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企业家人生路上的四个贵人
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贵人,即使平凡如郝鸿峰。
13年前的8月1号,他从绿皮车箱里走出来,像大多数在路上的盲流一样,他身上只有几百块钱,且没有地方可去。但是对这个20岁之前连火车都没见过的年轻人来讲,只要不回故乡,怎样都行。
出站的人潮渐渐退去,四周静悄悄的,墙壁上的黑白挂钟滴答滴答地指向清晨一点半。当晚,他就睡在了火车站。“反正这里谁都不认识我,干甚么都无所谓。”火车站里有群流浪汉,流浪汉臭烘烘的,他也绝不在乎。“彼此都是没有‘伞’的人,在乎甚么呢?”
——从底层出逃,为身份焦虑,又极度渴望成功。但是怎样成功?
人贱心远贱,身贵人不贵。今天的山西代理商联合会会长、酒仙网董事长郝鸿峰也许是个绝佳的案例。
第一个贵人:不安分之心
从河南郑州出逃到山西太原,郝鸿峰没想到,他离成功仿佛愈来愈远。
虽然他刚刚大学毕业,学的还是著名的工商管理,但是没背景没关系,在太原,他竟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最后只能干起了酒店保安,乃至客房服务员。这样的日子,延续了整整半年。
半年后,郝鸿峰终究决定创业。
看似为成功迫不得已的最后一搏,事实上,创业的启蒙早已根植在他心中。大学时,郝鸿峰突发奇想要做旧书回收生意,也就是将图书从废品收购站按斤买回来,然后再走街串巷按本卖出去——这一现在看来喜感十足的生意方式,在那个图书市场竞争不充分的年代并不是奇谈。
但是郝鸿峰穷小子一个,创业资金从何而来?好在当时睡在他上铺的兄弟徐磊大力支持。徐磊出身商贾之家,一直看着郝鸿峰不折不挠地折腾自己,从心底里相信,这个穷小子一定能够有所作为。因而,他苦口婆心说服父母,砸下两百万元,欲与郝鸿峰大干一场。
那真是一个豪情乱烧的年代,郝徐二人招人马、建队伍,学校还专门给了他们一间办公室,颁发了诸如“大学生创业先进个人”等花花绿绿的奖状。
旧书生意开张了,却没想到人民币比豪情烧得更快。收来的书卖不掉,能卖掉的书收不来,赔掉两百万元他们只耗时半年!
——或许所有荒唐的梦都需要付出代价,但是曾为之不惜代价追逐过,曾有人为你不安分的心击节叹赏过,那份温暖就已足够。而正是这类不安分之心,是郝鸿峰得遇贵人的第一个条件。
重拾创业之心,再次上路的时候,郝鸿峰说,徐磊是他人生中第一个贵人。
郝鸿峰第二次创业和第一次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走街串巷发小报、贴传单。彼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健品行业诸侯混战,几大品牌发动俯冲式营销从空中杀到地面,诸如三株口服液的广告都刷到了农村的猪圈上,渠道下沉之深,巷战惨烈之貌,今已难见。
目击此状,郝鸿峰找到了太原某保健品代理商公司,随后拿着公司老板给他的两千块钱启动资金,租平房,到火车站找来10多个流浪汉,发报生意就这样开始了。
半个月发出一百多万份,依照老板当时发一份给三分钱的许诺,郝鸿峰应收款项三万元,却只陆陆续续拿到七千多块钱。
第一次找到老板,老板赖账说,“我们销售很不好,就是由于你们报纸发得很不好!”
第二次找到老板,老板指着郝鸿峰,“你小子再敢来,我找黑社会揍死你!”
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多年后回想往事,郝鸿峰说,那一天他特别无助。太原的冬季特别冷,他只套了一件大一号的便宜西装,口袋里只有五毛钱。十多千米的回家路,一路走一路哭,一路哭一路走——世界比他的想象来得残暴,那一刻他却想起了曾大力相助毫无怨言的兄弟徐磊。郝鸿峰发誓说,他一定要做一个有钱人。
坚持在路上,也许只为温暖我们的人。
第二个贵人:义气当先
守得云开见月明,眼看走投无路,命运又来眷顾,郝鸿峰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二个贵人。
由于郝鸿峰讲义气、够实在,当时一起发传单的人后来都成了兄弟。里面有一个人叫李忠鹏,李忠鹏对郝鸿峰说,“太原有个食品厂,食品厂的老板叫翟连增,翟连增住的是别墅。干脆我们过去把销售承包了吧!”郝鸿峰说干就干。一个多小时后,翟老板在床上亲切接见了郝鸿峰。
郝鸿峰这才知道,原来翟老板癌症晚期大难不死,刚刚被家人从医院抬回来。而他那所谓的食品厂也就一栋小楼,一楼工作间,七八个妇女正漫不经心肠包着饺子;二楼就是老板的家,也就是李忠鹏所谓的别墅。
“小郝啊,我看你这个小伙子不错,你来当头儿。李忠鹏嘛,你就当副总。没有基本工资,饺子我给你个底价,想卖多少卖多少,差价都算你们的。另外,我再给你们一栋别墅办公!”听上去,无人可用的翟连增,也有点病急乱投医,不抱啥期望的意思。
虽然与料想落差巨大,但郝鸿峰想得很实在,“卖饺子不就意味着每天可以吃饺子?这总比兄弟们每天啃馒头强啊!”
1999年的5月1日,郝鸿峰带着他的十来个兄弟过来了。
翟老板给郝鸿峰的办公别墅,实际上是太原一条污水河边的违章建筑。里面甚么东西都没有,除一部还欠着几十块钱的电话。
而当时翟老板的饺子出厂价是两块八一斤,销售走的是太原当地的小卖部。小卖部对外卖三块三,一斤饺子可以赚五毛钱——可就算是五毛钱,到了夏天,人家也不愿意卖啊。缘由是小卖部只有一台冰箱,用一样的空间卖雪糕,利润低点,可周转快。
怎样办?这是郝鸿峰有生以来第一次独自开辟渠道。走超市渠道?首先是一万多元的进场费给不起,其次45天的账期也等不了,再加上此时三全、思念已在北方市场申明鹊起,翟家的“三无产品”怎样可能打得过?
直到某天,郝鸿峰途经一家小饭店,灵机一动——饭店渠道行得通吗?他望望李忠鹏,说,“兄弟,你脸皮厚,人又长得帅,你进去试一下。”半推半就,李忠鹏还真去了,满口郝鸿峰教他的“台词”,“老板,这饺子放这,好卖就卖,不好卖就送你吃啦!”
三小时后,李忠鹏的BP机响了,回电话,那头饭店老板火急火燎地吼,“饺子全卖完啦,再送20斤来!”郝鸿峰大喜。原来太原很多饭店之前都不愿卖饺子,由于饺子制作时间长,还不如卖面条省事。但北方人毕竟爱吃饺子,需求又摆在那儿——从前竟无人从这个渠道下手!经此一役,郝鸿峰开始猛攻太原的大小饭店。
七个月后,翟老板家的饺子终究有了名字——乐田园,一天能卖10吨,超过思念、三全成为太原最好卖的饺子。到那年年底,厂里的员工增加到200人。郝鸿峰说,这是他一生都觉得自豪的事。
但是故事又该转折了。不知是不是遭到销售奇迹的刺激,从没做过这么大买卖的翟老板突然从病床上站起来了。他时不时到市场部转游一圈,了解了解思想,指挥指挥工作,其意图不过是告知“同志们”——他才是乐田园的老板。
无奈销售部的小伙子个个血气方刚,这些人随着郝鸿峰才算告别了流浪生活,他们觉得和老板只是承包关系而非上下级。矛盾就此积蓄,发展到某天双方竟对骂起来。局势好不容易停息后,翟老板对郝鸿峰说,“小郝啊,现在生产一线也在打仗,我准备把你调到那里狠狠抓一抓生产。”
郝鸿峰知道,老板是在赶他走人了。
第三个贵人:感恩之心
这又是一场非典型意义上的失败。翟老板和郝鸿峰约法三章:“一不能带走一分钱,二不能带走一个人。破坏这两条规矩,我找人整理你!”因而2000年的12月31号,面对他招来的一众兄弟,郝鸿峰做了人生最精彩的一次演讲,现场哭声一片。
把翟老板列为自己人生的贵人,在我们看来是一个意外。但人生求胜的秘诀,也许只有那些失败过的人材了如指掌。正是一直心存着一份感恩之心,才使郝鸿峰在人生之路上,不断得遇各种各样的贵人。而通过这一个赶他走的贵人,郝鸿峰知道,相比之前,此时自己就像是铜豌豆,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由于他已找到了合适自己的道路。
这条路就是做渠道。乐田园饺子一飞冲天的案例记忆犹心,此时就不是他找贵人,而是贵人找他了。
程凤仪,当时山西洪洞酒类商贸公司的副总,虽然说与郝只在其卖饺子进程中有着一面之缘,但他觉得郝鸿峰把自己放得低,做事又靠谱,表示愿意引荐其做金星啤酒的代理。
金星啤酒?大品牌啊,一个三无产品自己都能卖得高潮迭起,何况这个?郝鸿峰兴奋极了。当年春节以后,郝鸿峰立马找姐夫借了5万块钱,另外两个朋友一个出资一万块做二股东,一个拿出一台二手电脑作价7000块钱做三股东——有钱有电脑再加上从金星借的那台面包车,山西百世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了。
却不知,啤酒销售有淡旺季之分,郝鸿峰刚试水就撞到枪口上,几万块钱半年不到就亏完了,只剩下一张2万块钱白条——自那以后,郝鸿峰发誓坚决不碰季节性产品。
毕竟慧眼识英才,不忍英雄落难,得知百世酒业窘况,程凤仪再度出手引荐郝鸿峰代理汾酒团体的一个子品牌——加佳酒。代理需要保证金,借钱是门艺术活。郝鸿峰环顾四周,最后硬是凭人品,从太太的领导和当时的房东那里借出钱来。
接下来就靠郝鸿峰的渠道工夫了——第一个月卖了1000多箱,第二个月3000多箱,第三个月1万多箱!货拉回来根本来不及进库,春节前一个超市的代理商来到郝鸿峰办公室,一听说没货气不打一处来,十几万现金往天上一扔。郝鸿峰解释说,“每断一天货,超市是要罚他钱的。”
钱来得很容易。代理加佳酒,郝鸿峰第一年挣了100多万元,第二年更是挣了500万元。到第三年,厂商不干了。缘由是团体领导换了,而加佳酒由一个藉藉无名的地方品牌成长为横扫山西的畅销品,厂商关系开始重新博弈。
有钱了,郝鸿峰却不改自己的义气、实在,对这类兔死狗烹的把戏,他嗤之以鼻,乃至发誓一定要再做一个品牌把加佳酒打下去。转过头来,他就代理了当地另外一个酒品牌——“汾阳王”。
2003年,非典刚刚在广州露出苗头,此时其他酒代理商并未有所动作,郝鸿峰却给山西市场狠狠压了一批货——经历过苦难的人常常惧怕一夜回到解放前,对各种变数都保持高度警惕,这是岁月沉淀出的必定。继而尽人皆知,非典肆虐全国,太原与北京、广州沦陷为全国三大重灾区。由此,能保证在山西不断货的白酒只有郝鸿峰的汾阳王。
几个月后,非典过去,山西消费者已认定了汾阳王,加佳酒自此萎靡不振。
非典一役,百世酒业在山西大显气象。随后,其代理业务蒸蒸日上,日渐发展为山西最大的酒类代理商之一,郝鸿峰也当上了山西代理商联合会的会长,人生走向正轨。
第四个贵人:学习之心
可是有钱了就算成功吗?2008年,在成都开糖酒会,一众兄弟酒过三巡,有人提出百世公司的梦想是甚么?郝鸿峰大喝一声:做世界最大的酒类流通企业!
嗯,那现在的世界第一是谁啊?
兄弟们立马上网搜索:2007年,世界上最大的酒类流通企业英国迪亚吉欧,销售额1000亿元人民币!郝鸿峰当时就傻了。“这个目标太遥远……算了,我们还是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吧。”
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是谁啊?金六福,一年30个亿。借着酒劲儿,郝鸿峰当场宣布,百世酒业2018年销售额要突破100亿元!他改不了说干就干的脾气,2008年5月,百世酒业为之成立战略发展研究部,半年以后调研报告出来了:现实是,2007年山西全部酒类市场的盘子也就100个亿,与此同时,百世酒业效仿苏宁国美做名烟名酒连锁店很不现实,先期试点的几个连锁店算上房租、运营费用,根本不具有复制能力。
眼看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都做不了,郝鸿峰很低落。
出身底层,他有一颗不断攀爬的心。而攀爬的进程就是学习,就是采众人之长,补一己之短。2009年的7月,郝鸿峰到清华大学上EMBA课,接触到电子商务,顿时又激动了。在做渠道的郝鸿峰看来,酒这个东西最合适电子商务。第一,酒不愁卖,不存在款式问题,不存在过期问题;第二,酒的客单价高,抗跌性强,年头越久越流行;第三,网上卖酒周转率高,至于利润,两三瓶茅台就可以抵过一台冰箱。
那堂课的老师朱岩,被郝鸿峰视为自己人生的第四个贵人。
此时国内还没有成功的酒类电子商务企业,想摸石头过河却找不到石头,那就摸着自己的大腿吧!2009年8月,酒仙网注册。郝鸿峰深知传统企业做B2C两眼一摸黑,开出两百万年薪外加期权在北京挖来人材。结果对方去太原考察一圈后回了一封邮件:第一,酒仙网很有前程;第二,郝总很有梦想;第三,我坚决不能去。
太原毕竟是个小城市,要把酒仙网做到全国最大,物流配套、供应链管理都跟不上。2009年底,郝鸿峰将百世公司分成两大业务板块,百世公司留在山西,酒仙网挥师北京转型纯电子商务公司。
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2010年年初的一天,郝鸿峰突然接到电话。“郝总不得了啦!”“咋啦?”“呼唤中心被打瘫痪啦!”“啊?”
原来,为了吸引流量,酒仙网推行部门编辑短信:“凡当天在酒仙网注册,都可以避免费领酒一瓶。”推行部门要求每位员工将此短信转发给身旁100个朋友。却不知,短信产生了链式传播效应,当天早上呼入电话到达几万个,而当时的呼唤中心座席只有近十个人……
还有一个故事。2010年春节前夕,酒仙网以每瓶1099元的价格在网上开卖茅台。却不知工作人员并没有对单子进行限购处理,结果来自上海的第一个定单便将其打翻——该客户订了47万元的货,致使酒仙网几近全部春节没有茅台可卖。
牛刀(博客)(微博)初试频频自摆乌龙,郝鸿峰却认为这从另外一方面证明了酒类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传统的酒品流通分国代、省代、市代、区代、分销终端6个环节,每环加价25%,酒仙网明显打乱了原有生态,因此一开始郝鸿峰常常接到电话,“小郝啊,你这样搞是要失事的!”
但是,酒行业的品牌分散性决定坚冰是可以一步步打破的。就像京东商城当年打破传统家电销售模式,一旦有家电品牌与之合作,后续的合作品牌肯定会随着企业销售范围的扩大而增多。酒仙网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酒类电子商务企业。没有人愿意独自抵抗大势。
回想自己当年成为有钱人的梦想,郝鸿峰会觉得有点可笑。现在他和一起进京的山西兄弟一起睡六人一间的集体宿舍。郝的上铺是他的秘书,听说这个房间每天鼾声如雷,但谁也不知道谁的鼾声最大——就像13年前的太原火车站。
人生最难,也许就是人贱心远贱,身贵人不贵。倘如此,就可以不断遇上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