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多独立,才能不迷失
文/从前从前有只猪
书上说浏览是一个先毁三观再造三观的进程。
我在三年前开始了认真但断续的浏览,多数是入门级别偏向关注哲学政治和社会。不知是没有慧根还是读物选择的问题,我一直不能清晰的解释三观的概念和描写自己的三观。
直到昨天和朋友的一次聊天后,我才首次意想到刚刚已和自己的人生观打了照面。
朋友相亲,对男方略具好感,但对方暂时不如想象中热络,整天纠结徘徊抓心挠肝。
我劝她多关注本身充实生活来转移注意力,毕竟这类事情随缘最明智。
但她说没有爱好,对甚么都不感兴趣,只想找个男人稳定下来。身旁很多女孩都怀抱此类愿想:对自己人生的某些目标设定总是因第二个人的存在而存在;认为自己人生的很多通道一定得由于另外一半才能真正开启,缺少个体的独立性与完全性。我其实不鄙视此类想法,只是这类生活状态与心情顿时让我心生畏惧:我不愿这样活着!
忘了从甚么时候开始,当被问到希望成为何样的人时,脑中跳出来的第一个词总是“独立”。不管经济上还是精神上保持绝对的独立性,不依附任何一个人去生活。坚持发掘自己深层的喜好,追寻对生命的热情,在即便孤身一人的时候,也能自得其乐。
曾看到一句话,伊壁鸠鲁说:“我把女神赐予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我同它们保持很宽的距离,使她可以随时把它们取走,而没必要从我身上强行剥走”。
看完十分震动感动,鉴戒过来充当我人生观的主题。我也要把上天赏给我的一切—朋友,爱侣和爱侣附带的金钱,社交圈,关爱,安全感等等都搁置在一个地方。我尊重并感恩所得的这些,但其实不希望自己完全依赖于此。
但生活里我照样贪恋迷人的肉体,照样开出条件挑选男人,照样寻求虚荣浮夸的事物,照样和所有女人一样暗自攀比。()自己的经济状态买不起名牌包,但伴侣可能负担的起;黑私下偶尔会觉孤单,伴侣一个拥抱就可以平复;羡慕仰望的人群,或许伴侣能为你引荐,身为俗物活在俗世间,我秉承独立信心的同时却还在寻求上述这些虚华。不过仍然坚持一点,和所有的这些保持距离。
能负担的起米其林大餐时闭眼享受,失去时,依然觉得路边小餐馆味道不错;能穿得起名牌衣饰时留下美丽时刻,失去时,白衬衫卡其裤照旧简单萧洒;有爱人陪伴时纵情缠绵悱恻,失去时,单身一人继续做喜欢的事;婚姻里有爱情构筑的保护网,失去时,有自我的精神世界挡风遮雨。
上天将来给予我的一切,我会全看做是锦上添花。花开的时候生活更华丽,花谢以后便还原我生活的清丽本真。所有的这些自我意识只是由于我想到:命运难以预感,万一失去它们,我还有事业还有独立人格还有自我还有强大的精神世界做支持,我的世界不至于天崩地裂,惶惶不可整天。
我不愿让自己越活越空失去自我;感受不到自己的思想与喜好;生活里只剩他人;所有思想观念只能依托碎片化的社交网站或闲谈所取得;只能因别的个体的存在而存在,就像一根依附在大树上的小枝干,拼命吸取他人的营养以保持生命,这姿态实在丑陋难堪。没有独立自我的人不晓得爱人,也不会有人爱。
在摸索人生观的路上,在寻求独立的路上,这些观念或许存在偏差。但只要我能坚持独立的思考,做一个坚决拥戴自我独立性的人,相信我不会迷失在自己的人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