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念 > 正文

那些用热爱抵御孤独的人,从来不会孤独

发布时间:2021-05-28

那些用热爱抵御孤独的人,从来不会孤独

那些用酷爱抵抗孤独的人,历来不会孤独

文/楚门

卡夫卡写作的屋子座落在布拉格的炼金术师巷,是一个死胡同。那间小屋在胡同的最里面,像苦行僧的屋子一样简陋。听说卡夫卡下班后就带着饭盒到这里写作,直到深夜才回家。他谢绝与人交谈,乃至是他的家人。“一切与文学无关的东西都让我感到厌烦。”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不由想知道这个低微的保险公司小职员有着怎样的内心生活,是一种甚么样的气力把他捉住不放,让他对写作如此执着。而且他写作的终究目的不是为了发表,卡夫卡临终的时候曾要求他的朋友马克思·布罗德把他的手稿全部焚毁。究竟是怎样的酷爱让他面对真实的孤独也无所畏惧,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写作,写出的东西就算无人理解也无所谓?

塞林格出名以后买了一块地并用铁丝围起来谢绝所有人的来访。听说他把自己关在一间地下室里写作,而且写得很艰苦,每天带着饭盒进去一直写到深夜才休息。他只有偶尔才到镇上去买东西,一旦发现他人认出了他拔腿就跑。与卡夫卡不同的是他的作品广为人知。特别是那本《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他赢得了大量的书迷。他们模仿霍尔顿的打扮,模仿他说话的口气。他们把塞林格当做神一样崇拜。就在这时候,他决定隐居起来并且谢绝发表任何作品,谢绝任何人造访。

最近看的书是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伦敦市一个普通的证券经纪人,中年人,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有一天突然抛妻弃子,放弃了事业,孤身一人到巴黎去画画。最后为了寻求灵感,又孤身一人流落到塔西提岛上,并且在他住的木屋四壁上完成了他一生最伟大的作品。最后他得了麻风病,眼睛失明了,悲惨地死去,并且要求他的土著妻子在他死后把木屋和壁画一起烧掉。这就是故事梗概。毛姆把这个故事讲得精彩绝伦。他把这个画家塑造得个性十足。他没有一点人情味,抛弃了妻子儿女,乃至害死了曾帮助过他的朋友的妻子。()他对自己也不关心。即便受饿受冻也心甘甘心。他只是要画画。用书里的话说,他好像被魔鬼附体了一样。就像被某种神秘的气力控制着,他自己也没有办法。但是他画的画没有人理解。他人觉得他根本不懂绘画。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他的画作被收藏在博物馆里被人瞻仰。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贝多芬。画家失去双眼就像音乐家失去听力一样致命。听说贝多芬最完善的作品都是在他失聪以后创作出来的。

一样想到还有把自己关在家里写作的霍桑。一生贫困潦倒的爱伦坡。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写作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可能在他人眼里他们是孤独的,但是他们自己却乐在其中。他们寻求的都是月亮而不是脚下的六便士。他们都选择了孤独,或是孤独选择了他们。为何?众人都以孤独为悲,独不知以酷爱抵抗孤独的人们从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