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梦想的人不做选择题,他们只做证明题
文/和菜头
是安于现在的生活并且学着享受庸常,还是甘冒下坠的风险振翅飞往远方?
这是我最近常常看到的问题。说实话,我也觉得非常惊奇,居然有那末多人,觉得现实在一点点埋葬自己的梦想,同时又没有足够的勇气跨出一步。每次说到看不到的山那头,海的那一端,总有没有数颗谨慎在各个地方黯然破碎。恍如一夜之间经过了四十个星球,却没有一个星星上能种出玫瑰花来。
人们写信来,索要帮助和建议。但是我又能做甚么呢?我的人生是我的人生,我的经验是我的经验,未必对你有用。况且,我安于这样的生活,命运如此安排,而换做他人,怕是不能把这其中的一日当作清凉无梦的午后安睡。
我们习惯于看到各种甜睡的面孔,却少有人上前掀起床单来,看到下面密密层层的钉子。或是像张爱玲说过的那样,在这一袭华丽的裘衣下欣赏挤挤挨挨的虱子。答案我们都知道:睡在哪里,都是睡在雨里。只是所有人都固执地坚持认为,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里,会有属于自己的屋檐下的一张小床。
那些写成功学的人会告知你一个单词:选择本钱。在A和B之间漫长而痛苦地选择,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选择本身并没有对错,但是犹豫却会让一切渐渐成灰。传统智慧在纸张和口头上一直流传着冰冷冷的劝戒: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让人打消一切妄念,老老实实过自己的小日子。可是,可是远方就在那里,在太阳落下的山背后,在桅杆消失的地平线深处。传说飘来飘去,有人的确远走高飞,而且并没有死无葬身之地。
我想,不管是过哪种人生,都有各自的理由,背后也有种种不得已。问题仅仅在于我们把生活当作了手中的那个苹果,我们总是把鲜明靓丽的一面示人,自己永久面对着有虫洞的那一面。所以,总的看下来他人手里的苹果总要更好些,却少有人去想他人极可能面对了一条更肥大壮硕的虫子。佛教里把这类视角称之为平常心,惋惜具有这类视角的人总是少之又少。
应当承认,这是一种困苦,一重磨难。谁都年轻过,所以谁都心比天高过,但是未必每一个人都曾飞过。每天的生活里,都可以看到许多振翅高飞的故事,以致于让现实变得更加让人难以忍受。
有必要做一次全民性的几率论普及,告知所有人那些值得上报章电视的例子全都是特例,在每双翱翔云团的羽翼之下,都有没有数累累白骨,得到的没有阳光,只有遗忘。在保持眼光向上的同时,应当了解大数平均的铁律——绝大多数人必须要过着庸常的生活,这是所有人所没法回避的命运。
唯一的问题是不曾有人赞美,去赞美一个每天下班骑车买菜的丈夫,一个每夜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母亲,一个愿意寸步不离、膝下承欢的儿子,一个在沙发上陪伴父母看韩剧削水果的女儿。
媒体在赞美成功者,在开列财富榜单,把最多的时间和最大的光荣给了最少的人。让人觉得买菜讲故事全无价值,必须出人头地、衣锦还乡一个人的一生才没有虚度。要去讲冒险的故事,讲远走高飞的故事,讲所有关于远方闪闪发光的故事,才有人要去听。
所有这些故事里永久不会问一个问题:你是谁?太多人觉得自己不应当过目前的生活,但是又有多少愿意为些微的改变而付出丝毫代价?只要是个人都会说:我要依照我自己的情意生活。但是,你又能为你的意愿支付多少本钱?这还不用说到遥远的未来,遥远的某地,只是说你在这一时,这一地,你愿意为了你的梦想不计成败利钝做了点甚么?()飞翔是一种能力,在振翅远飞前你得证明自己能够浮在空气里。
需要走一段人生路,才能够辨别甚么是“愿望”,甚么是“梦想”。愿望会在清晨醒来以后的沐浴中消散,在目击摩天大厦、宝马香车时重新升起。而梦想却在你走出几步被击倒以后,仍然照耀在眼前,让你咬牙含泪却仍然翻身爬起,继续追逐。
愿望让人觉得自己很重要,而梦想却让自己变得很轻很轻,轻到采取任何举措都不会犹豫再三。愿望让人在选择之间备受煎熬,求神问卜,梦想却让人迈出一步,然后是第二步、第三步。
如果只是具有愿望而无梦想,最公道的方式是熄灭它。与其满足它们的全部,不如克服其中之一。只有愿望才会构成选择题,所以任何一个选项之下都有你的欲火熊熊燃烧,让人倍觉煎熬。如果认为自己胸怀梦想,那末就从心念一动就去做证明题,证明你愿意为此承当后果,证明你有这个能力把空想变成现实。
具有梦想的人不做选择题,他们只做证明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