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酷6开创人李善友:创业应当是快乐的
过去创业的时候,我理解中的创业就是一件挺痛苦的事情。就算你创业成功以后,对人生来说,可能也是刚刚起步,人生还要经过几个起落,最后才能实现人生真实的生命力的绽放。这类情况下,创业的目标就不是一个具体的事情,而更像是一个方向感。
过去创业的时候,我理解中的创业就是一件挺痛苦的事情。而我最近反思,创业应当是快乐的。
创业的目标值得反思。之前大家理解的创业是一站式的,从动身点A到目的地B,这个B多是上市、多是把企业卖掉。如果实现这个目标就是成功,没有实现就是失败,跟创业进程全然无关。周鸿祎做了那末多企业,但是在没有做成上市公司之前,他一直觉得自己不成功;雷军一直说,要做成一个10亿美金市值的上市企业,才是成功的标志。
而中西方文化都教育我们,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所以,意志力对创业者来讲极其重要。过去我的公司提倡的企业文化之一就是坚韧不拔。创业是痛苦的,面对痛苦就得忍着,就得坚持。
但是,实现B以后,你真的快乐吗?实际上,快乐就是上市的那一刻。当你在某一个状态待久了以后,幸福值很快就会降落。另外,上市或卖掉绝对不是终点。把企业做上市后的这些创业者,没有谁能完全休息,还得接着做。原来以为的终点,其实不是事实上的创业终点。
回过头来看,从A到B这个进程是最长的。我现在想强调要享受中间的进程,不管是顺利还是艰辛。一般来说,创业者可能最少要经过三次失败才能到达这个目标。就算你创业成功以后,对人生来说,可能也是刚刚起步,人生还要经过几个起落,最后才能实现人生真实的生命力的绽放。这个模式可能更健康、更接近事实。承认这一点,遭受挫折就不会产生“失能性恐惧”,也会帮助创业者舒缓很多压力。就好像你开车上路,如果有一个路标提示,要拐弯了,可能你就不担心了。
这类情况下,创业的目标就不是一个具体的事情,而更像是一个方向感。即便我正处于事业的降落状态,也无所谓。由于我知道大方向是对的,只需关注眼前,当下所走的每步变成了我的目的。在这类情况下,创业者会更享受进程中的每步,越是享受这个进程,更容易帮助你实现目标。()扎克伯格强调,他其实不是要做一个公司,而是要更加关注眼前的事情,一个产品一个产品地去做。结果他做成了一家伟大的公司。
过去我强调意志力,现在反而觉得放松很重要。在我创业的时候,常常会纠结到半夜睡不着,或到半夜突然醒来,特别的苏醒,然后就会到客厅看书,有时候一夜要这样折腾好几次才能睡着。我告知自己,这类纠结的压力很正常,所以我坚持、坚持。但是这样下去,这个结就会愈来愈大。
创业还有个误区,就是得需要不停地工作,加班,加班,再加班。我记得很清楚,创业的时候,每天半夜两三点发现一些同事还在线上,一个邮件发出去,他们迅速回过来,我就很得意;周末到公司发现一看那末多人在加班,我就特别高兴,心想,“我的人多有战役力。”我相信,我的这类心理在所有创业者里面非常普遍。
回过头来看,这个心理有很大的问题。过去的创业者都被成功学笼罩了,寻觅捷径、快速成功。成功就快乐,不成功就痛苦。
如果让我重新来做,我一定会要求我的下属不要那末加班。之前创业的时候,看别的创业者出去玩,我就觉得他们不着调。其实现在来看,那是他们很高明的一个做法。由于创业的进程不是一鼓作气就可以完成的,很多创业者最后都会由于精神高度紧张,致使身心出现问题。创业者应当学会从容,同一时间不要做太多的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少许事情。这样你有时间去休息,效力也会更高。
如果我再次创业,我会这么要求团队:第一,12点之前必须睡觉;第二,要求创业者周末休息两天不现实,但是每周最少应当休息一天;第三,每周锻炼3次,每次最少30分钟;第四,把工作完全放下,每半年一定有一次旅行;第五,每季度在公司举行一次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