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云:创业不能停留在理念与空想上
关于创业,马云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的创业,关键不在于你有出色的想法、理念或梦想,而在于你是不是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地去做它,证明它是对的。他说:“创业不能停留在理念与空想上;idea可以有没有数个,action只能有一个。”
1、不停留在创意上
现在许多企业家喜欢高谈阔论说方向和战略,却常常忽视了实实在在的履行。马云认为,做企业不单单是做创意,创意是企业运营中重要的一环,但它只是一环,更重要的是要把每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赛季升级篇第一场,对选手石乐华提出的走特点化整合道路,把卫浴进行关键性组合,致力于参与标准的制定和品牌的建设,进行原始装备生产商加工,做民族的卫浴品牌这一假想,及他在谈话中转达出的积极的心态等问题,马云给予了客观的点评。
马云充分肯定了他的心态和创业的豪情。并对石乐华坚定自己的信心,坚持自己的并购、整合这些都是创业者很好的素质,给予他极大的肯定。但同时,马云指出,在整合的要素当中石乐华讲到理念和信心,马云认为这个理念其实不是最值钱的东西,真正值钱的东西是创业者创造的价值,是脚踏实地的结果。很多人认为马云的成功是由于他有非常优秀的理念,但马云说,这世界上没有优秀的理念,只有脚踏实地的结果。因此,马云建议石乐华,不要用自己的理念去整合他人,而应当用自己创造的价值给他人带来好处。
马云认为:公司还很小的时候千万别去讲理念,他人不一定认同你的理念,但是都会依照你说的做。要让他人说你的理念好,自己千万别说自己的理念好,那样就会没完没了地吵架,你吵过了他人,他人就认同,吵不过的就会有看法。由于理念是很难考量的,只有结果可以考量。
我认为有结果未必是成功,但是没有结果一定是失败。
2、一流的履行力
马云与孙正义曾探讨过这样一个问题: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履行力,与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履行力,哪个更重要?结果两人得出一致答案——后者远比前者重要。
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履行力如何,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是企业达成计划和目标的必定途径。企业强大的履行力,本身就是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阿里巴巴就是一支履行队伍而非想法队伍。它的成功,依赖的是高效力的履行力。马云说:“阿里巴巴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现在、立刻、马上’干出来的。”
在阿里巴巴成立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通道主要靠“广交会”、国外展会或依托既有的外贸关系,还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香港贸易中转。而那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入世”在即,很多中小企业迫切需要有自主控制的外贸通道。
马云在外经贸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于1999年成立阿里巴巴,其商业模式也是马云在外经贸部探索出来的。(创业 )将团队从外经贸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分离出来以后,马云转向做外经贸部的另外一个项目:网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品交易市场。当时,马云很快就把这个项目的净利润做到了287万元。可以说,马云通过实践证明了这个市场的存在和这个商业模式的坚固、健康。
马云认为,阿里巴巴借助互联网能够而且应当肩负起这个使命。
电子商务的大方向定下来了,但具体运作模式却需要仔细思量。在具体实现方式的选择上,马云当时坚持用类似现在的BBS的模式。
可是,马云的方案一提出,立刻遭到了团队成员的反对,大家都认为,这类简单到丑陋的设计方案太不合主流了。反对的剧烈程度出乎马云的意料,这帮人拍着桌子和他吵。
马云当时要求技术人员将BBS上的每个帖子检测并分类。技术人员认为这样做将违背互联网精神。但是马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方便、快捷地利用阿里巴巴,所以他坚持己见。他认为,只要能发布供求信息,能按行业分类就行,不用搞那末花狸狐哨的。他们的争吵非常剧烈,而马云仍不改初衷。最后在马云的强硬坚持下,这个事情以马云的方案暂时肯定下来。
1999年2月,马云参加了新加坡召开的亚洲电子商务大会。这次会议上的一些意外发现让马云意想到他的机会来了,他决定要动手做自己的网站。
因而,马云给杭州的火伴发电子邮件,要求技术人员立即完成BBS的设计。没想到他的火伴们这次还是不同意。马云发怒了,他大声命令他们:“你们立刻、现在、马上去做!立刻!现在!马上!”
由于马云的坚持,团队成员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方案。
正是由于阿里巴巴的高效履行力,才能一步步走到现在,获得今天巨大的成功。马云不止一次强调:“有时去履行一个毛病的决定总比犹豫不决或没有决定要好很多。由于在履行进程中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并改正毛病。”
因而可知,一个好的履行力能够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一个再完善的决策方案,如果不能及时履行将毫无意义。可以说,履行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创业者若能对诸如履行力这些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规范、控制及整合应用,那末企业就可以够提高本身的竞争力。
3、寻求速度有耐心
1999年马云以50万元起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先锋瀛海威已创办了3年。瀛海威采取美国AOL的收费模式。马云却采取免费策略,对买家和卖家都是免费的,以此来建立阿里巴巴的用户基础。而就在1999年,互联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掀起了第一轮狂潮。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上网人数达500万人,而在1995年,仅为3000人。但是在这股狂潮中,马云却很苏醒,他认为:
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一次3000米长跑,你必须比兔子跑得快,但又要比乌龟更有耐心。在前100米中,谁都不是对手,你跑着跑着,跑了四五百米后才能拉开距离。
也是在1999年,网易大举北上,而马云却做出了把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区总部放回杭州的决定。由于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欧洲的互联网企业大多都有一种浮躁的心态。马云认为,电子商务的主要聚集地不应靠近信息中心,而应靠近企业中心。也正是得益于马云的这一预感,他的决定使阿里巴巴得以稳健地发展。
2000年,互联网已搞得风风火火,可是他们的赚钱模式是甚么?以甚么来回报投资者呢?这是网民和投资者非常关心的问题。马云说:
赚钱有一二三四,看得清的模式不一定是最好的模式,看不出你怎样赚钱的模式说不定才好。全球的投资者,到现在为止也不清楚微软怎样赚钱,但它是赚钱最多的企业,用传统的思路去斟酌网络经济或许其实不一定对。另外,现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的情况下,发展网络正是时候,在低潮的时候,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时候,正是练内功的时候。
2002年互联网经济处于最低潮时,《IT时期周刊》写道:过去两年,北京的互联网企业就像电梯从天堂一层层地着落到地狱,几近没有一个互联网英雄能够脱离集体疯狂,也没有一个能够逃离疯狂后的灾害,而依托杭州的阿里巴巴如今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好的B2B电子商务企业。
当别的网络公司在风光时期追风逐电时,阿里巴巴被嘲笑慢似蜗牛,可一旦它们都停滞不前,却惊见阿里巴巴的快速。马云建议创业者要做一个精于“控制”的人。
在今天的商场上已没有秘密可言了,秘密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冬季寒冷的时候,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坚持到底就是成功”。只要我们活着,不死就有希望。永久不要跟他人比荣幸,我历来没想过我比他人荣幸,我或许比他们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钟、两秒钟。
最大的失败是放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时间。今天很残暴,明天更残暴,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份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一个人不要放弃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