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尊重没有梦想的人
文/古典
结束完某大学的MBA课程,我走到楼下,此时已是北京的深秋。今天晚上乃至能看到星星,天气好得让人怀疑自己不在北京。从温热的教室走出来,深吸了一口气,冷空气让心变得如月光般宁静。
一个学生随着我走了一段路,或许觉得我实在是不忙,便走上来问我一个问题,算是刚才那个讲座的续集——在结束的时候,我对他们说:“你们在一所很好的学校里面读MBA课程,毕业后会进入高薪的行业,在一流的平台和最聪明精英团队为伍,这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想明白你的梦想是甚么,遇到一个能够进入梦想的机会,即便那个时候这梦想看起来简陋又不那末精英,也请你为它做点甚么。这才是你来这里学习的目的。”
“但老师,我真的不知道我的梦想是甚么。”她说,“老师,怎样才能有梦想?”
“列出你生活的8个领域,事业、财务、健康、家庭、友谊、爱情、个人成长,还有一项留给你自己,填甚么都可以,比如说旅游。然后每个都假想一个3——5年最好的模样,这样你有概念吗?”
“有的,我有画面出来。”她点点头,又有点困惑,“但是这就是梦想吗?难道梦想不应当是很完全很清晰的吗?”
“是的。”我笑了,“我们都被梦想这个词忽悠得够戗,励志书看很多了,我们总认为一定要是巨大而遥远的,比如改变世界甚么的才能算梦想。其实梦想应当是触手可及的。试试看把每个小的部份的画面想出来,你会欣喜发现,这些部份之间都有联系。当每个拼图出现,你3年后的梦想就会立体起来,成为一个完全的故事,这就是你的梦想。”
她的眼睛发光,我想她的拼图已开始了。过一会儿,她又问:“那我就不会有伟大的梦想了吗?”
“会的,你一定会有。但是我们要走到这座山的山顶,才能望到下一条路。梦想的气力应当给我们动力,而不是压力——对登山者来讲,脚下的山顶就是梦想,而不是某一天去爬珠峰。”
她高兴地走了。
我们从小的教育中,“梦想”就和“解放全人类”这样的假大空联系起来,因而我们为自己立下了很多和现在没甚么联系的虚假梦想——当梦想成为一种青春流行品,乃至成为一种道德判断——你就被梦想绑架了。
真实的梦想应当被你真逼真切地看到,应当和生活相干,应当在身旁就有能够实现的资源。只有这样,梦想才会成为你成长的动力,而不是成为你成长的负担。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她小时候父母离异,在姐姐的支持之下生活、读书、来到北京。她有一个小本子,里面记录了姐姐为自己花的每笔钱,这么多年下来,数额惊人。她不知道职业计划,不知道职业生涯的三阶段模型,也不顾生涯彩虹图里写定的关于人生这阶段的任务……她的职业目标很简单,每月她从自己工资里面拿出大部份,坚持每月给自己的姐姐寄去让自己心安的钱。她说:“我没有甚么梦想,我现在就是要赚钱。要早点还清这笔钱,这是我的独立和尊严。”
我能帮她分析,或许她姐姐其实不需要这笔钱,可以告知她人生这个阶段不如先投资自己,未来再还钱,我们能站在她的位置以外给她一万个貌似正确的建议……但是谁又能否认,这类固执的努力背后的英勇、坚强和尊严?谁又能说,以自己的方式找到独立和自尊,难道不是人生最需要守护的东西?
我没有给她任何的建议,相反,我向她致以深深的敬意——我发自内心肠尊重这样“没有梦想的人”,他们才是真正找到梦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