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北京大学才女写的文章,不偏激的、不抱怨,很靠谱
女孩子该干甚么
我的大学室友里有几个外国留学生。有一次,宿舍忽然跑水,我们几个女孩都叉着腰,谨慎翼翼地站在角落的砖头上给楼管打电话,只有她一个人挽着裤腿,光脚穿着橡胶拖鞋,泡在满屋子的脏水里……我们都劝她:“别干啦,这不是女孩子该干的事情!”她停下来很认真地问我们:“那末女孩子应当干甚么呢?”
大学毕业刚工作那会儿,我在一家很大的公司做最基础的快递联系工作,每天负责通知快递来拉机器,或等着快递把机器送到公司里由我签收。有时候,快递来了我不在工位上,机器就会被堆积在我的坐位周围。我觉得自己好歹也是北京大学毕业的女生,那些动辄10千克的机器明显不应当由我来搬。所以如果没有男同事在身旁,我宁可任由那些巨大的物体摆在最挡道儿的地方。直到有一天,清洁工看不过眼,提出替我搬到仓库里去,我实在不好意思,只得硬着头皮亲身动手,一趟趟地把机器往仓库抬。
真的伸手去做才发现,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末沉。后来的日子里,我买了专业的拆卸工具,开始学着自己动手拆装机器,常常拖着货仓里的小推车跑来跑去,爬高上低地整理仓库,乃至稳稳妥当地坐在大货车的货架上押货外出,几个月后,我既可以穿着小西装、颠着小碎步在办公室之间送交文件,也能够抬着20千克的机器放到摄影师指定的地方,我再也没有抱怨过为何不招一个男实习生。在年终公司的年会上,我的领导们感慨万分地说,那些传统意义上应当由男同事完成的事情,我这个初出茅庐的丫头片子竟然全部搞定了。那是我第一次深切地体会到,历来没有甚么事情天生就被指定为男孩该做或女孩该做。
我们常常抱怨,大学四年,我们的成绩一向优于男生,在校内各种活动中的表现丝绝不比他们逊色;可是有朝一日与社会接轨,不管是实习、社会调研还是求职,都会败下阵来,特别是进入职场以后,明显后劲不足,如果有某个女孩荣幸地成为高管或领头人,人们会立刻投去非常敬佩的眼光。难道职场一定是男人的天下吗?我承认,某些行业确切对女孩存在偏见和轻视,但更多的缘由恐怕出在我们自己身上。大家一样身处职场,拿着同等的工资,为何女孩常常想固然地认为,自己天经地义要比男孩干得少?为何女孩就不能像男孩那样去奋斗?为何女孩就不能在进入职场后一直保持大学时那股旺盛的学习动力?
谁和谁斗智斗勇
如今,杜拉拉成了无数女孩竞相模仿的职场导师。但是,很多人只看到了杜拉拉学习厚黑学、洞悉办公室政治的一面,却自动疏忽了她在入职之初焦头烂额,熬夜学习,以弱女子的肩膀扛起了预算、设计、施工、选材的大旗,终究美满完成了琐碎的装修,这才第一次得到了大领导的欣赏。
某天,我和久违的大学同学一起聚餐。她百思不得其解地问我:“你觉得你的工作快乐吗?”我说:“挺好的呀。”她又问:“那你们公司有尔虞我诈,人事斗争吗?”我特认真地回答:“我不知道。”她不甘心肠接着问:“那你会参与公司的团体帮派吗?”我反问:“有帮派吗?我不知道。”她扭动一下自己的坐姿继续追问:“你们同事会故意躲着你,或故意欺侮你吗?”我想了好久,说:“不知道哎。”她挠头问:“难道你不想深入了解一下自己的工作环境吗?”我答:“没时间。”她终究感叹道:“难道你只关心自己手头的工作吗?”
我放下筷子认真地回答:“我每天要高效力地完成我的工作,尽可能按时下班。回家后我要学习,要读大学没学透的古文,要更新博客,要写专栏,要为那本被出版社编辑追着的书准备提纲,还要随时和公益组织联系做项目,你觉得我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别的事儿吗?”
我见过太多把精力分散于打扮、恋爱、四周打听八卦、热中于毫无意义的小道消息的女孩。作为专栏作者,我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女孩的来信,其中80%都像怨妇一般向我细数自己的职场抱怨。她们非常信任地把自己在职场上遇到的每个小纠结详细说给我听,生怕我不了解她们所处的水深火热,比如谁轻视自己了,谁指桑骂槐地暗讽自己了,谁瞪了自己一眼,谁钩心斗角给自己穿小鞋了,谁压着自己不让升职了,谁上位了,谁不是东西了,然后向我请教该怎样办,该怎样和这些人斗智斗勇。
因而,这些从小努力学习,一直是人尖儿的女孩们就这么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渐渐耗尽了自己全部的豪情与梦想,忘掉了她们大学时曾精心策划的人生轨迹,错过了很多本可以属于自己的机会,眼睁睁地看着男孩们从昔日大学校园里吊儿郎当、游手好闲演变成职场精英。更可怕的是,这些女孩们渐渐会用“社会就是这么残暴,总会磨平我的光芒”这样的鬼话来讲服自己,也渐渐相信妈妈说的“女孩要安稳,不要来回乱跳槽”,老师说的“女孩要会健美操或瑜伽课,不要学甚么跆拳道”,闺蜜说的“女孩要回归家庭,不要野心那末大”,然后让自己渐渐甘于平凡,从而丢掉了大学四年积累下的光荣与梦想,丢掉了自己的无畏与坚强。
我也有过从早到晚谨慎翼翼、如履薄冰地在职场颤巍巍讨生活的日子;我也有过由于老板一个脸色不对,一句话说得不好听,我提心吊胆一整天的日子;我也有过由于说错一句话得罪了同事,自己耽忧到夜不能寐的日子。但是,当有一天我开始依照自己既定的目标专心于工作,我发现,我根本不再有过剩的时间和精力为各种乱七八糟不靠谱的事情耽忧。
虽然我身旁依然有没有数的女孩在关注升职内幕、老板关系、比拼打扮,但我不想参与,也无力研究。我回避到别处,只愿做个又宅又独的好员工,关注如何能将手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用心肠度过我工作的每分钟,我希望从我手里出来的每件作品都是艺术品,哪怕它只是一个PPT,一个Excel表格。
上得了……下得了……
大学毕业已一年了,从最初的分散精力到重聚动力,我愈来愈清晰地看到,大学时期的梦想又呼啦飞回来了。那个瞬间,我开始明白曾见的那些分心有多笨拙,我差点就为无关紧要的杂事放弃自己多年的奋斗目标,放弃了跟他人完全没有关系,只存在于我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美丽新世界。
再看看我的大学同学,一年前走出北京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我们是一群多么心高气傲、动力十足、具有广阔视野和胸怀的女孩。在大学里,我们动辄去英国交换,去美国调研,那个时候的我们觉得自己心里装着全部世界。可是现在,为何我们会对工作变得琐屑较量?计较一个报告做的是否是心烦,计较一个箱子是否是应当由男同事搬,计较电脑中病毒是否是应当由男朋友来重装,计较生病了是否是必须有人陪着上医院,计较一双新鞋是不是第一天穿就有了划痕……我们内心的全球哪去了?
所以一年后的今天,我的很多女同学仍然站在毕业时的出发点上,而同班的男生不知什么时候已悄悄跑到了我们的前头,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只能远远眺望他们的背影。
也许你会说,每一个女孩都要面对现实,可是,如果我们就这样说服自己一点点怠惰下去,那末若干年后你就会变得和最普通的女孩一样,一样的家长里短,一样的房子车子孩子,一样的东家打折西家促销。我们曾在大学校园里那末努力地让自己不安分、不让步、不放弃,为的就是这最后的殊途同归吗?
我们总是被教育“女孩子要柔弱一点,不要逞强,不要事事都会,要学会撒娇,让男孩来帮你做”。其实,每个女孩生来都没有标签意识,那些所谓的你该这样、不该那样,都是后天环境强加给你的。曾我也认为电脑技术这事儿不该我管,一个女孩子懂个这干甚么?自然有男生排着队帮你做。直到有一天,工作逼迫我要捧着说明书,——找到光驱和硬盘,判断CPU有多大,刻录机怎样用。当我扔掉内心的障碍,把一个坏了的电脑拆开又装好,然后详细地告知女同事每个部件有甚么用,每根线应当连在甚么地方,每个电路板是甚么原理的时候,她只会觉得这个女孩子真棒。
在社会的期待下,我们渐渐变得知书达理,变成贤妻良母,变到白发苍苍。其实,那些男孩期待过的事情,比如设计一座房子、造一架飞机、成为技术牛人、精通物理和化学,那些想法也都曾存在于我们心里。只是我们习惯了拿性别当借口,放弃了进步的动力,因而眼睁睁地看着男孩成绩了一段段传奇,谱写了一个个神话。
网上流传着一个笑话:甚么是新世纪女性的标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好房……也许这个其实不是笑话,而是身为女孩应当努力达成的梦想。