈之人,干仁慈之事,给家族积福。在传统文化中,积善与积财,地位同等重要,在个别家庭中,把仁慈看得比财富还重要,由于财富总有散尽的光阴,善德却似绵延的清澈水流,永久奔腾于历史长河中。



乐善好施的品德,非常高尚。这类仁慈的品德,如绽放的花,如飘逸的云,如流淌的水,于不知不觉间,给你以感染,给你以温暖,让你感遭到美好。仁慈人做善事,从不夸耀邀功;仁慈人做错事,总是勇于承当。仁慈人多有恻隐之心,绝无乐祸之意。仁慈人的心太软,仁慈人容易轻信。这看似是仁慈人的弱点,实际上是仁慈人的优点。我特别喜欢《老子》中“上善若水”的语句。谁若真有这类崇高境地,性情就会似水柔馨悠久,在人生河道里从容前行。如此仁慈的人一定长寿。



仁慈,不是装潢品,不是勋章和鲜花;仁慈,是心肠的坦露,是人格的彰显。因此,仁慈谢绝虚伪,护卫神圣名誉。那些把做善人挂嘴边的人,那些把做善事当名利的人,本身就是对仁慈的玷污,何谈心肠的仁慈呢?仁慈跟其他事物一样,有真伪之分长短之别。(
)只想在人前做善事的人,即便真是善事也要打折扣,做善事就是甘心做善事,做善事有种欣慰的感觉,这才是仁慈的真实流露。一时间做善事容易,一生做善事很难,不过只要心中装着仁慈,让仁慈的暖流在血脉流淌,正直、坦诚、大度、从容地生活,你就是仁慈的化身。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受种族、宗教、地域、文化、地位、语言等外在东西的左右,从而在心灵或行动上遭到阻隔。惟有仁慈是人类共有通道。如果你是个仁慈的人,不必签证和护照,走遍全球都有笑脸相迎。仁慈有自己的肢体语言,不需要翻译就可以交换,而且很快就会气味相通。仁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战争残暴吧,瘟疫可怕吧,地震苦难吧,都会有仁慈的光亮在闪烁。仁慈,如此富有魅力;仁慈,如此内涵强大。难怪有更多的人愿意做个仁慈的人,难怪有更多的艺术情势赞美仁慈。仁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魂魄。



我历来不怀疑仁慈的存在。虽然生活里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像野蚕似的啃食着社会肌体,但是只要有仁慈这股暖流在,我们的生活总会有希望和光明。

从社会人群结构看,普通人永久是多数,善行在普通人中最多,又何愁善行天下呢?仁慈的人多一个,仁慈事就多许多,日积月累,相互鼓励,仁慈重归人的本性,那时社会一定更美好。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说:“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动。”那就让我们依照另一名大作家、俄罗斯的高尔基说的“做一个仁慈的人,为人类去谋幸福”吧!噢,最少不要伤害无辜的人——这是仁慈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