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情微小说 > 正文

盘古创富许萍:创业需趁早

发布时间:2021-02-04

盘古创富许萍:创业需趁早

盘古创富许萍:创业需趁早

从2006年至今,在福布斯每一年评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好创投人当中,女性从没有超过4位。作为这中间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许萍29岁才算再次步入职场,真正涉足与投资相干的工作。在竞争及压力都以残暴著称的创投界,一个接近而立之年的女性,还有机会吗?她终究可以走到多远?

创投界仿佛还是男人的天下。但在一起亵服投资案中,当男性投资人纷纭对模特的身材啧啧称赞而“丧失投资判断力”之时,许萍作出一个女性投资者抛出她对这个市场潜力的判断,“那绝不是几条小裤、两片布的简单生意,光看看女人装亵服的衣柜就知道这是个多有前景的市场。”

作为盘古创富有限公司的开创合伙人,许萍并不是只在男性投资人的盲区有所作为。基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发展前景的判断,一年前她带领团队与中粮团体成立了一只国内范围最大、数额达10亿美元的农业投资基金。另外她的团队还管理着数只基金,投资及并购领域触及医疗保健、TMT、诸如高尔夫球杆等高端消费品,乃至私人飞机。目前,像许萍这样的女性投资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活跃的50家创投机构普通合伙人队伍中所占比重还不到10%。从2006年至今,在福布斯每一年评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好创投人当中,女性从没有超过4位。

但二十多年前,1989年的许萍还只是个刚上了一年大学便停学经商的成都妹子。

踏着上世纪80年代末的市场经济浪潮,许萍前后开办贸易公司、人材派遣公司,在成都当地小着名气,也自此具有了第一笔原始积累,但离“创投人”仿佛还有点距离。经过一两年生意场上的磨练,许萍感到有必要继续进修。她在视察美国归来的途中看中地缘和文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接近的日本,凭着一股闯劲儿,背了50个片假名就只身赴日,那时许萍年仅23岁。边工作边在语言学校进修,1995年起许萍开始在庆应义塾大学学习经济学,而非直接与“做生意”相干的商科。“就是好奇、感兴趣,就是觉得应当去庆义读经济”。

大学毕业后的1999年,日本经济正缓慢复苏,但东京五万多人争取三十余岗位的“惨烈”场景其实不罕见。在一次跨国投行的最后一轮面试中,主考官提问,“你一个女孩子,能做好这么高强度的工作吗”。头发齐腰的许萍,咬咬牙定定地看着他,斩钉截铁,“我可以为了工作,不留长发,不化装,不恋爱”。但终究,在这个连头发长也被视为“麻烦”的公司,许萍还是没能留下来。当时许萍已28岁。

其实不甘心就此回国,许萍终究放弃更青睐日本本土求职者的外资投行,转而在某日资资产管理公司做起分析员,负责对日本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直到这时候,她才算再次步入职场,真正涉足与投资相干的工作。在竞争及压力都以残暴著称的创投界,一个接近而立之年的女性,还有机会吗?她终究可以走到多远?

在资产管理公司,许萍一待就是6年,从2002年起,她开始参与海外投资业务,负责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创业公司和不动产的投资。在这不算短的时间里,很多职场新人可能已换了不止一次工作。而直到2005年,许萍才凭仗着6年的职场积累、勤奋的做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的熟习,转而加入Ant Capital Partners(原日兴Antfactory株式会社),负责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家以上的新兴企业的投资。仅用3年时间许萍就被提升为为履行合伙人(managepartner),单独组建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投资的团队。一年后,对华投资业务及团队独立,带着一股开天辟地的气势,“盘古创富”正式创建,许萍任开创合伙人。

6年,3年,1年,10年里许萍在竞争剧烈的创投界得以跳跃式提升,除对经济、对投资的始终如一的强烈兴趣,她说秘诀只有勤奋。从刚入职场时到现在,工作到清晨2点是常态,“睡前最后一分钟思考的是工作,醒来想的第一件事也还是工作”。和一般白领女性工作日每天工作8小时相比,许萍每天工作的时间几近翻倍,10年下来,她比别的职场女性多出约2万多小时的工作时间。

“喜欢甚么就投甚么”,在新的出发点上,许萍总结她的投资哲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投入精力,了解某个领域的机会和风险”。得益于团队成员酷爱打高尔夫,盘古创富曾成功并购一高尔夫球杆制造企业。就在化装师为她扑粉底的时候,许萍想起日本一种新推出的不用卸妆的睡眠粉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肯定也会很有市场”。(
)她还说起明年夏天的计划,应朋友邀约去内蒙古体验滑翔,如果适合可以作为投资项目,“反正这不像操纵飞机,技术性很强,过于专业复杂常人不懂,滑翔危险性相对小,朋友说了摔不死人,为何不试试呢”。正像她一如既往的那样,许萍无畏探险,但不失谨慎翼翼。

固然,在几近就是和未来打赌的创投领域,谨慎翼翼也难免遭受阴霾。许萍的团队曾很看好一个国内顶尖LED灯动力生产商,但后来该厂商试图插手竞争已白热化的灯具生产市场,结果反倒拖累了自己的核心板块,许萍终究不能不选择退出。“最重要是回到原点,分析当初投资的初衷是甚么,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是甚么。如果项目已丧失继续投资的价值,我们不能帮助企业走得更远,就只能到此而止。”

采访快要结束,许萍又重提见到记者时抛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何要采访我?”她说自己只是一个走在路上的创业者,每一个人都唯一无二,自己难有可资鉴戒的地方,而创投界的生存法则沈南鹏早就已说过——学习学习再学习。

直到最近,许萍还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清晨3点才睡下,7点又早起开晨会。忙得没有生活。她总是随身带着最新出版的书,不管甚么领域,总要翻一翻。天知道哪本书里又隐藏着下一个投资热门。最近谈下的私人飞机投资案,许萍早在平时的浏览中关注到政府关于低空空域开放的政策已放宽,富裕阶层逐步增多,预测私人飞机市场的突起,“我们拿下这个案子时,后来很多创投人都和飞机厂联系了。

但是你们知道吗,飞机场连厂房都还没建!”

刚刚在日本完婚的许萍说她打算今年以后步伐略微慢下来,“人生事业都自有它起起伏伏的周期,有些时候快点,有些时候慢些。职场女性就是得趁年轻时努力拼搏,由于和男性相比,能奋斗拼搏的时间非常有限。家庭、生育都可能带来羁绊。年轻的时候不拼,甚么时候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