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念 > 正文

当一个贫穷的人走进大学

发布时间:2021-05-04

当一个贫穷的人走进大学

当一个贫困的人走进大学

文/来东亚

城市的霓虹灼伤我的眼

那一年,我以全县理科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南京一所大学。

如果你来自一个偏僻而贫困的小村,突然来到这么华丽的地方。突然见到这么巍峨的大厦,乃至见识到那末惊人的物价,没有人会依然平静如常。

我和父亲走下火车的时候,看着火车站那末多的人,立刻有种莫衷一是的感觉,本来在家就已打算了很多遍的想法和英勇的行动都在这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随着父亲在火车站广场转游了好久,也没找到学校许诺接待的校车和接待点,我俩像突然被扔进了太空一样,失去了重心。这里没有认识的人,也没有我熟习的标志,所以只好跟在父亲身后,想让他的身影挡住我的窘态和恐慌。但是父亲和我一样,也历来没来过这个地方。因而我硬着头皮向一个指挥着停车的交警走过去,嗫喏着想问一下36路车站在哪,但是我还没开口,他就转到一边和他人说话去了。我又走向一个卖报的大娘。在我的概念中,大娘应当是比较随和的。当我向她问起的时候,她有点茫然地看了我一下,随即使理解了我的意思,嘟囔着说了一句我听不大懂的话,就转身去向他人兜售报纸去了。我虽然没听懂她说甚么,但是也不好意思再问了。而且由于慌张我也没有想起来应当购买她一份报纸。那样的话说不定她就会耐心肠告知我了。第三次我鼓励了自己好久。找了个学生样子的年轻人。他很热情,主动带着我们到了36路车站。

终究进了学校,我擦了擦路上积聚在脸上的汗水。大路两边到处都是自行车。比镇上庙会的时候存车处摆的自行车都多很多。外边很热,这里却很凉爽。又高又大的梧桐树遮严了全部路面,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这里将是我学习的地方,我不由高兴起来,忘记了刚才经历的为难和不快。

胆怯地来到年级办公室,里边好多人,充满了欢快的笑声。我一出现,所有人的眼光都投到了我身上,我有点不自在,我担心我身上甚么地方沾上了很多的灰尘,才引发他们这么的注意。父亲在我身后。由于他也没经历过这样的场面。里边一直延续的笑声和一束束的眼光已在心理上压得我透不出气了,手上满是汗水。我往里边走了一步。我是父亲的儿子,在父亲眼中应当是很有出息的儿子,也是他的希望,所以我鼓起勇气对着里边的人说我是新生。来报到。他们居然一脸的问号。直到办公桌后边一直坐着的那个很漂亮的女孩笑着对我说:“麻烦你讲普通话。”才让我觉悟过来,我讲了将近二十年的故乡话在这里是不合适的,或许是他们看到我的窘态,都随和地笑了起来。他们也大概明白了我是来报到的新生,拿出了登记表给我填。后来我们就被领到了宿舍,里边空空荡荡的,还没有人来过。

由于还不知道这里有接待所。晚上我和父亲就住在宿舍里。住宿用品到第二天报名后才能去领,宿舍空空的甚么都没有,一个师兄到他们宿舍给我们拿来一张席子、一床被子、一条床单,晚上父亲坚持要睡在那张大桌子上边,让我睡在唯一的一张席子上。全部晚上我都没有睡意。睁着眼睛看着窗外斑班驳驳的树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绪。父亲第二天上午就去买车票了,说买到车票就直接回去。家里有太多的事情。

父亲走了,而我就这样一直坐着。坐了一上午,又坐了一下午,中午也没吃饭,看着太阳升起在东边,又坠落在西边,也和我故乡的太阳一样明亮。

故乡是没法诠释的词目

我的高中生活是在一个地图上都难以找到的小县城里度过的,这里缺少一个现代社会的人应当接触到的基本资源。那时候疯狂的只有梦想,就像60年代故乡父老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一样疯狂。

我的梦想都印刷在各个大学的宣扬画册上,我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不断脱发的脑袋上。或许进了大学我就成功了一半,虽然那时我还不能明确说出甚么是成功或即便是成功最简单的一些标志,但我一直期待着鲤鱼跳过龙门的喜悦,在故乡人的眼中,那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传说而其实不是一个目标。

那时候的一切生活都围绕着大学这个话题在转,为了这个所谓的理想,我12岁就开始离家住校,在各种大大小小、美丽或残破的校园里度过了我一半多的童年和青春。

高中所在的小县城里资源的贫瘠像北方的麦地,信息的传递不断在途中逗留,所以我那时候还在疯狂地喜欢着郑智化和杰克逊,以致于在不久以后大学里一个讨论会上,一个女生问我喜欢哪一个歌手的时候,我自豪的声音立即引来了一片喧哗,这时候候郑钩都要过时了,唐代的大厦也已开始倒塌。

虽然故乡很穷,天气很干燥,麦地也很贫瘠,但它的天很高、很蓝,秋季躺在路边看银河的感觉很舒服。它赡养了一代代的故乡父老,也养育了我。俗语说,儿不嫌娘丑,狗不嫌窝穷。每一个人都没法躲避自己的故乡,故乡有我的亲人。还有我18年的记忆。所以一放假我还是迫不及待地离开了这个漂亮的城市,坐在列车上想着故乡忽悠忽悠的云和大地,还有母亲慈祥的笑、村小学里用炮弹壳敲出的响亮铃声。

奋斗就是美丽

一直很喜欢简·爱的那句话:“我贫困,低微,不美丽。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眼前的时候,我们是同等的!”毕竟这只是一句安慰自己的话,在现实中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在生活中我们不能靠精神来活着。

但在现代的都市里。贫困是一个标签,就标在你的脸上。

国庆节假日我一直呆在宿舍里,把金庸的小说从头到尾重新看了一遍。人总有一种寻求躲避的本能,当一个人在现实中不能实现自己的欲望的时候,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到一个虚幻的角落通过心理上的成功和空想来安慰自己。大学里绚丽的色采令我感到一种危机感,一种来自灵魂深处不可革除的情绪。我贫困,很多东西都不属于我,这里的4年可能对我来讲长过我过去的18年。

宿舍有个人来自上海,整天挂着一张不可一世的肥大的脸,他对着我们吹嘘上海的霓虹灯和酒吧,用嘲笑的话重复着另外一个同学的为难,由于那个同学来自西北一个贫困的地方,而他的父亲给他汇钱的时候把地址写成了:南京xx大学xx收。我听了无语,不知道是想哭还是想笑,这是真实的事情。没有知识甚或是常识在人们心里的认同就是愚昧,而愚昧是一种侮辱性的表述。

我开始企图寻求精神上的富有,来掩盖现实中的失落,疯狂地看很多书,疯狂地参加各种我认为成心义的活动,也疯狂地逼迫自己鄙视那些拿金钱来构筑自己理想的人。我的心态已在重压之下严重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我力图在平时表现得很快乐。可以为了尊严而把微笑一直挂在脸上,一直到肌肉僵硬,一直到连自己都没法认识自己。

可一旦到吃饭的时候,我又开始不安。四食堂总是那末多的人,而我的饭盆总是那末的浅,八毛钱一份的菜在饭盆里耀眼得使人眩目,打饭师傅的眼神也令我抬不起我尊贵的头。

我一直认为,当一个人为了生存而放弃尊严的时候,自己是不必颓废与自弃的,他人亦无责备与嘲笑的权利,一切均会付诸水流风尘而了无痕迹。但在万分之一的可能中,你走上了荣誉的顶端,当初放弃尊严的行动终将成为你最耀眼和铭记人心的光荣。所以我还艰巨地活着,为了光荣,为了成功,为了梦想。

或许在他人眼中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甚或掩耳盗铃,但是在我写下这样的话的时候。我明白这就是我一向认为正确的真谛,我也相信可以经得住任何实践的检验。

我在等待中守望着。也在等待中追逐着,守望着我的理想。追逐着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